但泱泱中華960萬平方公裡,唯一延續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卻連世界TOP10的學校都沒有。
這何嘗不是一種恥辱!
許晨陽臉上動容,不由得歎了口氣,“北大已經是國內最好的大學了,但那裡的風氣,完全沒有青年科學家自然成長的土壤,要不然我也不會選擇光華大學。”
為什麼國內越是出名的學校,留學率越高?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越是聰明的人,知識越多越迷茫,就越需要繼續學習。
但國內的知識並非國際最前沿,想要解開困惑,想要武裝自己的思想,就必須前往歐美留學深造。
雖然也有不少回來的,但這也導致了人才的流失。
想要真正留住人才,根本還是在於國內高校上……
說到這裡,許晨陽有些氣餒,但想起光華大學和陳灝後,眼中亮光重新浮現上來。
“爸,你說光華那裡有可能嗎?”許晨陽滿懷期望地看著許建章。
光華是他的選擇,哪怕沒有父親的支持他也會去嘗試看看,但有了父親的支持,他就更有信心了。
作為父親的許建章,他清楚許晨陽的誌向。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許晨陽這一路走來,冠上數學天才的名銜背後,是無數人的期望。
在數學界,中國的數學水平連世界二流都差一點,但凡有點能力的人都想要改變這個環境。
可是何其難也?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擔子落在了許晨陽的身上,無數的目光盯著他。
隻是離開中國,都沒有加入美國國籍,許晨陽在國內就受到不少的批判和咒罵。
許建章沉思了下,悠悠說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想要改變中國數學界,甚至是改變整個國家,究其根本在於學校。中國不缺乏基礎教育,而目前最缺乏的是高校教育!”
前麵紅燈亮起。
許建章眼睛閉上。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說著,他睜開眼凝望著自己最驕傲的兒子。
“我不知道光華大學能不能扛起這個旗幟,但我知道的是……這是你們這代人的使命。”
“光華大學能不能做到,重點在於你們。”
許晨陽陷入了沉思,至於打電話這個事情完全被拋之腦後了。
……
鷺島,光華大學。
剛從食堂走出來的陳某人,看著天邊絢爛的晚霞,不由地摸了摸後腦勺。
“許教授那裡好久沒訊息了,難道還沒回國嗎?”
ps:我們不知道你們是誰,但我們知道你們為了誰,歡迎誌願軍忠烈回國,山河無恙,魂歸來兮!
今天看到新聞真是熱淚盈眶了,今日和平背後,是建立在無數先輩的無私奉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