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轉入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機械工程。
1954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係碩士學位、
1964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係博士學位。
輾轉了美國最頂尖的三所名校,在那個年代成為取得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的認可,張仲謀的智商和天賦是絕無僅有的。
“光華大學環境的確不錯。”
張仲謀畢竟是90歲高齡老人了,雖然身體硬朗,但比起身旁三人來說,算是走路最慢的那位。
看著光華大學的景色,張仲謀深呼吸一口,白眉緩緩舒展開。
“我喜歡這裡,我喜歡這裡的空氣和環境。”張仲謀心情愉悅地說道。
“鷺島這裡可比新竹好多了。”提到鷺島的時候,梁一清板著的臉上也開始鬆動。
“是不錯,挺適合養老的。”劉德寅左顧右盼,深以為然。
“鷺島是少有宜居的城市,當然了,除了夏天。”陳灝調侃地說道。
1月份的廈門恒溫在十幾二十度,白天穿短袖短褲都行,隻是晚上海風比較大。
幾人哈哈大笑起來,廈門的夏天的確令人頭疼。
聊了一會兒,幾人之間也熟絡點後。
張仲謀瞥了陳灝一眼,步伐止住,“陳校長,有些冒昧的問一下,貴校的光芯研究已經到什麼地步了?”
見陳灝陷入了沉思,張仲謀還以為是有些冒昧了,誠懇地又說,“現在我們已經成為合作夥伴,我們得心裡有個數,不然不好安排後麵的生產計劃。”
“最遲年底前攻克光芯技術。”陳灝失笑一聲,估計是剛剛查看科研項目的時候走神了一下被對方誤會了。
“年底前……”
張仲謀和劉德寅麵麵相覷,誕起一種劫後逃生的慶幸。
幸好跟光華合作了,不然等年底光芯一公開成果,怕是股價都要跌停了。
“你們光華大學的科研能力實在太強了。”張仲謀忍不住感慨一聲。
一所私立大學,竟然在科研上取得如此的成績,而且還是在中國,真的是太罕見了。
“不不不,張博士你說錯了。”陳灝搖頭否認了,轉而認真地解釋道,“這真不是我們光華能夠做到的,而是彙集了整個中國科研界最頂尖的一群學者、科學家、工程師,才成就了如今的光芯。”
整個世界,能夠使出一國之力攻克某個巨大科研項目的,也就中國和美國了,要是蘇聯還在的話,還可以加上蘇聯。
“這倒也是……”張仲謀複雜地說道。
然後,他望向陳灝,有一個困惑他許久的問題想要得到一個解答。
“陳校長,我有個疑惑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解答下。”
“你說。”陳灝回道。
“以你的能力和財力,為什麼還要擔任大學的校長,你可以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家的。”
張仲謀這話引起了劉德寅和梁一清的認同,這也是他們不理解的地方。
以陳灝的背景,完全不用來到光華大學,直接走經商的路線不就好了。
至於科研,大集團也有也有研究院、研發部門。
“我看過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裡麵有一句我非常認同,也是我一直所在踐行的。”
陳灝抬頭仰天,直視著太陽不由得讓他眼睛眯起來。
“一個國家為年輕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讓我們看見這個國家未來的樣子。”
腦海中浮現這個國家的百年沉浮,不由得一歎。
隻是刹那間,陳灝眼神變得堅毅,他鏗鏘有力地篤定道:
“教育,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容貌。”
“我會用畢生精力去證明,中國教育並不比歐美差!中國同樣能有屬於自己的世界頂尖名校,甚至是世界第一的大學!”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