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點30分。
浙江大學。
“好,我知道了。”
吳晚輝校長電話剛掛完,又撥出去一個。
“通知一下招生辦的李向前,讓他在下午3點前到我辦公室一趟。”
做完這一切後,吳晚輝抬頭望著身前牆壁上高懸著的一幅字。
【求是創新】
準確說是【求是】和【創新】,這是浙大的校訓。
校訓可以說是一個大學的精神脊梁,也是一種傳承。
比如說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
中國人民大學的【實事求是】,東北大學的【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複旦大學的【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蘇州大學的【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武漢大學的【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南開大學的【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湖南大學的【實事求是,敢為人先】,廈門大學的【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會發現【求是】和【自強】兩個詞彙的出現頻率會很高。
竺可楨校長是浙大曆任校長中貢獻最大也是影響最大的,同樣也是吳晚輝前行的燈塔。
【創新】就是字麵意思,沒什麼好解釋的,而【求是】出自竺可楨校長。
吳晚輝沒有見過竺可楨校長,但是這段話的出處如同銘刻在骨子裡。
1938年11月1日,竺可楨校長在桂西宜山的開學典禮上,作了《王陽明與大學生的典範》的演講。
其中講到:“所謂求是,不僅限為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求是的路徑,中庸說得最好,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單是博學審問還不夠,必須審思熟慮,自出心裁,獨著隻眼,來研辨是非得失……”
簡單的說,【求是】就是“隻問是非,不計利害”。
“隻是全部做到何其難也……”吳晚輝苦笑一聲,喟然而歎。
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隻想做一個隻問學術的科學家,而不是浙大的校長。
他猜想,當年餘秋雨辭去上戲校長的時候,應該是非常輕鬆且解脫。
滿腹心思,最後被敲門聲給打斷。
吳晚輝臉色一板,“進。”
“校長,您找我?”
招生辦主任李向前打量了下校長的臉色,心中有種不詳的預感。
“光華大學招生宣傳片的事情聽說了嗎?”
“咳咳,聽說了。”
“今年招生宣傳片進度如何了?”
李向前躊躇了下,還是如實道:“已經在拍中了。”
一般高校的招生宣傳片都有由招生辦主管,如果本校有新傳學院就交給新傳那裡拍攝製作,沒有就跟校外的廣告、影視公司合作。
浙大雖然有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但是為了宣傳片的質量,不光攝製交給專門的負責,連配音也是請了專業的配音主播。
各大高校宣傳片裡,質量最高的是深圳大學,畢竟人家在特區,有錢無名氣。
其次是複旦大學、廈門大學和浙江大學,有錢也重視。
清北都是交給自己學生去拍的,畢竟TOP1的底氣擺在那裡,也不怎麼重視這個,乾脆就當做是給學生鍛煉的平台了。
“對這個事件,你有什麼看法嗎?”吳晚輝問道。
“我、我……”李向前苦不堪言,這要怎麼說?
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啊,人家光是拍攝製作就砸幾百萬進來,更彆提大頭是投放上。
“唉。”吳晚輝幽幽一歎,這個的確怪補上對方。
最後,他擺擺手,“本科招生宣傳片的事情,學校這裡經費再撥二十萬過去,把質量再往上提一提,比不過光華至少也不能比其他學校差吧。”
“好的校長。”李向前鬆了口氣,連忙應道。
就怕校長來一句,質量要超過光華大學。
囸,幾百萬的質量跟幾十萬的質量怎麼比?
……
深圳大學。
校長且兼任書記的李青權臉色不太好看,正對著招生辦的唐主任斥道:
“我不管你們招生辦有什麼困難,但是宣傳片上一定要壓過光華大學!”
唐主任哭著說,“校長,光華他們有錢啊……”
李青權冷哼一聲,“就他們光華有錢?我們學校也有錢!”
“可是他們拍個宣傳片可能拿出幾百萬……”
李青權咬牙道:“一兩百萬我們也可以拿出來!”
深圳大學作為國內雙非一本,以前名氣不顯,但是近幾年因為砸錢如流水,倒是實力一年比一年強硬,在雙非裡已經成為頂流一本了。
宣傳片的事情可大可小,深大不缺錢,就缺名氣和生源,所以在宣傳上從來舍得花錢。
畢竟深圳大學位處宇宙第一街道,有著深圳土豪大學、深圳荔枝大學、深圳世界杯大學的彆稱。
鵬城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唯一的牌麵大學就是深大,所以經費是完全不缺,更彆提還有一堆出任董事長、總裁的校友。
比如藤訊集團包括小馬哥有四位創始人都是深大畢業的,人家真不缺錢。
唐主任其實很想說人家的幾百萬可能是五六百萬起,跟您老人家的一兩百萬不是一個概念。
“光華還準備大力投放廣告……”
“我們也跟著投!”
“據說還會登上時代廣告的大熒屏……”
“我們也…等等,時代廣場?”
李青權的聲音戛然而止,臉色不自然地問道:“哪個時代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