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其他學校?”林海眼神迷離了,怎麼事情的走向有些出乎了他們的初心。
“既然要搞,就搞個大動作,小打小鬨算什麼。”
陳灝擺擺手,跟林海等人吩咐了一句,“你們應該跟鷺島其他學校支教社團有聯係吧?等會跟鷺島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鷺島理工大學、鷺島師範大學、鷺島交通大學、鷺島財經大學這幾個學校的相關負責人聯係一下,有意向的晚上8點來光華,我會跟你們講講這個支教事情的安排,每個學校限2人參與。”
最後,陳灝補充一句,“恩,還有我們學校的支教社團也趕緊擴張起來,彆到時候成為了墊底。”
“是……”
三人走出辦公室,既是開心又是緊張。
經費的問題倒是解決了,但是迎來了更多的問題,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支教要被校長弄出些大動靜,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在林海等人離開後,陳灝想了想,給教育部門的一位官員談及了這個事情,對方總體是支持的,但也同樣提出了些擔憂和解決方案。
陳灝一邊聽著一邊做著筆記,等半小時電話打完後,桌上已是滿滿的字跡。
看著這些內容,陳灝神情複雜,沒想到一個支教要考慮得這麼多。
【誌願者及支教組織的問題:
1、誌願者群體:大多是大一大二的“熊孩子”,沒有經驗,缺少專業培訓,盲目樂觀;
2、支教動機:多是出於體驗生活、豐富閱曆、交友、鍛煉自己、甚至旅遊、拿學分;
3、誌願者行為:支教期間一些不良或不當言行及穿著打扮;
4、誌願者心態:沒有認真地去了解農村孩子,支教期間並沒有認真對待;
5、教學內容:缺乏必要的教學技巧、沒有完善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沒有連貫性。不能掌控課堂,缺乏對自己和他人授課方式的思考總結;
6、支教組織主要在於:是否嚴格選拔誌願者、用充分的時間進行專門的培訓、誌願者的考核管理勸退製度等;
7、……】
還有就是一些支教組織給給當地和孩子帶來的麻煩,讓陳灝有種感慨。
支教本是一個好事,但是執行起來卻相當複雜,屬於得力不太好的那種。
對於以上的問題,陳灝大致也製訂了一些解決措施。
【支教計劃初步想法:
1、對支教活動宏觀統籌,對人員按需分配,並保證物資與人員同時就位;
2、每個支教隊配備一名安全員、一部衛星電話,以及跟當地教育局、氣象局、應急辦、公安局、鄉長村長取得聯係並打好招呼;
3、麵試初步篩選後,對通過者進行體能培訓和教學培訓,考核達標方可加入支教隊;(包括教學技巧、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水平)
4、對支教的學校的老師和校長進行考核、調查,篩選出值得援助的學校;
5、對學生進行教導,言語、衣著都需注意,並給予相關激勵機製,保證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奉獻精神;
6、在支教經費上,將成立一家光華教育專項基金會進行撥款,全程不需要學生花一毛錢;
7、請專業的社會公益組織進行相關培訓,並對接當地的社會公益組織;
8、由基金會出資為每位學生購買個人保險,並成立一個支教應急處理小組,負責遠程協助支教時發生的意外事件、惡劣天氣以及與當地人產生的糾紛等。
9、……】
困難是有的,可也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
最後,陳灝想了想,在方案上又寫下一行字。
【鷺島大學生支教聯盟——晨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