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研究所的陳衝,想都沒想直接到丙交酯、光子屏兩個實驗室裡各挑選了幾名專職研究員,最後來到一間無人的實驗室裡。
先進材料研究所空間足夠大,還有不少的空置實驗室。
看著眼前的十餘人,陳衝環視一圈後,喊了兩個人的名字。
“林鬱桓。”
“田向南。”
“出任碳納米技術實驗室副主任。”
林鬱桓,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田向南,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劍橋大學博士。
兩人博後包括後續工作都在業內大牛的課題組,無論是履曆還是科研經驗都完全能勝任實驗室副主任的職位。
其餘研究人員也沒有氣餒,而是鬥誌滿滿的。
選擇加入光華大學,不僅是衝著高薪資待遇,還有就是機遇!
光華大學的科研環境相比清華北大遠遠不如,但好處就是隻要有能力,不需要熬資曆就能上位!
不然加入清華北大複旦,想要獨立開組都難,更彆提擔任實驗室的主任、副主任。
像光華大學科研體係領導的平均年齡,不說是在中國,即便是在全球所有大學裡,也位居第一。
如此年輕化的科研體係,對於科研人員來說,是真正的“福音”。
林鬱桓好奇地問道:“主任,那我們研究的課題方向是?”
碳納米技術他自然不陌生,但這個方向也不少。
比如零維的富勒烯、碳量子點,一維的線型碳、碳管,二維的石墨烯、石墨炔、石墨烷以及三維的納米金剛石、各種納米石墨結構。
尤其是納米金剛石領域,依托光子屏技術實驗室,光華大學在這領域已然是世界前沿地位。
日本的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都被甩得看不到影子了。
“課題嘛,”陳衝停頓了下,將腳下的密碼箱打開,小心地取出裡麵的藍外套。
“就是這個。”
“這個?”
林鬱桓、田向南等人看著箱子裡的那件宛如校服的藍外套後,頓時目瞪口呆。
難道今天是愚人節??
等到陳衝將藍外套的神奇性能展示之後,林鬱桓激動起來。
“主任,這個可變溫材料太神奇了!”
“要是我們攻克這個,成果完全能登上《Science》、《Nature》的封麵!”
林鬱桓還在叨叨念著,“主任,這件藍外套還有嗎?”
“隻有這一件,至於來源你就彆管了。”陳衝咳嗽一聲,敷衍地說道。
藍外套的來源,陳衝也很好奇,可是他也知道好奇心會害死貓。
校長手中拿出的黑科技可不少,至於來源?
陳衝猜測大概率跟外星人在地球遺留的文明或者遺跡有關。
地球的曆史太久遠了,曾經誕生過不少的文明,尤其是傳播最廣的亞特蘭蒂斯文明。
這種層次的存在,肯定不會讓普通民眾知道。
這也就是校長的背景和身份強大,換成一般的科學家早就被綁票了。
主任都這麼說了,林鬱桓也不敢多問。
這時,陳衝轉頭望向實驗室新任副主任田向南,“小田,實驗室儀器設備方麵還有什麼需要采購的嗎?”
田向南沉思片刻,報了一長串的專業詞彙,“透射電子顯微鏡(JEMF200)、振動樣品磁強計(7400S)、納米粒度電位係統、反射率變溫材料測試係統、單晶X射線衍射儀。”
又補充道,“對了,還有碳纖維材料萬能試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