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項目:自適應變溫材料——藍外套】
【科研人員:34人】
【科研進度:100%】
【所需時間:0天】
看著麵板上的內容,手上握著一件實驗報告的陳灝陷入了沉默中。
因為有現成的藍外套在,加上光子屏附帶的碳納米技術,以及三次科研進度寶箱開啟的經驗包加持。
這個科研項目的進度算是前所未有的快了。
可,陳灝還是不太滿意。
這次算是成功了,但並沒有完全成功。
“校長,目前我們對自適應變溫材料的研發工作,隻能達到這個程度了。”陳衝一臉地無奈。
陳灝搖搖頭,“零下10°C到50°C,還不夠。”
陳衝還沒有說完,站在其身旁的田向南忍不住開口了。
“校長,光是能維持在零下10°C到50°C區間完成變溫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是我說,就憑我們這項技術,絕對能壟斷全世界的市場!”說到最後,田向南語氣激動不已。
自適應變溫材料的出現有什麼意義?
這可不是那些偽·變溫材料,而是真正調解溫度的材料!
隻要穿上這一套(外套+長褲)衣服,無論春夏秋冬,都能讓身體保持最適應的溫度。
田向南不明白為什麼校長還不太滿足?
這也太苛刻了吧?
田向南的話也是碳納米技術實驗室所有科研人員的心裡話,哪怕有校長提供的現成樣品在,攻克下來也並不容易。
他們也同樣不理解。
見這個情形,陳灝歎了口氣,沉聲道:“2015年8·12津門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其中有99人是參與救援的消防戰士。”
“2019年3·30木裡縣森林火災,造成31人遇難,其中27人是涼山森林消防支隊的消防戰士。”
“幾乎是每一年都有數十名消防戰士倒在大火裡。”
“同樣的,還有在零下二三十度極寒風雪中,以肉身守護國家邊疆安全的邊防哨兵們。”
陳灝目光從眼前一張張臉龐掃過,他的聲音並不高,可卻直擊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內心。
“我知道你們這些天都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零下10°C到50°C的區間,對我們而言足夠,但……”
“但對於這些消防戰士和邊境哨兵們來說,真的夠嗎?”
涼山大火和津門爆炸,這兩件都是舉國皆知的大事情,所有的科研人員當然也知道。
正是因為知道,所以變得更加沉默。
是他們格局太低了。
陳衝喉嚨翻湧,像是有什麼堵住了似的。
片刻後,他用著沙啞得聲音肯定道:“校長,是我們得意太早了。關於自適應變溫材料,我們一定會加強自動控溫的範圍,解決極寒、極熱條件下失溫的問題!”
其他科研人員像是打了雞血似的,一個個直接喊道:
“對,校長,我們可以做到的!”
“不就是一個極寒、極熱條件嘛,再難能有光子屏、光芯難麼?直接剛就是!”
“沒有中國科研人害怕的課題,更沒有中國科研人完成不了的課題!”
見眾人皆是如此,陳灝格外感到欣慰。
但他也知道,整個實驗室裡壓力最大的便是陳衝了。
陳灝上前兩步,拍了拍陳衝的肩膀,“不管最後能提升多少的控溫範圍,你們已經很棒了,真的。”
陳衝沒有說話,而是紅著眼睛點點頭。
……
遠在某大山深處的一座軍事工廠裡。
正在視察工作的周舟處長接到了一個電話。
一般情況下,在這種視察工作的時候,是鮮少接電話的,除非是上級領導或者一些重要人物來電。
而這個來電人,身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