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試講重要還是學術能力更重要?
10月23日,早晨。
光華樓一間中型會議室裡。
出席的人不多,隻有三十人,但這三十人卻不簡單。
除了為首的陳灝,還有常務副校長蘇瑞以及校長辦主任鄧慧,其餘27個人都是學院的院長。
光華大學實施兩院並行製,學生的管理從傳統的專業學院中剝離出去,專業學院隻負責教學、科研。
這也是為了方便通識教育,不用再以學院為單位招生,根據學生的培養方案進行教學工作。
“還有一個小時就開始教師招聘的複試了,我長話短話,我希望各位院長要謹記我的要求,除了科研型教師,其他兩類都必須把試講看做首要條件,試講不合格者,哪怕學術成果很優秀,也絕不招收!”
陳灝頓了頓,目光往一旁瞥去,語氣加重道:“尤其是工學部,我知道你們對科研能力很看重,但我們光華除了重視科研,也同樣重視教學,學生才是學校的主體!”
光華大學共有五個學部,其中:
人文科學部(人文、外國語、藝術)有3個學院;
社會科學部(法學、經濟、管理)有3個學院;
理學部(數學、物理、化學、生命)有4個學院;
工學部(計算機、材料、軟件、網絡安全、電子電氣、能源、海洋、航空航天、集成電路、工學院、交通)最多,有11個學院;
醫學部(醫學、基礎醫學、公衛、藥學)4個學院;
前沿科學部(光華、少年班)最少,隻有2個學院。
光華目前最重視得是工科,工科也是取得成果最顯著的地方,材料學院說是王牌也不為過。
這十一位院長不管心裡有沒有小九九,在這一刻也不敢有什麼想法,尤其是當校長的下一句說出來後。
“這三天我會全程不定時參與進各個學院的複試工作中,而且被招錄進來的青年教師,在後續的教學中被學校大量投訴反應的話,所屬學院院長同樣要承受相應的處罰,會影響到該年的年度考核。”
這話一出,一片嘩然。
“校長,這……這不太好吧?”一位院長按捺不住地發聲道。
直白地說,這就有點“連坐”的意思。
很多人會說連坐不好,這得分情況。
大多數情況下肯定是不好的,但少部分地方卻很適應。
在科舉之前的“舉孝廉”也是連坐製,被舉薦的孝廉出現問題的話,舉薦者會被牽連懲罰,以此約束地方的舉薦。
而且現在的考公政審,也是一樣的。
眾所周知,高校就跟國企一樣,是“人情”社會,托關係進入的大有人在,有能力沒被發現就算了,要是能力不足被發現,陳灝可不會輕易饒了這些家夥。
“有什麼不好的?”
陳灝淡淡地看著那位院長,毫不客氣道:“誰對學生不負責,我就讓他負責到底!”
其實現在的高校教育出現很大的問題。
高等教育與就業出現嚴重的脫軌現象,如果大學期間沒有自學,僅僅是靠按部就班的學習,很難在社會上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因為大學裡的教育和社會對大學的需求差距大。比如編程,大學生學的在市場上基本都需要再重新自己學一遍。
很多人習慣了彆人喂到嘴裡,所以很容易離開學校後並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需求。
問題在於什麼呢?
有很多方麵,很難說清楚。
某個著名三農學者聞剛軍教授曾說過一句話:“高校的人文教育落後社會,不創新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