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給同學講下什麼是力偶和力偶矩。”
“力偶由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平行力組成。而偶矩等於平行力的大小乘上平行力的間距,逆時針為正,順時針為負。”
“那什麼是力偶的等效定理呢?力偶的等效定理就是在同一平麵內,隻要力偶矩的大小和轉向不變,力偶的作用效果……”
講台上的青年講著課,前排的幾位“學生”也不時點點頭。
這幾名“學生”不是真的學生,而是物理學院的幾位院領導以及剛到來不久的校長陳灝。
陳灝低頭看了眼簡曆,目光再落在台上的人身上,心情瞬間舒暢。
這是一位應屆畢業的博士研究生,並非國內或者海外的名校,隻是一所中上流的211大學。
魔都大學在國內不算差,但相比之江大學、京城大學自然不夠看,可這位在試講上秒殺那二人。
「這試講水平不錯。」
陳灝看著對方的眼神越發欣賞。
參與了一上午各大學院的複試工作,試講合格的不算少,大概有總數的六七成,但是講得易懂還生動形象的並不多。
看得出來,這位叫做王海波的博士生教學水平不差,而且對這次的試講下了不少功夫。
陳灝就喜歡這樣的人,直接給了一個洞察技能過去。
“咦。”
待看清對方的能力屬性後,陳灝驚訝到不由自主地發出一道輕呼聲。
因此還招來身旁幾位院領導的注視,陳灝隻好歉意地一笑。
隨後,眼睛眯起來,看著眼前的屏幕。
“姓名:王海波
陣營:中立
潛力值:86(一流人才)
能力:教學(78/91)、物理學(76/85)、數學(74/83)、寫作(68/81)、科研(75/81)……”
86的潛力值不算高,能力最高上限91也不稀奇,但是這個最高上限的能力是【教學】那就稀奇了。
這還是陳灝頭一回見到教學能力是所屬中最高的。
這讓陳灝看向王海波的目光變得熾熱起來,一個教學能力強的教師可比那些學術能力強的教室還難發掘!
國內任意一所名校裡,什麼長江學者、傑出青年數不勝數,哪怕院士少的也有七八個,多得一二十個。
但是國家級名師就不多見了。
王海波的出現,頓時彌補了陳灝失去那位鄭興安的遺憾。
十五分鐘的試講很快結束,接下去是麵試環節。
前麵的幾個問題大多以專業問題為主,王海波紮實的功底贏得所有院領導的認可,尤其是於東教授不加掩飾地表露出滿意。
倒是其中一個問題的回答讓教室裡的空氣一滯。
一位發量堪憂的院領導問道:“讀博期間給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麼(判斷價值觀)?”
“大概博一快結束的時候,我所住的那棟學生公寓有個博五(非直博)的學長跳樓紫砂了。”王海波一臉平靜地說著。
魔都大學的非直博士的博士研究生學製一般是3年,部分學院為4年,像這種都讀到博五的,基本上是被延畢了。
於東身旁的一個院領導被嚇得一跳,倒是他饒有興致地問道:“那這件事情給你帶來什麼啟發或者收獲?”
“堅持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