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汽車申請全自動駕駛技術認證的事情,也被媒體播報了出來。如果隻是一家新成立的車企,它得到的大眾關注未必會這麼高,但藍星汽車是深空科技集團旗下的公司,這就讓大眾對它的關注高了不少。
特彆是汽車媒體,把這條消息頂在了頭條位置:“深空科技旗下藍星汽車宣稱已研發出L5全自動駕駛技術,無人駕駛領域或將迎來新變革!”
方益達:“深空科技什麼時候研發汽車技術了?他們不是做手機的嗎?”
你關注的人:“深空科技明明是賣豬肉的,你個假粉絲!”
用戶174~45:“不需要方向盤和司機?萬一遇到危險怎麼辦?”
人無再少年:“以前沒車的時候喜歡開車,現在有車了,就覺得開車真累。希望這個技術能得到推廣!”
正經的男人:“L5,我記得現在最高才L4吧?話說回來,藍星汽車出產的車怎麼樣?”
最迷人的最危險:“我就想知道這車是什麼配置?有火星智能手機那麼高配嗎?”
……
在比乎APP上,“怎麼看待藍星汽車申請認證L5全自動駕駛?這種技術真的安全嗎?”
一名認證為汽車技術自動領域的專家鐘亮回答了這個問題:“謝邀,本人從事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已經有八年了,目前在千度無人駕駛研究所工作,相信在這方麵認知是比較專業的。”
“關於題主提到藍星汽車L5全自動駕駛技術,我也有關注。目前透露的信息特彆少,但是通過一些資料(資料鏈接)我們可以發現,藍星汽車成立至今不到一年。”
“而他們測試無人駕駛技術,最早是三個月前。他們的研究團隊我以前也接觸過,是魔都交通大學侯玉泉教授的團隊。他們團隊在無人駕駛技術上有一定的研究,但頂多隻達到了L2部分自動駕駛級彆。”
“而這三個月時間,藍星汽車並沒有獲得過L4測試牌照和商用牌照,他們直接就申請L5,全球沒有前例的認證。”
“我認為,是不大可能的!這個消息,十有八九是炒作!大家想想看,藍星汽車即將開始生產,這個時候放出L5全自動駕駛認證的消息,目的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另外,在多說幾句關於無人駕駛技術的事情。目前在這個領域全世界最厲害的是美國的通用汽車,他們目前也隻能做到L4級彆。而國內,我們千度無人駕駛技術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我們擁有全國最多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智能駕駛專利數一千多件,測試裡程超過三百萬公裡,測試超過23個城市,全球開發者三萬六千多人,合作夥伴177家。我們的阿波羅汽車自動駕駛智能平台也是全球首個最全麵智能的商業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平台。”
“做了這麼多,我們才獲得L4牌照,藍星汽車的各方麵數據和研究時長都遠遠不及我們。綜上,藍星汽車的L5認證,大概率是營銷手段。不相信的,等OICA(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認證就知道了。”
這條回答被迅速頂在了熱度第一,讚同者眾多。包括其他的回答,也大多是這樣的想法。
京城,千度集團大廈,總裁辦公室。
千度集團的總裁葉鴻彥正在看著公司對藍星汽車申請認證L5全自動駕駛技術的評估報告,對他們來說,這一家競爭對手不容小覷。
千度集團曾經是國內互聯網三駕馬車之一,和阿理、企鵝集團並駕齊驅。可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後,千度集團的投資屢屢失利,已經不再是曾經的三巨頭之一。
最終,千度集團選擇壓寶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技術。好在這一次他們沒有押錯,目前在國內,千度集團的無人駕駛技術排名第一,這個第一,僅限於藍星汽車沒有發布申請認證L5技術前。
“葉總。”在葉鴻彥麵前,正是千度集團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團隊的鐘亮博士,他說道:“正如我在網上寫的分析報道一樣,藍星汽車絕不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完成L5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測試。”
“我們的L4技術,也是經過了長達數年的研發以及路測才獲得了交通部門的認可。所以我們不用太多擔心,讓他們打亂了我們自己的節奏。”
“藍星汽車背後,是深空科技。不謹慎不行啊!”葉鴻彥沉聲道。
他思索了一二,發了一份指令出去。很快,在千度的搜索平台和媒體平台上,有關藍星汽車的消息幾乎全都被刪除了。
而且還出現了一些自媒體上,上麵轉載了鐘亮對藍星汽車L5全自動化技術的評論,一致的認為這是炒作和營銷手段。
不過現在的互聯網信息領域,已經不是千度一家獨大了,這樣做對瀾星汽車的影響並不大。
葉鴻彥知道,最終還是要看OICA的認證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