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EP2:祿存(14)
【本著人道主義原則,在打擊NOD兄弟會遊擊隊的行動中,任何年齡在10至13歲之間、身體健康且父母無法找到或無法工作的兒童將被送往黃區安全區域指定家庭。殘疾兒童將暫時由藍區農場收容,以係統性地提高我軍的生物強度。】——傑克·格蘭傑,2044年。
……
“不管怎麼看,都像是個陰謀。根據馬家村守軍的彙報,敵軍的行動十分奇怪,他們不像是有備而來,倒和擅自行動的莽夫沒什麼區彆。”羅根在聽說位於前線的友軍據點遭到了襲擊後,首先勸想要立即前去救援的王翼陽保持冷靜,“……等我們趕過去,戰鬥可能已經結束了。敵軍還沒有大舉進軍的跡象,不是嗎?”
“話雖如此,但……”王翼陽仍然不想充當靜觀其變的看客,防守哪一處據點的士兵都是他的同胞,他斷然沒有見死不救的理由,“羅根,我也認為敵人可能是在試探我軍。既然如此,更要想辦法欺騙他們。”
話音剛落,隻見一不明飛行物拖著長長的尾煙從他們頭頂呼嘯而過。片刻過後,遠方傳來了清晰的爆炸聲。目睹了那不明飛行物從出現到消失全過程的羅根目瞪口呆,他明明記得麥克尼爾和他說過,這個平行世界的火箭技術由於某些未知原因而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這也是洲際導彈尚未誕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麼剛才從他頭頂飛過去的恐怕又是南庭軍或聯邦軍的新驚喜了。
當羅根向王翼陽詢問和導彈有關的情報時,後者卻十分茫然,似乎對詳情一無所知。見自己沒法從南庭軍了解到更多消息,羅根當即勸眾人順著導彈的飛行路線進行追蹤,說不定能有所發現。
……就連剛剛在爆炸下死裡逃生的麥克尼爾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南庭軍或是聯邦軍有必要興師動眾地用導彈攻擊一群步兵。當然,嚴格來說他們並不是步兵,但其中一部分人員駕駛的車輛唯一的功能就是將火鷹戰機拖走而不是快速運輸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撤離。雖然麥克尼爾已經預料到撤退過程中會麵臨著到底優先讓車輛逃跑還是允許士兵乘車而耽誤大局的難題,事情的發展仍然頗具戲劇性。在他的隊伍被迅速趕來的另一夥敵人包圍之前,已有充分準備的麥克尼爾叫上聽從自己命令的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快速地離開了主乾道,找到了一條深入密林中的小路,沿著它一路狂奔。
這不是背叛,也不是臨陣脫逃。首先,他本來就沒向布裡塔尼亞帝國宣誓效忠,從來也談不上忠誠與否;其次,是大衛·歐自作聰明地剝奪了麥克尼爾對這些名譽布裡塔尼亞人的臨時指揮權,既然賽佛已經吩咐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頭目們要聽帝國皇家空軍特種空勤團的遠程遙控,那麼麥克尼爾也隻好遺憾地將襲擊過程中的一切損失歸咎於調動不夠靈活了。他對慌張地跟隨他撤離戰場的士兵們解釋說,自己當然有辦法讓大家安全撤離,隻可惜剛才情急之下沒法調動整個隊伍。
這番顛三倒四的廢話竟然把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騙得心服口服,他們簇擁在麥克尼爾身旁,說著些討好的話,期待高貴的布裡塔尼亞人有辦法把他們這些弱者帶離意料之外的戰場。在他們身後,冒充南庭軍前進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正陷入苦戰之中,也有人想要效仿麥克尼爾脫離戰場,但他們並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突破不明敵軍的封鎖,結果反而在分頭突圍的過程中承受了不小的損失。
戰鬥開始十分鐘之後,從前後左右各個方向受到襲擊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仍然說不清敵人是怎麼突然出現在他們附近的。在他們的記憶裡,自己的隊伍好端端地在土路上走著,突然就受到了轟炸,緊接著就被仿佛從天而降的敵人包圍了。不過,那些在平時訓練時格外賣力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則有不同的看法,他們相信敵人一定是早有埋伏或在他們前進的過程中悄無聲息地追上了他們,隻是同伴們都尚未發覺罷了。
“見鬼,是村民!”終於有人恍然大悟,這時他們才意識到之前防止誤傷可能躲藏在附近村莊內的關鍵行動人員的規定反而成了障礙,“這群猴子……原來路上那些落單的村民全是他們的人!”
“那現在有什麼用?”旁邊的士兵連滾帶爬地鑽到車子下麵,賭敵人不會隨便把這輛車炸飛上天,“快和那位大人聯係!他這麼看重我們,不會隨便丟下我們不管的!”
然而麥克尼爾早在剛脫離戰場的時候就向大衛·歐報告了隊伍遭遇伏擊一事。他隻字未提剩餘人員的死活,隻說自己為了確保行動還能成功不得不忍痛率領一小部分士兵突圍,並向賽佛請示下一步行動。
“不必驚慌,我們還有機會。”大衛·歐鎮定自若,一旁的邁德甚至沒有從長官的臉上找到半分慌張,“我把坐標告訴你,到那裡去劫持敵軍的車輛。他們大概還需要半個小時來處理馬家村,管不上這裡的。”
“……我倒是覺得他們早有準備了。”
麥克尼爾耐心地聽完了賽佛的新通知,而後把通訊器收拾好,轉身對其餘驚慌失措的士兵們說,他們接下來仍然要執行任務,並聲稱現在隻有偷襲南庭軍以奪取車輛這一個辦法了。
“亞當斯,這……憑我們這些人,根本打不過他們啊。”立即有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跳出來反對,他們都不想和南庭軍硬碰硬,“沒彆的辦法了嗎?”
“如果是說完成任務的辦法,確實沒了。如果你們問活下去的辦法,多得很。”麥克尼爾屏息凝神,感受著戰場附近的風吹草動。槍聲仍然回蕩在附近,戰鬥範圍沒有擴大的趨勢,但這也不能證明敵人沒有安排其餘伏兵。“想立下戰功,是要承擔相應代價的。”
雖然麥克尼爾努力在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麵前表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他不得不承認剛才能成功逃脫以運氣成分居多。在隊伍前進過程中時刻關注道路兩側狀況的,不會隻有他一個;考慮過在遭遇襲擊時直接跳車、沿著通向地勢較低位置樹林的緩坡一口氣滾下去以暫時遠離追擊的,也不會隻有他一個。但成功逃出來的隻有他和聽從他指揮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而已——當他暗示這些人配合自己突圍時,聽話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為他抵擋了大部分風險,同時又代替他吸引了襲擊者的火力。
相比之下,名譽布裡塔尼亞人之間的配合就一言難儘了。
戰鬥還沒有結束。就像大衛·歐計劃捕獲一架完整的火鷹戰機那樣,襲擊者顯然也打算人贓並獲而不是不管不顧地把這夥不速之客全都當場擊斃了事。起初的突襲結束後,餘下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以車隊和附近地形為掩護繼續負隅頑抗。雖然這些人使用的武器裝備相較帝國軍的現役裝備而言較為落後,受的訓練也不夠多,同時還缺乏配合能力,但還是給襲擊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但結果是不會改變的。憑借著更出色的戰鬥能力和良好的作戰計劃,襲擊者們成功地將名譽布裡塔尼亞人的活動範圍壓縮到了一個狹窄的圓圈內,並從各個方向封鎖了敵人的去路。當他們開始為已經注定的勝利在內心偷偷慶祝時,來自附近友軍的彙報澆滅了他們心頭的喜悅:有一夥敵人逃跑了。
“大人,我們應該立即分兵去攔截他們。”馬上有士兵自告奮勇前去追擊敵人,這不僅關係到任務的成敗,還關係到錦衣衛的名譽。贏得不夠漂亮,有時候和輸了沒區彆。“現在還來得及,他們沒有走遠。”
“那些人很聰明,他們顯然害怕我們順著他們的路線找到其餘同夥……”為首的錦衣衛軍官想了想,並不認為麥克尼爾等人是什麼重大威脅,“先把這裡的敵人殲滅,然後去往陳家村方向。那裡突然沒了消息,我有不祥的預感。”
其餘錦衣衛欣然領命,他們從山坡上方和下方逐漸包圍過來,隻要從夜視儀裡看到敵軍所在區域出現人影便馬上開槍。眼看著自己一方落入下風而且等不來援軍,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的戰鬥意誌以驚人的速度崩潰了。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再也沒有希望建功立業、成為布裡塔尼亞帝國的普通人一員的他們陷入了絕望中。
“完了,全都完了!”躲在車底的士兵們瑟瑟發抖,他們不僅到了自己的下場,更看到了家人的下場,“就算活下來也沒意義……我軍是根本不承認有俘虜這回事的,咱們的家人全都死定了!”
“拚吧,跟他們拚了!”也有士兵不打算放棄,他們握緊了步槍,徒勞地向外射擊,卻沒法擊中目標。誰把腦袋探出去觀察情況,就會當場斃命。“反正不管怎樣都是死,不如為帝國而死,皇帝陛下也會承認我們是烈士。”
“拚?怎麼拚?正規軍都沒把他們趕下海,我們難道能夠鬥得過這些人?”
“那你就——啊!!!!”
方才慷慨陳詞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被子彈帶走了右手兩根手指。他跪在地上慘叫著,顧不上尋找他那不翼而飛的斷指,連滾帶爬地返回車底,但還沒來得及爬回去就被另一發子彈追上了。沒了少數幾個想要當烈士的,其餘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都躲在最後的防線內,誰也不再提突圍或是逞英雄的事了。
這邊的錦衣衛在打掃戰場,另一頭不確定自己是否甩開了追兵的麥克尼爾還在狂奔。他沒有興趣為布裡塔尼亞帝國犧牲,想必他身旁這些並不怎麼堅決地要去繼續執行任務的名譽布裡塔尼亞人也是這麼想的。帶著這些人去投奔南庭軍或聯邦軍,被接納的概率會大於他單槍匹馬地叛逃,不過他還沒有信心說服名譽布裡塔尼亞人士兵們反戈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