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犬上和九條氣喘籲籲的跑到了文登碼頭的時候,大火已經差不多熄滅了。
倒不是說有誰滅火滅的及時,而是船上能燒的都燒的差不多了。
整艘船隻已經有一半沉在了水裡,剩下一半露出水麵的也隻剩下一副黑乎乎的架子。
“完了!完了!”犬上一個踉蹌,跪倒在石板上。
倭國遣唐使來長安的時候,是帶了不少金銀的,但是經過兩年的花銷、送禮,最後剩餘的一點資金全部都用來購置書籍、物品了。
不客氣的說,要是大唐不管他們,犬上一行人連吃飯都是個問題了。
“犬上君,節哀順變。”
李寬也不好多說啥,畢竟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雖然這個年代的倭國沒有給大唐造成什麼危害,但是……
“王爺,下臣懇請王爺伸出援手!”
犬上說完就跟九條一起跪在了李寬麵前。
“你們放心,剛才本王不是說過了嗎,本王會帶領一支船隊訪問倭國,到時候你們一起跟著就可以。”
李寬還指望著發揮一下倭國遣唐使中船員的航海經驗呢,隻要不讓他們去最先進的飛剪船上,其他的船隻看了就看了,鬼知道這兩年他們偷偷的去看了多少艘船?
“多謝王爺!”犬上嗙嗙嗙的磕了三個響頭才起來,“王爺,下臣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
“小犬,有什麼話你就直說,隻要本王能夠幫上的,一定幫忙。”
“就是……就是……”犬上難得的有點忸怩了起來,讓李寬看了一陣彆扭。
“王爺,犬上君的意思,屬下猜測應該是能不能幫忙準備一些書籍,好讓他帶回去給倭皇交差。”王玄武在一旁插話道。
“對,對,就是這個意思。”犬上朝王玄武露出一個感激的笑容。
“放心,包在本王身上了。正好本王也還有一些物品需要準備,這幾天小犬你就在客棧安靜的等待,等貨物都備好了,選一個良辰吉日,我們就出發!”
……
文登縣城大街,一派車水馬龍的熱鬨景象。
李寬跟王玄策、褚遂良幾個商討了一下,很快就定下了出海攜帶的物資。
吃的喝的穿的這些就不用說了,每艘船都裝了一些,避免出現意外的時候大家沒有吃了。
剩下的主要就是考慮攜帶哪些貨物價值差異大了。
“那就瓷器、鏡子、蠟燭和羊毛衣吧,第一次去,船隊規模也有限。”
幾個人的觀點差異並不大,最終李寬一錘定音的決定了需要準備的東西。
除了鏡子在登州可能貨不多,其他的都沒什麼問題,以後提前備好貨之後,就簡單了。
“王爺,這次出海,三艘船需要的水手也不少,但是估計有些人不一定願意去……”王玄策經常跟那些水手接觸,知道出海打漁,就已經是很多人能夠接受的極限。
如果要去倭國,很多人都擔心風險太大。
“沒事,願意去的就去,不願意的不強求,不過,那些不願意去的,以後就隻能在東海漁業做最普通的幫工,永不升遷。”
東海漁業現在有十幾艘船,湊齊三艘船隻的人員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