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初冬的來臨,楚王府彆院的菜地裡麵,呈現出一副和往年不一樣的場景。
一顆顆茁壯成長的菘菜,正在沐浴著陽光,極力在大雪來臨之前,吸收著養分。
“王爺,這些菘菜,雖然還沒有完全長大,但是已經有了巨無霸的雛形了呢。”
武媚娘在楚王府待的越久,就越是感受到了裡麵的各種不凡。
就拿暖房來說,之前她隻是好奇李寬用那麼昂貴的玻璃來製作,其他的並沒有什麼感覺。
可是,眼看著暖房裡麵的菘菜越長越大,最後采摘的時候,一顆居然有好幾斤,跟自己認識的菘菜完全不同,她才意識到了暖房裡麵似乎彆有洞天。
當然,對於李寬來說,這不過是自己辛苦努力了幾年之後應有的回報。
初級農業技巧的使用,總算是有了一個階段性的果實了。
總算是有一種相對成熟的品種可以走出暖房,大規模種植了。
所以,今年秋天的時候,他一口氣種植了幾百畝菘菜,放眼望去,都是綠油油的。
“嗯,這菘菜,在初冬的時候也能生長,我們隻要在下雪之前把它收割起來放在地窖裡麵儲存,等到寒冬臘月之時,家家戶戶都沒有青菜可吃,我們再把它拿出來賣,一定可以引起很大的轟動,這比什麼推廣效果都要好。”
李寬搞出全新的菘菜,自然是希望能夠造福百姓。
但是,人吧,有的時候還真是很奇怪。
他們習慣了種植自己熟悉的作物,輕易不會去改變。
這也是後世土豆和地瓜在大明就已經傳進來了,真正大規模的種植卻是要到辮子朝。
慣性認知的強大,不是你幾句話就可以說服的。
所以,李寬壓根沒想去說服誰來種植新式菘菜,直接把成果擺出來,明年自然就有反應快的人跟風種植。
之後,有人帶頭了,取得了好收成,有了好收入,自然就有人跟風。
而論起跟風的牛掰程度,也沒有哪個國度能夠趕上華夏的。
到時候,李寬的目的自然而然就達到了。
“王爺真是大慈大悲,為了天下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費儘心血呢。”
武媚娘最癡迷李寬的時候,就是他展現出那種不拘一格的氣度和眼界的時候。
至於外貌……
嗯,其實也挺重要的。
“媚娘你過譽了,本王隻是看不慣那幫苦哈哈,大冬天的連口青菜都吃不上。”
……
眼看著婚期逐漸來臨,楚王府裡麵也漸漸的忙碌了起來。
當然,忙的都不是李寬。
由於是李世民賜婚,這迎娶程靜雯的程序,就跟一般人家有所不同。
不過,對於李寬來說,納采、問名和請期合成一道程序,省了幾個環節也挺好的,省事不少。
隻要最終抱的美人歸就行了。
當然,省事是相對的,真正到了親迎的那天,還是有一大堆的儀式等著李寬。
為此,禮部還專門派人來告訴李寬到時候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免得出現什麼烏龍。
畢竟,親王娶妻,還是屬於比較隆重的場合。
“王爺,這迎親的時候,有告祖、下婿、催妝、坐鞍和奠雁、蔽膝……”
李寬整整被禮部的那個員外郎洗腦了一上午,才聽完迎親的十六個流程事項,立馬感到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