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是因為擔心到時候回到長安城,李寬的精力都會放在程靜雯和小玉米身上,所以武媚娘內心變得更加焦慮了一些。
“醉酒佳人桃紅麵,不忘嫣語嬌態羞溫柔。”
李寬腦中不由得跳出了這句話,嘴裡也跟著念了出來。
“王爺,媚娘今年已經十七歲了。”
武媚娘這話,就差沒有直接說……
李寬不是聖人,在這個女子十七歲已經普遍當娘的年代,武媚娘這顆果子,著實到了刻意采摘的時候了。
是夜!
隱約蘭胸,菽發初勻,脂凝暗香。似羅羅翠葉,新垂桐子,盈盈紫藥,乍擘蓮房。竇小含泉,花翻露蒂,兩兩巫峰最斷腸。添惆悵,有纖褂一抹,即是紅牆。
……
清晨,萬籟俱寂。
東邊的地平線中慢慢的泛起一絲絲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潤著淺藍色的天幕,新的一天從遠方漸漸地移了過來。
幾隻不知名的小鳥在窗外不斷的鳴叫,把李寬從睡夢中吵醒。
【觸發新任務,是否接受?】
李寬:???
啥情況?
自己不過是做了一件男人都會做的事情,怎麼就觸發了新任務了?
“接受!”
李寬也有經驗了,這個係統但凡是給你分配任務了,你根本就沒得選擇。
與其說是是否接受,倒不如說是是否還需要我這個係統。
【大唐人口增加一千萬!】
簡單明了,沒有任何歧義的一個任務,卻是讓李寬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一千人人口,以後世的標準來看,似乎不算很多。
大一點的城市,都不止這個人口數量。
但是,要知道這是大唐呀。
哪怕是巔峰時期,人口也沒有突破一個億。
現在才是貞觀十四年,雖然沒有人口普查,但是李寬估計大唐的人口數量也就是在三千萬到五千萬之間。
這要增加一千萬,可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了。
李寬在後世看過一個關於人口增長的理論,說是在“無妨礙條件下”,一個國家的人口每二十五年就會翻一倍。
這個定律,放在二十世紀後半頁,基本上是符合情況的。
但是,你隻要隨便算一算,就會發現曆史上幾乎沒有哪個朝代能夠符合這個定律。
我們就按照漢朝初期的時候,人口隻有一千萬來計算,那麼到了唐初,人口早就超過不知道多少個億了。
這可能嗎?
這和實際情況相符合嗎?
那為什麼這個理論在古代完全沒有用呢?
在李寬看來,最主要的就是三個原因吧。
一個就是糧食產量,這是最影響人口增加的限製因素。
其次就是醫學技術的落後,嬰兒夭折的多,人的平均壽命很短。
最後一個就是戰爭!
無窮無儘的戰亂,各個幾百年就來個改朝換代,都是需要無數的白骨去填充。
“王爺,你在想什麼呢?”
武媚娘睜開眼,看到李寬兩眼發呆的看著床頂,有點忐忑不安的問道。
自家王爺,不會是吃完之後就後悔了吧?
“啊?沒……沒什麼。”
猛然聽到武媚娘的問話,李寬還沒有從係統安排的任務當中清醒過來。
“媚娘,你說怎樣才可以讓大唐的人口增加個一千萬呢?”
“啊?”
武媚娘臉色羞紅。
在她看來,李寬此時此刻問自己這個話,似乎……
可是自己昨天才是第一次,現在沒法再……
“王爺,媚娘現在……現在……”
聽到一向聰明機智的武媚娘支支吾吾的聲音,李寬不由得轉過頭看了一眼。
不過,看到那羞紅的表情,李寬立馬明白問題出在那裡。
“哈哈,媚娘,看你在想什麼呢。本王是問,怎麼讓大唐的人口增加一千萬,純屬字麵意思。除了關中道,大唐如今也算是地廣人稀,特彆是江南道的各州縣,人口數量遠遠不如關中,而人口就是一個國家實力的最基本條件。”
“媚娘不知道,王爺你就知道捉弄人。”
武媚娘難得的露出了一副小女人的模樣,把被子往頭上一拉,整個人鑽到了被窩裡麵。
不過,李寬倒也沒有真的指望在這個問題上,武媚娘能夠提出比自己更有見解的方案。
其實,到了貞觀十四年,大唐的人口已經具備了快速增長的許多條件。
一方麵,曲轅犁已經普及多年,耕作效率大大的得到了提高;另外一方麵,南洋水稻的種植已經開始推廣,不用幾年,大唐的稻穀產量就可以翻一倍,甚至翻兩倍,乃至更多。
大唐已經具備養活更多人口的糧食基礎。
當然,渡過了隋末動亂,同意了天下主要州府,大唐已經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雖然每年都還有戰爭,侯君集現在還帶著大軍在沙漠中奔襲高昌國呢。
但是,大規模的戰事,可以說從貞觀四年滅掉東突厥之後,就已經沒有了。
也就是說,限製人口增加的因素當中,如今最需要的就是減少嬰兒的夭折率,提高人均壽命。
換一句話說,隻要提高這個年代的醫學水平,再加上本身大唐具備的條件,一千萬的人口,似乎也不是那麼難?
剛好係統也開放了醫療模塊,看來,諸事都有因由啊。
當然,這個任務,一年半載,是夠嗆了。
這一次,係統又給了自己一個長任務啊。
算了,自己就勉為其難,再在孫思邈等人的麵前裝一波十三,好好的把觀獅山書院的醫學建設成大唐最頂級的存在吧。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的獎勵會不會讓人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