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房盧氏親自去轉悠了一圈。
雖然這酒肆,名義上是房遺愛跟楚王府搞的,但是房遺愛並沒有分家,再加上他如今人都不知道在哪裡,味之素的事情,自然是由她這個當娘的在負責。
沒辦法,誰讓這裡現在是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呢。
“夫人,今天我們酒樓裡所有的甜味菜式都已經恢複正常供應了,客人想要點多少份都沒有限製,生意已經恢複到了之前的規模。”
味之素的掌櫃房剛站在房盧氏身後,說著味之素這幾天的情況。
自從那許昂帶著兩船的糖霜回來,並且還放出風說後麵還有糖霜在路上,這長安城不斷創新高的糖價,立馬就來了一個斷崖式的跌價。
短短的三天時間,糖霜價格就已經下跌了一半多,直接回到了年初的水平。
關鍵是,這個價格也還是在不斷下降,按照這個趨勢,再過幾天,糖價就要掉到去年的一半了。
這種劇烈的波動,也算是非常罕見的了。
“糖霜也好,白糖也好,買夠一兩天用的就行,不要一次囤太多,這價格,還得繼續降,後麵還有一大批糖霜在路上呢。”
房盧氏收到了房鎮托許昂帶回來的信件,知道房家、程家和楚王府在廣州種植甘蔗的最新進展,自然也就知道糖霜價格再也不可能那麼高了。
甚至如果楚王府能夠把白糖的價格降下來,糖霜還有沒有市場都不好說。
“屬下明白,這糖價一天比一天低,要是一次性賣的多了,就憑空損失了不少錢財,這種事情,我肯定是不會乾的。”
房剛仿佛已經忘記了前段時間自己天天為糖霜采辦發愁的事情,一副根本不怕沒有糖霜的模樣。
確實也是,房府在嶺南種了一萬畝的甘蔗,這不是什麼大秘密。
之前大家沒有太過重視,是覺得這些甘蔗,最終搞不出什麼名堂出來,頂多就是給窮苦人家過過嘴癮。
誰知道……
“你可以安排人多開發一些甜食,這糖價下來了,長安城勳貴富商乃至普通百姓,對甜食的需求肯定都會不斷上漲,你也不能老等人家楚王府的新菜式啊。”
房盧氏的這話,讓房剛感受到了一陣羞愧。
說實在的,味之素能夠成為長安城三大酒樓之一,靠的就是楚王府的各種菜式,房剛倒沒有自負到認為是自己能力超群,所以將味之素經營的紅紅火火。
“夫人,屬下明白,這糖價下來之後,我已經立馬安排人去多開發幾款菜式了。”
……
五合居中,潘偉有點戰戰兢兢的站在臉色難看的潘旺身旁。
“掌櫃的,那甘迪態度非常強硬,表示我們的糖霜已經出售那麼久了,沒有質量問題,概不退換。他還諷刺我說,當初糖霜價格不斷上漲的時候,我怎麼不去退貨呢?”
“幾百斤的糖霜沒怎麼用,價格就已經跌了一半,看這個趨勢,還要繼續下跌,豈不是我們多花了上千貫的冤枉錢?這口氣,讓人怎麼都咽不下去啊。”
潘旺此時的心情非常複雜。
一方麵,作為糖霜使用的大戶,他肯定是希望糖霜的價格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的。
要是五合居囤積的糖霜剛剛用完,價格就下降了,那他肯定睡覺都要笑出牙齒了。
可現在……
局麵完全相反啊。
這種眼睜睜的看著庫房裡頭的糖霜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貶值,他怎麼都笑不出來。
“主要是大家誰也沒有想到楚王府居然能夠將甘蔗製作出糖霜來。我也去打聽了,嶺南那邊也不是今年才種植甘蔗,很久以前就有農戶種植了,但是一直沒有誰能夠成功將甘蔗變成糖霜,所以甘蔗種植規模一直有限。也就是今年開始,楚王府、房府和程府三家在廣州種植了幾萬畝甘蔗,才有了前陣子渭水碼頭那一船船的糖霜。”
潘偉雖然沒能將糖霜退貨,但是他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
把糖霜麵臨的局麵,以及今後的價格走勢給搞清楚,也算是挽回自己在潘旺麵前的印象的重要方法呢。
“楚王府居然能夠將甘蔗製作成糖霜,明年肯定會加大甘蔗的種植規模,其他勳貴人家也會派人去嶺南種植甘蔗,這糖霜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看來要一去不複返了。”
“是的,最近在樓裡吃飯的客人,好些都談到了要安排人去嶺南買地種甘蔗的事情。甚至有些人還在考慮有沒有可能在長安種植甘蔗的可能。聽說,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甚至專門有好幾個學員開始研究去甘蔗的種植方法了,為此不惜千裡迢迢的出發前往嶺南呢。”
“我們調價之後,樓裡的客人現在還有人在討論這個事情嗎?”
潘偉說到了樓裡的客人,潘旺裡麵就想起了前陣子五合居甜味菜式漲價的事情。
漲價這事,做決定有點困難,但是對收益的影響卻是立竿見影。
潘旺如今在糾結是把價格調整回去,還是就這樣先不管了。
降價容易,漲價難啊。
好不容易讓大家接受了現在的價格,要是沒人有很大的意見,那就沒有必要降回去了。
“除了最開始幾天大家討論的比較激烈之外,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在乎了。掌櫃的,要我說啊,這價格就不用在調回去了,反正這些客人也不差那點錢,隻要我們的菜式夠好,他們還是會繼續過來的。”
“我知道了,那就先這樣吧。現在糖價降的厲害,讓廚房也可以多搞幾款甜味菜式,迎合客人們的喜好。”
潘旺自己雖然不是非常喜歡吃甜食,但是卻是知道甜味食品現在在長安城非常受歡迎。
……
涼州城裡,南來北往的商人絡繹不絕。
長安城中,很多勳貴都有安排人在涼州做買賣。
再加上馬周不斷的安排達飛和拓跋勇他們在附近部落裡頭捕捉人口,涼州如今已經是一個有著常住人口接近五十萬的大城了。
當然,涼州的房價和地價也蹭蹭蹭的漲了不少。
而作為涼州城的支柱產業,羊毛和奶類製品的作坊更是遍布各處。
“馬長史,你看看這個黃油怎麼樣?作坊的匠人在一些胡人的製作工藝基礎上,經過多次改良之後製作出來的,顏色已經非常純正,味道也要好了很多。”
說話的是西北貿易新建設的黃油作坊的掌櫃張鍇,這是馬周夫人張氏推薦過來的張家老人,能力很是不錯。
作為楚王府在涼州的代理人,馬周的地位一點不比涼州刺史低到哪裡去。
要不然敦煌張氏也不會主動的要將嫡女嫁給馬周。
彆看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五姓七望這樣世家大族,其實敦煌張氏在西北這一塊,才是真正的土皇帝,影響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