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劉家村,四麵環山,上千口人,就靠著小溪兩邊的一些田地生活。
所以,一旦碰到什麼天災人禍,就隻有逃荒的份。
當初劉大郎,就是這麼成為長安城的一名流民的。
不過,借著楚王府作坊招工的機會,劉家村的不少人都去到了長安城討生活。
原本貧窮落後的劉家村,如今也成為藍田縣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了。
每逢過年的時候,總有一些在長安城混的還不錯的村民回到劉家村,大擺宴席,讓周邊的村子的人羨慕不已。
“族長,這一次我回來的目的,就是建議大家儘量搬遷到河東道去種植棉花。這可是朝廷大力鼓勵和支持的事情,一路上的花費,基本上都由戶部解決,到了河東道,每個成人都可以分到一百畝的永業田。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去江南道和山南道的移民目的地,也可以分到這麼多水田。”
劉方簡單的跟族長寒暄之後,立馬就開始說起來自己回來的目的。
“那最重要的是什麼?”
劉老頭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但是頭腦卻是還非常的清醒。
“最重要的是種植棉花的收益比粟米要高十幾二十倍。要不是朝廷命令關中道各地不準種植棉花,哪裡還能輪到我們劉家村?我們就是連棉花的種子都彆想買到。”
劉方回來,自然是勸說族人去河東道種植棉花的。
作為南山建工的四級工,劉方如今也算是識文斷字,消息也算是比較靈通。
對於長安城最近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是耳熟能詳。
朝廷的政策一公布,他就立馬感受到了這對劉家村來說,千載難尋的機會來了。
雖然他劉方如今在南山建工過的很好,劉家村其他一些農戶在長安城作幫工,日子也算不錯。
但是在老家,村子裡還是有幾百口人家沒有出來。
雖然日子過得比周邊村落要強不少,但是跟劉方從大唐日報中看到的那些移民們的美好日子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彆。
大唐日報創刊以來的每一份報紙,劉方都是看過的。
對於移民們的幸福生活,他也算是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這棉花是什麼東西,我們聽都沒有聽過,你說收益這麼高,怎麼讓大家相信呢?”
劉老頭這一生也算是經曆了不少事,雖然劉方說的東西很讓人心動,但他還是冷靜的問著各種問題。
“族長,不會種棉花,這很正常。事實上,關中道就沒有幾個人會種棉花,不過你完全不用擔心。觀獅山書院農學院專門安排了學員跟隨移民前往河東道,指導大家種植棉花。今年,長安城外也種了一萬來畝的棉花,聽說比種粟米還要簡單呢,大家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劉方,這河東道畢竟離藍田縣好遠,這貿然移民過去,人生地不熟的,到時候被人欺負了怎麼辦?”
就在劉老頭和劉方說話的時候,附近的一些村民也過來了。
劉方:“正因為如此,我才建議族長將我們整個劉家村都搬遷到河東道去,連祖宗的靈位也一起請過去。我們幾百號人,周邊都是其他的移民,誰敢欺負我們呢?”
劉老頭:“去年聽劉大郎回鄉的時候說你們正忙著修建晉陽通往朔州的水泥路,這麼說來,去河東道,是有水泥路可以走嗎?”
劉方:“沒錯,這晉陽到朔州的水泥路已經修建好了。所有的移民,都可以乘坐四輪馬車,沿著水泥路去到河東道。並且啊,這早出發的移民,安排在河東道偏南的地方,晚出發的移民,就會往北安排,越往出發就越往北安置。族長,你也是知道的,這越是往北,就越荒涼,離胡人也越近呢。”
“這……你給我半天時間,我召集村裡的各個壯勞力,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呢願意去。”
聽劉方這麼一說,劉老頭有點著急了。
作為劉家村的族長,他也是有點見識的,自然是知道這安置在北邊跟南邊,區彆大了去了。
不客氣的說,河東道的南邊,那可就在關中道旁邊,算是繁華之地。
而北邊朔州那些地方,則算是邊疆了。
同樣的一百畝永業田,單單地價就差了不少呢。
……
杜府。
“大哥,你真要親自去朔州嗎?雖然朝廷賞賜了三萬畝地,但是這些地都是虛無縹緲的,壓根就是一片草原啊。要把它們開發成棉田,少說也要花上近萬貫,並且還要安排不少人手過去。”
杜如晦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是二十四功臣裡麵,仍然有他的位置。
作為繼承了爵位的杜構,自然擁有朝廷賞賜的這三萬畝地。
“二弟,我知道你不喜歡楚王殿下,說實在的,我也不喜歡。但是,這棉花種植的收益有多大,你難不成真的不清楚嗎?今年要不是因為你的阻止,我們家也至少會種個幾十畝的棉花,讓佃戶們掌握棉花種植的技術。如今錯過了一次,你還想再錯過第二次嗎?”
杜荷顯然是準備集中杜家的力量,把朝廷賞賜的三萬畝土地給經營起來。
除非你想錯過棉花的這一波收益,否則就隻能去河東道或者雲中都督府。
“大哥,種植棉花雖然收益很大,但是一下子那麼多人去種植,到時候楚王府要是將收購價格壓低到一個很低的程度,豈不是大家都為他做嫁衣裳了?”
杜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覺得要是自己的話,很可能就會這麼乾。
“嗬嗬,你太小看楚王殿下了。雖然棉花價格的走低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楚王殿下絕對不會讓它在短時間內變成廉價無比,否則長安城那麼多勳貴,誰會放過他?就連陛下也會有意見。”
“可是……可是……”
杜荷一時不知道要怎麼反駁。
“不要可是了!這一次,我帶人去河東道,你再帶一部分人去嶺南道去買些地種植甘蔗。如今,棉花和甘蔗可是長安城勳貴們都緊盯著的東西,阿耶去世的早,我們杜家要是不把握這次機會,說不準諾大的家業,就會在我們手中衰敗,到時候你怎麼去見阿耶?”
“去嶺南?大哥……這……這嶺南,它根本就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啊。”
杜荷看到自家大哥這說話的態度,立馬就知道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了。
“哼,楚王府、房家、程家都已經捷足先登了,你還在這糾結這個?二弟,你整天跟長孫衝混在一起,你睜大眼睛看看長孫家在乾什麼?人家去雲中都督府的車隊,昨天就已經出發了。去嶺南買地的掌櫃,更是上個月就出發了。”
杜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