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殿下,老夫突然覺得,這報紙的影響力如此巨大,我們朝廷是不是也要辦理一份官方的報紙呢?”
房玄齡稍微有點尷尬的看了看李寬。
這個主意,顯然是會對《大唐日報》帶來一定衝擊的。
“可以啊,房相你不說我也正想提出來呢,我連報紙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貞觀盛世》。”
李寬的回答,出乎房玄齡的意料。
他有點搞不清楚李寬這話有幾分真幾分假了。
“這名字……是不是稍微有點……”
房玄齡也是要臉的。
這麼諂媚的報紙名稱,一不小心,他就會被人彈劾為佞臣呢。
不過,李寬都這麼說來,他要直接反對,似乎也不大合適。
總不能他反對貞觀是盛世這個說法吧?
“我覺得挺好的,陛下想必也是喜歡的。戶部下麵現在有大唐運輸集團,禮部下麵多一個《貞觀盛世》的報紙,正好可以用來刊登各種不涉密的朝政大事,解讀朝廷的各種大政方針呢。”
李寬是準備把《大唐日報》辦理成綜合性的報刊,跟《貞觀盛世》相比,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衝突。
再說了,有這麼一份朝廷的報紙來引導輿論,他也是讚同的。
“那老夫回頭整理一下再跟陛下彙報吧。”
房玄齡突然覺得有點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感覺。
……
長安城的商人,經常抱怨朝廷的辦事效率很低。
其實,這得看是什麼事情。
隻要朝廷重視,那效率高到超出你的想象。
房玄齡隻不過跟李寬吃完飯的第三天,就有官員帶著一幫胥吏來到了文曲書院,找到了文啟明。
“大唐報業管理規則”擺在了文啟明麵前,與此同時,還有一張限期整改的通知書。
《月亮報》作為銷量巨大,爭議最大的報紙,成為新政之後的首家倒黴蛋。
當然,房玄齡親自操刀製定的策略,倒也沒有把它的路完全給封死。
你要是隻在平康坊中的青樓酒肆之中販賣,那麼許多對《月亮報》的限製就會變鬆。
反正,整改期間,文啟明得拿出自己的誠意來,直到它的整改方案得到批準為止。
……
大唐日報的總部,李寬再一次的來到了這裡。
“賓王,從明天開始,我們的報紙由三天出一版變更為兩天出一版,然後裡麵的文字要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表達。”
每當行業混亂之際,往往也是大魚吃小魚,強者變強的時候。
李寬對《大唐日報》是抱有比較大的期待的。
如今在涼州、登州、洛陽、襄州,甚至是揚州和杭州等地,都有《大唐日報》的銷售。
雖然時效性差了一些,但是沒有更好的信息傳播工具出現之前,並沒有人覺得看過期了的報紙有什麼不妥當。
事實上,哪怕是李世民,每天看到的各個州縣的消息,基本上也都是過期的。
就像是嶺南,哪怕是從廣州乘坐最快的飛剪船去長安,沒有一個月也是到不了的。
這就注定了大明宮中得到的消息,有一定的滯後性。
這個問題,哪個朝代都是存在的。
“王爺,這些文章,屬下已經參照《三國演義》的寫法,儘量的口語化了,如果還要進一步進化,那就真的隻能變成大家日常說話一樣了。”
駱賓王作為一名傳統文人,對於使用白話文寫文章,其實內心一直是有點抗拒的。
不過,形勢比人強,他又不想失去這麼好的一個平台,隻能捏著鼻子說服自己接受了。
“用大家日常說話一樣的詞語寫文章,有什麼不好嗎?”
李寬這話一出,駱賓王居然無言以對。
“王爺,屬下擔心這麼一來,會引起風波。畢竟,長安城的士子和大儒,都是學者文言文而來的,如今猛地變化這麼大,很多人都會接受不了的。”
駱賓王將心比心,覺得自己都很難接受,那麼其他文人肯定更加難以接受。
讀書人為什麼顯得清高?
因為這個社會讀書人少啊。
那些聖賢之語說出來,沒有讀過書的人,壓根就聽不懂。
這種優勢感,一般人是體會不到的。
這要是以後真的什麼報紙和文章都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嗯,就連這白話文也是楚王殿下創造的詞,那這些讀書人怎麼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呢?
畢竟,長安城裡,如今識字的匠人、幫工,可是不少呢。
“有什麼接受不了的?先秦時候,書寫工具笨拙,書寫十分費勁,下筆省略,注重簡潔,是必然的。畢竟,在竹簡上麵刻錄三五個字,跟三五十個字,時間差的太多了。所以,那個時候,文言文就是最適合的東西,言簡意賅的將信息記錄下來。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如今紙張的成本已經大幅下降,鵝毛筆也得到了普及,多寫幾個字,並不會增加多大的困難。相反的,寫的太過簡潔了,搞得好多人看不懂,這才是問題。”
李寬要是連駱賓王都搞不定,怎麼可能成功推進白話文?
自然而然的,就要多費一些口舌了。
“王爺這話,屬下自然是認同的。但是,我聽說了一些風言風語,國子監的一些生員,據說對我們現在報紙中的文字,就已經有意見了,要是再搞得更加白話話,屬下擔心給王爺帶來麻煩。”
“觀光,你放心。本王最不怕的就是麻煩。這麼多年來,哪年不得有一堆麻煩事找上門來的?要是怕麻煩,本王早就在長安城活不下去了。”
反對白話文的,李寬估計都是那些儒家子弟。
如今觀獅山書院經學之外的學院都在蓬勃發展,跟儒學的矛盾可不是一星半點,李寬根本就沒指望能夠一點衝突都不起。
不服就乾!
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