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比以前更低調了。
原本還有幾分自得的他,在跟李寬談話之後,立馬就擺正了心態。
進士科的狀元又怎麼樣?
一著不慎,就可能仕途全無。
特彆是他如今才十三歲,社會經驗還比較欠缺,要是被人挖個坑,就真的把前途給毀了。
倒不如低調的在翰林院待個幾年,先接觸一下大唐的朝堂,了解一下朝政是如何運作的。
“王爺,懷英這麼早就入仕,你還專門折騰一個翰林院出來,你就不怕拔苗助長嗎?”
書房之中,武媚娘給李寬倒了一杯清茶,就在旁邊坐下。
每隔一段時間,李寬就會在書房裡整理一下書籍,將從係統中兌換的東西轉化成適合大唐的書籍。
這些書,都是觀獅山書院最重要的財產,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到的。
“說實話,翰林院還真不是專門為懷英準備的,不過是順勢而為,大唐現在需要這麼一個機構;並且,從長遠來看,翰林院的成立有利於擴大科舉的影響力。”
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那是因為讀書人有一些列的稅賦優惠,並且能夠有機會做官。
可是大唐如今的讀書人,跟什麼賦稅優惠都沒有關係,就是做官也還有點牽強。
給予賦稅優惠,李寬是不大支持的。
大唐以後的讀書人會越來越多,這要是開了賦稅優惠的口子,以後就收不住了。
到時候,一大幫人依附在這些人身邊,朝廷的賦稅收入都會受到影響。
但是給予讀書人更多的做官機會,這卻是李寬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王爺,翰林院的成立,要是真的讓讀書人的地位大為提升,讓科舉的普及率變得更高,估計以後的士人都得領你這份情呢。”
武媚娘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對於她來說,隻要能夠提升李寬的影響力,她都是非常開心的。
這段時間,因為李寬畢竟忙,慢慢的讓她接觸了一些楚王府情報調查局的事情,這讓武媚娘對大唐的了解提升了一個級彆。
如果以前她還有一些擔心楚王府的安危,現在就變成如何讓楚王府變得更加穩如泰山了。
當然,在她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楚王府成為大唐的統治者。
“讀書人是要感激本王,不過,世家勳貴可就不好說了。大唐需要的官員數量是相對固定的,如果讀書人占據的位置多了,就意味著依靠蔭庇進入官場的人員要變少。現在王家、崔家、韋家、柳家等家族的子弟通過科舉也獲得了不少的成績,進入官場的子弟數量沒有明顯下降,所以世家對於科舉的反彈還不是很厲害,假以時日,就未必是如此了。”
李寬倒也沒有被眼前的情況給蒙蔽雙眼。
伴隨著科舉的不斷改革,公平性也在不斷的提升。
寒門子弟,甚至是普通匠人子弟中進士的比例在逐步提升。
總有一天,他們會成為科舉最主要的主力。
“王爺,最近朝中彈劾太子殿下的人可不少,許多人都開始站隊了。但是我觀陛下並沒有真的要廢太子的意思,但偏偏又對魏王殿下寵愛有加,還真是讓人看不懂呢。”
武媚娘忍不住又將話題轉移到了儲君之爭上麵。
“媚娘,你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其實就好理解了。正因為陛下沒有廢太子的意思,但是又寵愛魏王,所以才會有各種各樣超規格的賞賜。很多人以為這是魏王得寵,有望成為儲君的證據。其實恰恰相反,這表明陛下根本就沒有要變更儲君的意思。”
李世民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自然能夠找到很多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解釋。
事實上,馬後炮誰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