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商家們最近發現生意都似乎變好了。
原本太子李承乾監國的時候,整個長安城的氣氛是比較壓抑的。
現在李世民回來了,一切就回歸到正常。
再加上大量高句麗的戰利品陸續流向市場,不僅價格優惠,質量還不錯,吸引了許多人的購買欲。
李寬也去各處作坊巡視了一下,了解了一下近況。
其實,他完全沒有必要去的。
但是在家裡待著實在是太累了。
久旱逢甘霖,腰受不了。
哪怕是吃了之前搞出來的六味地黃丸,效果也非常有限。
所以在府上待了幾天之後,李寬立馬就找了借口,來到了作坊城裡視察大唐第一高樓的建設情況。
“王爺,按照這個進度,再過幾天就可以封頂了。但是,這麼高的樓,怎麼輕鬆、快速的上去,卻是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最上麵的幾樓是準備給如家客棧建設旗艦店的,但是到時候要讓客人爬二三十層樓,估計沒有幾個人願意來這裡住宿呢。”
戴全皺著眉頭,一臉無奈的看著眼前的高樓。
挖地基、澆築鋼筋混泥土,采取框架結構建設,這些都不是特彆大的問題。
雖然修建起來有難度,但是終歸是有辦法解決。
偏偏這個人員上下的問題,卻是一直都還沒有頭緒。
“之前設計圖紙的時候,不是預留了兩個升降機器使用的房間嗎?機械作坊那裡還沒有研究出可用的升降機嗎?”
電梯,李寬是不指望了。
雖然通過風箏實驗,已經證明了電的存在,但是離電力普及,路還遠著呢。
但是一百米的高樓,沒有升降機可用的話,那還真是個大問題。
“我們也試過了好幾種方案。比如使用纜繩拉著吊籃往上走,就跟城牆上宵禁之後出入的時候會使用到的方法。但是,卻是發現這種方法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不注意,吊籃直接就往下掉了。要是樓房不高,風險可能還不是很大。可我們這百米高樓,可就不一樣了,真要是從上麵往下掉,那人可就沒了!”
戴全作為楚王府的八級工,可謂是扮演著首席科學家的角色。
現在連他都沒有辦法,可想而知這個問題是困擾了大家有多久。
“肯定不能用簡單的纜繩應付過去,軸承研究所不是已經開發除了許多種類的齒輪嗎?其中一種齒輪齒條結構是已經在奔馳四輪馬車的轉向機構上有使用的?算是比較成熟的應用。我們完全可以把齒輪齒條結構應用到這種升降機上。”
李寬儘量的結合後世的電梯方案?柔和現在的技術水平,整理出一個對應方案出來。
要是今天搞不定?大家直接在齒輪研究所裡頭通宵奮戰也是沒問題的。
反正回府也沒有辦法好好的休息。
“把齒輪齒條結構應用在升降機上?”
戴全隱約覺得自己抓住了什麼。
“沒錯!我們可以使用一個升降機廂作為顧客上下大廈的工具?而這個升降機廂則使用多重鋼絲掉在專用的懸梁上麵,然後通過齒輪齒條結構和滑輪組結構來控製鋼絲的上下移動。當然?我們需要設置一些鎖止機構來避免鋼絲的快速下滑,也需要將每一層樓的高度跟齒輪的轉圈數量匹配起來?要不然沒有辦法實現顧客想要去幾樓就幾樓的問題。”
“王爺?齒輪齒輪結構雖然有可能實現這種功能,但是這個升降機依靠什麼力量來實現上下移動呢?”
戴全已經慢慢的進入狀態,開啟了孜孜不倦的好學模式。
“通過多組滑輪組,最終采用絞盤的方式將控製係統安置在地下一層。我們這個大廈旁邊不時引入了一條景觀河嗎?我們可以在河流安置一架水車?利用水車的動力來帶動齒輪軸的轉動。當我們需要轉動絞盤的時候?就將與水車相連的齒輪軸接入到與絞盤相連的齒輪上,實現鋼絲的上下移動。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你也要考慮怎麼解決,那就怎麼讓升降機在不同樓層準確的停靠,怎麼讓水車的齒輪軸與絞盤齒輪按照需要不斷的齧合和分離。這一方麵?你可以跟奔馳四輪馬車作坊的匠人們多交流,他們的馬車上的一些結構?可能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參考意義。
另外,顧客怎麼把自己想要去的樓層高速操縱升降機的人員?你也是要考慮的。我的建議是可以通過鋼絲與各層的拉索相連接,一旦客人拉動了拉索?升降機控製室內響應的鈴鐺就會響動?具體你再考慮一下。”
李寬想破了腦袋?也就想出了這些東西。
好在齒輪和軸承這些東西,好些作坊都已經研究了有幾年了,多少有些成果。
要不然就隻能使用最原始,最危險的吊籃模式了。
“王爺,你說我們要不要在《大唐日報》上麵發布一個懸賞,看看哪家作坊能夠在我們提供的思路基礎上,拿出一個成熟的方案出來?”
戴全聽李寬說了不少,但是覺得按照李寬目前的方案來實行的話,這套升降機的結構應該會非常複雜。
但是他一時半刻也沒有什麼好的改善方案。
所以乾脆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反正這個方案也不是他第一次拋出來,朝廷早就用過了。
“這個你具體去操辦就行,反正本王隻看結果!”
“好的,另外……”
戴全臉上露出了糾結的表情,不知道該不該繼續提問題。
“有什麼困難都一次性的說完吧,彆到時候工期延誤了,你們又說是這個那個的問題。”
李寬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戴全,自然是一眼就看出來他還有話要說。
“是這樣的,我們這大廈作為大唐第一高樓,到時候上麵是需要主人,需要滿足人們日常的生活需求,這就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原本我們覺得隻要把水引上去就行了,無非就是多浪費一些銅管而已。但是修建大廈的過程中,我們嘗試著將水引入樓中,但是卻發現沒有修建多少層樓,水就上不去了。到時候我們雖然也可以使用升降機來運水,但是終歸還是很不方便。”
戴全說完,臉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在楚王府的匠人們眼中,自己是八級工,是楚王府技術水平最高的匠人。
但是戴全很清楚,自己的許多技術,在自家王爺麵前,根本就不夠看。
特彆是一些奇思異想,自己是怎麼都想不到的。
“這個很簡單,製作一個水泵就可以解決了。這水管裡頭的水沒有壓力,肯定沒有辦法一直往高處流動。但是通過水泵來加壓之後,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至於水泵的結構,等會我直接畫個圖紙給你,你安排人去照著做就行。不過,怎麼才能快速、簡單的讓水泵裡頭的葉輪快速的轉動起來,這就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李寬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創意,就沒有打算搞太細節的東西了。
真要是什麼東西都要他親力親為,他還要養這麼多匠人乾什麼。
“水泵?給水加壓?”
戴全聽了眼前一亮。
以他的技術造詣,隻要李寬稍微一點撥,他就能夠理解是怎麼回事了。
“沒錯!你們在大廈樓頂修建一個水池,定期通過水泵給水池加水,自然就可以解決用水問題。至於這個水泵能不能用到其他的地方,這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水泵的結構並不複雜,以楚王府下屬作坊的能力,隻要有圖紙,立馬就能製作出來。
很多東西,其實不是技術達不到要求,而是沒有人想到可以這麼做。
“啊!”
“流血了!”
“快叫郎中!”
當李寬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卻是發現工地上似乎發生了事故。
“王爺,彆擔心!觀獅山書院醫學院附屬醫館有一名外科的郎中長期駐守在我們工地。看這個樣子,應該還是不小心被東西砸到了!”
戴全看到李寬似乎準備走進施工現場,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情,趕緊在一旁解釋了一句。
“嗯?有專門的郎中駐守?”
李寬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戴全他們考慮的多麼周到,連醫護人員都安排妥當了。
相反的,李寬覺得是不是因為工地上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故,所以逼不得已,他們才請了郎中專門駐守。
沒聽到人家說的是外科的郎中嗎?
“是的!因為我們每天都有上千名匠人在這裡同時施工,因為樓比較高,一旦起風的時候,或者有人在樓上施工不小心弄下一些沙石的時候,難免會砸到人。剛開始的時候,有幾個幫工甚至因為流血過多耽誤了救治,所以我們就請了外科郎中在這裡駐守,一旦出現意外,可以立馬處置。這段時間,我們已經沒有出現幫工因為受傷而去世的事情了。”
戴全一點都不覺得那些死去的幫工有什麼值得可憐的。
在他看來,南山建工給這些幫工支付了不菲的撫恤金,就已經非常仁慈了。
要是換一個掌櫃,說不準這些幫工死了就死了,什麼賠償也沒有。
不過,李寬顯然是不認可這種觀點的。
“大部分受傷的人都是因為被天空中掉下來的東西砸傷的嗎?”
“是啊!其他的東西都比較好預防,就是空中掉東西,簡直是防不勝防,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可能往下掉!”
“那你們就沒有想過給匠人們配備一個安全帽?”
安全帽在後世的工地上,是必備的物品。
沒有佩戴好安全帽,你根本連工地都進不去。
實踐也證明了,佩戴安全帽之後,可以大大的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所以李寬的第一反應就是戴全他們為什麼就想不起來要搞一個安全帽出來呢。
“安全帽?王爺您的意思是製作一批堅硬的帽子,給到匠人們佩戴?”
“對啊!這樣不就可以大大的減少這樣的傷亡了嗎?”
李寬看到剛剛那名受傷的匠人正在郎中的幫助下,進行包紮,臉上滿是鮮血的樣子,給四周的其他匠人很不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