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協和李耿就這麼一邊說話,一邊下了船,重新踏上了長安城的地麵。
而“觀獅山書院格物書院號”回來的消息,也立馬在長安城裡傳開來了。
……
觀獅山書院,如今在校師生數量,已經接近兩萬人,妥妥的坐穩了大唐第一書院的位置。
當然,渭水書院、曲江書院和國子監等各個書院,也不是原地踏步。
戶部每年專門劃撥了那麼多的經費用來發展大唐的教育,效果自然也是杠杠的。
再加上楚王府旗下的各個作坊,都興辦了識字班,鼓勵匠人們脫盲。
這麼多年的堅持,也起得了不錯的效果。
不客氣的說,長安城不僅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識字率最高的城市。
而識字率的提高,更是讓長安城各個報社的生意變得興隆起來。
一文錢一份報紙,對於許多人家來說,都不算貴。
關鍵是一份報紙往往有好幾張大尺寸的紙張,不說報紙上麵有什麼信息,單單這個紙張,就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
這就導致了大家對買報的熱情大幅上升,《大唐日報》甚至還在長安城創造了日銷十萬的新紀錄。
要知道,整個長安城也就一百多萬人,約三十萬戶人家。
“搞清楚了嗎,李義協他們這次出海回來,真的準備要去傳說中的美洲了?”
渭水書院裡頭,長孫衝和鄭海站在一個地球儀麵前,聽著旁邊的人彙報著消息。
“是的,那個李義協在船上的時候,就已經放出話了,這一次回長安城隻待一個月,一天也不多留,然後立馬前往登州,乘坐新式的海船出海。這一次,他們要去挑戰楚王殿下口中的美洲!”
李義協和李耿想要去美洲的消息,其實不是什麼秘密。
幾年前他們兩就在許多場合嚷嚷著要去尋找傳說中的高產農作物,隻是沒有幾個人相信而已。
如今地球儀上的澳洲已經找到了,李義協他們還在沿途新修建了好幾個補給港口。
所以長孫衝再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已經基本相信李義協這次是來真的了。
“長孫兄,我們不說那個美洲有沒有像澳洲那樣有金礦銀礦,單單那個被楚王殿下稱作土豆和玉米,還有番薯的高產農作物,隻要找到一樣,隻要這些高產農作物的產量有楚王殿下說的一半那麼多,那麼名垂千古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我們渭水書院這幾年的發展很快,但是在大唐的名氣卻是遠遠趕不上觀獅山書院,甚至還被人拉的越來越遠。這一次,如果尋找高產農作物的發現之旅被觀獅山書院獨占,我覺得以後渭水書院要想追上觀獅山書院,就幾乎沒有希望了。”
鄭海的眼光還不錯,心中也有幾分抱負。
如今,鄭家已經感受到渭水書院給家族發展帶來的好處,支持力度也比前幾年大了不少。
所以鄭海也開始考慮怎麼進一步的提高渭水書院的地位。
很顯然,發現新大陸,或者發現新的高產農作物,這些都能夠大大的提高渭水書院的知名度。
所以鄭海心動了。
“鄭兄,你說的這個我明白。但是我們書院的學員,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航海經驗,哪怕是我們緊急去購買一艘船隻,也搞個‘渭水書院號’去跟在李義協他們身後探索美洲,日程上也來不及啊。”
如果可以蹭觀獅山書院的熱度,跟著一起去探索美洲,長孫衝自然是支持的。
但是,他對於渭水書院的學員的航海能力,顯然是沒有信心的。
事實上,放眼大唐,航海實力最強的是東海漁業,其他的都不是一個級彆。
哪怕是觀獅山書院的船隊,使用的基本上也都是東海漁業的船員。
“如果我們自己去搞,日程上自然是來不及的。但是如果隻是安排人員跟著參加的話,那就沒有這個問題了。雖然李義協和李耿都很有信心的樣子,但是從這地球儀上也能看出來,美洲離我們遠著呢。
不管他們準備開發哪條航線,路上的風險都不會小。所以對於渭水書院的加入,他們接受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大不了,我們雇傭一批船員,就跟在李義協他們身後,關鍵時刻,大家能夠互相幫襯一下。”
鄭海轉動著眼前的地球儀,不管的猜測著李義協和李耿的下一步動作。
“單純的跟隨,那麼到時候哪怕是發現了土豆或者玉米,大家也隻會認為這是李義協和李耿在李寬的指導下,帶著大家發現的,根本就沒有我們渭水書院什麼事情。我倒是覺得,要麼就乾脆先跟在李義協他們的船隊後麵,等到成功的到達美洲之後,我們書院的人馬就自己去各處搜尋高產農作物的下落。
這麼一來,我們就有一半的可能成功第一個找到高產農作物的書院。再不濟,李寬口中的三種高產農作物,我們先找到其中一種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這樣也能讓我們渭水書院揚名立萬。”
長孫衝顯然不大想渭水書院就像是跟屁蟲一樣的跟在觀獅山書院後麵學習,到時候什麼功勞都分不到。
“你這個主意,倒不是不可行,但是就要看觀獅山書院的那幫人,對於其他人跟著他們出海是什麼態度了。”
鄭海思索了一會,覺得長孫衝這個主意雖然有點缺德,但是卻是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
關鍵是這麼下來,能夠實現渭水書院的利益最大化。
至於這種行徑會不會讓渭水書院的船隊陷入到危險之中,這就不是鄭海考慮的問題了。
出海,哪有沒有危險的?
“鄭兄,長安城中比我對李寬更加了解的人可不多。雖然我一直不大喜歡他,但是在支持大唐勳貴和百姓出海這件事情上麵,不得不說,他還是非常大度的。美洲這種隻停留在地球儀上的新大陸,發現之旅必然是一個充滿危險的旅途,要不然觀獅山書院也不會拖到現在才準備出發。所以我相信李寬肯定是支持我們的船隊跟在觀獅山書院的船隊後麵的。隻要李寬支持,李耿和李義協反對的可能性,幾乎就沒有。”
長孫衝這幾年跟李寬不知道鬥了多少回合。
雖然幾乎沒有勝利過,但是有一句話叫做“最懂你的人是你的對手”。
所以長孫衝對李寬的性格和做事風格的研究,還是非常深刻的。
“你這話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要儘快行動了。彆到時候人家都已經要出發了,我們的人手還沒有安排好。那時候,指望著他們停下來等我們,就不現實了。”
聽長孫衝這麼說,鄭海不再猶豫,立馬就跟長孫衝開始商討具體的安排。
以長孫家和滎陽鄭氏的力量,組建一個小規模的船隊,那自然不在話下。
……
“李忠,看你這幅表情,外麵流傳的那些事情,是真的咯?”
李世民批閱完奏折,一抬頭就看到了旁邊李忠正垂頭喪臉的站在那裡。
由於《大唐日報》等各個報紙都在報道“觀獅山書院格物書院號”回來的相關事情,李耿和李義協又親自撰寫了不少文章鼓吹海外的各種機會和豐富物產,李世民自然也聽說了。
“陛下,都是真的!”
李忠歎了口氣,很是無奈的回答著李世民的話。
“我大唐子民,拋頭顱灑熱血都不怕,大海有什麼好怕的?再說了,東海漁業不是已經準備了最新的海船了嗎?朕倒是覺得,你看開一點好!”
李世民自然知道李忠為什麼煩惱。
有個不省心的兒子是什麼感覺,李世民可是太有體會了。
畢竟,他的不省心的兒子,可不是隻有一個。
“屬下倒不是反對李耿出海,隻是這幾年他一直在海上奔波,兩個子嗣都沒有留下來。要不是聽說東海漁業嚴禁船員之間發展任何龍陽之好,我都要懷疑這個家夥是不是跟一般人不一樣了。”
這年頭,大家對於傳承看的非常重。
要不然也就不會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了。
特彆是家中有“金山”要繼承的家族,對於傳承的看重就更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比的了。
“這還不簡單,李耿不是要在長安城呆一個月嗎?這個月你就讓他多辛苦一點,還能一個月都搞不定?晚點我讓巢方給你開一個藥方,再帶點宮裡頭的藥材回去給李耿補一補,到時候一定讓他給你留下幾個大孫子。”
李世民笑著說道。
“這倒不用,屬下已經買了一箱子的六味地王丸,足夠了!這要是都還沒有懷上,那我也是認命了!”
李忠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平時陰暗的事情做的多了,才導致李耿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子嗣。
要知道,他可是為李耿準備了不少的伺妾。
不管是倭國女子還是新羅美婢,亦或是突厥女子,李耿都嘗試過。
可是就沒有一點動靜!
“等李耿他們出發的時候,朕親自到渭水碼頭給他們送行!這一次,他們出海是為了給我們大唐百姓尋找高產農作物而去,是在為我大唐百姓的幸福在冒險。”
李世民自始至終,都是支持船隊去美洲探險的。
無他,唯糧食爾。
沒有經曆過糧食不足的人,是很難想象出糧食的重要性到底有多高。
如果美洲真的有李寬口中的高產糧食,哪怕是賠上百萬人的性命,李世民都要安排人去取回來。
何況,這一次的出海,並不需要那麼高的代價。
“多謝陛下!犬子能夠為大唐做些許貢獻,也算是他的榮幸!”
李忠也同樣意識到了高產農作物的特殊意義,所以沒有阻止李耿出海!
不過,心中的擔憂,卻是一點也沒有變少。
沒辦法,做父母的,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