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孔穎達鬨事了!”
頤和園中,李忠麵色嚴肅的走進了禦書房。
“他又鬨什麼事了?不是剛剛才暈倒嗎?他還嫌棄自己不夠丟人嗎?”
李世民不以為意的說道。
對於剪發的事情,李世民是比較認可房玄齡的觀點的。
你願意剪頭發就剪頭發,不願意剪頭發就不剪。
不要上綱上線!
“他帶著國子監的一萬多名學員和教諭上街遊行了!”
“什麼?上街遊行?”
李世民眉頭一皺,放下了手中的書本。
大唐立國幾十年,還真是從來沒有遇到過上萬人到街上遊行的事情。
這個事情,可大可小,就看李世民怎麼看待了。
“是的,他們如今已經走上了朱雀大街,正在那裡遊行。一幫人不斷的喊著口號,時不時的還有人停下來跟旁邊的民眾說著什麼。”
長安城裡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百騎司自然還是第一時間就把情況彙報給了李忠。
“孔穎達這是什麼意思?他以為國子監是他家的嗎?看來馬周說的還真是有道理,這些世家啊,心中都是隻有家族的利益,大唐的利益在哪裡,壓根就沒有人在乎。”
李世民明顯是生氣了。
如果孔穎達什麼都不做,隻是在那裡裝可憐。
那麼李世民肯定是要稍微考慮一下他的感受。
但是,現在這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你搞出這麼一個遊行出來,想要乾什麼?
“陛下,是否需要讓警察署的人把遊行的隊伍攔下來?”
“不用!朕要看看這個孔穎達,到底想要搞出什麼花樣出來!”
儒學的發展,是有利於社會統治的。
這一點,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所以這些年他對孔家的人,還是禮遇有加的。
要不是因為有觀獅山書院的異軍突起,儒家在大唐的地位肯定要更上一個台階。
不過,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因為。
……
“王爺,那孔穎達出招了!”
楚王府中,李寬整根小玉米在那裡玩躲貓貓呢。
結果王玄武就帶著最新的消息出現了。
“哦?出的什麼招?”
“遊行,大遊行!孔穎達帶著國子監的人全部到了朱雀大街上,搞出了聲勢浩大的大遊行。如今長安城各個報社的寫手,估計都聚集在朱雀大街,想要把這個事情作為明天報紙的頭版頭條呢。”
王玄武有點擔心的彙報著消息。
在他看來,孔穎達裹挾了這麼多人一起鬨事,楚王府這邊想要對付他們,還真是有點麻煩。
總不能把這些人員全部都拿下吧?
“除了遊行,他還做了什麼?”
“沒有,隻是在那裡遊行,然後喊著口號,並沒有其他行為。除了朱雀大街上的馬車被堵住了,其他的影響不大。甚至沿線的雪糕鋪子,生意還彆的比往常更加好了。”
“孔穎達想要裹挾民意,但是國子監那點人並不代表著民意。宮裡頭如果沒有什麼旨意過來的話,你也先按兵不動,看熱鬨就行。
反正剪頭發這個事情,該剪的已經剪了,其他的不著急了。說不準因為他們這一遊行,讓許多原本不知道剪頭發的事情的百姓,也了解情況了。
到時候,願意剪頭發的人,說不定會更多。這三百六十行,很快就要多一個剪發行了。”
李寬的反應跟李世民其實比較相像,都沒有太把孔穎達搞出來的動靜當回事。
國子監裡的學員,有不少都是勳貴子弟。
讓他們跟風去街麵上走一走,他們就當是散布了,支持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如果讓他們做出進一步的事情出來,大家就要權衡利弊了。
畢竟,勳貴世家子弟,沒有幾個是傻子。
“好的,那屬下就先安排人盯著遊行隊伍,一旦出現什麼情況,我們都能第一時間拿到消息。”
“嗯,你去安排吧。”
李寬說完,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對了,你去把玄策叫過來,我有事情安排。”
雖然孔穎達不管怎麼折騰,李寬都不擔心。
但是他也不想每天都被人惡心。
如今要簡單的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還有一個辦法。
“王爺,你找我?”
“今天種植的土豆,眼下應該到了可以挖的地步了吧?”
土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李寬安排了王玄策親自負責跟進所有的事情。
“王爺,觀獅山書院農學院土豆研究所的人員最近一段時間,每隔兩天就會挖一顆土豆出來看一看成長情況。按照他們昨天確認的情況,如今的土豆已經有鴨蛋大小了。”
王玄策不確定土豆要長大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可以挖了。
所以隻能可能的描述一下情況。
“有鴨蛋大小就可以挖掘起來了,畢竟從南美洲帶回來的時候,種子就隻有鴨蛋大小,隻不過經過了一季的種植,是不可能有特彆大的變化的。不過,我們在重選選擇下一季的種子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挑選一些長得比較大的,這樣不斷的培養之下,以後的土豆就會變成鵝蛋那麼大,甚至變成一顆土豆就有一斤多那麼大。”
李寬可是知道後世的大土豆可以大到什麼程度。
雖然很多時候,小土豆的口感可能更加好。
但是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產量絕對是首先需要考慮的東西,其他口感什麼的,都可以靠邊站。
你去外麵隨便問一問,一種畝產一百斤但是口感很好的稻穀種子跟一種畝產五百斤,但是口感很差的種子,大家會怎麼選?
“那……那屬下就安排人開始挖土豆了?”
王玄策再次確認了一下李寬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