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這兩天勞牛蒸汽機車作坊鬨得動靜有點大,不少人都頗為關注,我們蒸汽機研究所這邊要不要也上一個類似的項目?”
李諺這段時間有點春風得意。
伴隨著各種蒸汽機設備進入到作坊,蒸汽機的影響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上升。
伴隨而來的就是李諺的知名度也跟著飆升。
如今,李淳風已經熄了要他回去接他衣缽的想法了。
“蒸汽機車不能說一點前途都沒有,但是蒸汽機哪怕是再怎麼小型化,體積都小不到哪裡去。要想走進千家萬戶,還是比較困難的。
當然,如果是在特地的場所用作運輸車輛或者其他的車輛使用的話,倒也不是一點前途都沒有。
不過短時間內,我還是比較看好蒸汽機設備、蒸汽機火車和蒸汽輪船的前景。
隻要在這三個領域占據了統治地位,你們蒸汽機研究所的地位,就沒有人可以撼動。
至於蒸汽機車,就讓其他人去搞吧。”
這已經是李諺第二次詢問李寬類似的問題了。
所以李寬準備好好的跟他溝通一番。
勞漢三搞出的蒸汽機車作坊,他自然是有所了解。
可以說勞漢三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雖然前期的投入比較大,膽石症還要搞好了,蒸汽機車作坊還是有前途的。
隻不過這個前途相對蒸汽機火車和蒸汽機設備來說,沒有那麼光明而已。
一旦內燃機車出現,蒸汽機車立馬就會被淘汰。
想象一下,私家車安裝了一個巨大的蒸汽機,留給乘客的空間必然是非常有限的。
你要想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走的話,自然也不可能把蒸汽機車製作的體積龐大。
要不然根本就沒法上路了。
自重七八噸的蒸汽機車,可是沒有幾條路能夠承受得了。
一旦陷入到某個爛泥坑中,樂子就大了。
“按照王爺你這個說法,如果在煤礦或者鐵礦上麵引入蒸汽機車,似乎破有前途?或者可不可以把蒸汽機設備改造一下,讓它成為可以移動的挖礦設備?”
李諺現在的思路發散的也很快。
蒸汽機設備和蒸汽機車,除了有沒有輪子之外,其他地方並不見得就有本質上的區彆。
特彆是提供動力的蒸汽機方麵,更是一脈相承。
所以李寬一說勞牛蒸汽機車在一些特定場合可以當做運輸車輛,他立馬就聯想到了蜂窩煤作坊和鐵礦方麵。
蜂窩煤如今已經是大唐各個州府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資。
好在大唐不缺煤炭,所以蜂窩煤的價格倒是一直沒有上漲。
但是這麼多年下來,蜂窩煤的價格也沒有下降。
畢竟作坊的工人工資在上漲,哪怕是生產效率也在提升,還是有不少的百姓用不起,或者是用的肉疼。
如果能夠把蒸汽機設備或者蒸汽機車引入到蜂窩煤作坊,倒也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這方麵你可以跟勞牛蒸汽機車作坊溝通一下,看看雙方怎麼合作。先在城外的蜂窩煤作坊上麵試用一下。”
從煤礦到蜂窩煤作坊還有一段的路要走。
現在基本上都是通過四輪運輸馬車來運輸煤炭。
李寬也有在考慮是不是製作一個臨時的鐵路來解決運輸問題。
不過鐵路肯定沒有重卡來的方便。
勞牛蒸汽機車作坊,完全可以考慮把重卡當成是自己的一個發展方麵。
這麼一來,蒸汽機車笨重的問題,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畢竟,哪怕是後世的重卡,發動機也是畢竟笨重的。
“好的,那過兩天我去找勞漢三聊一聊吧,看看大家怎麼合作。”
李諺想把蒸汽機研究所及其下屬的各個作坊修建成大唐影響力最大的作坊。
所以他才想著全麵開花。
不過,李寬的想法顯然跟他有所不同。
術業有專攻,沒有必要所有的東西都掃到自己鍋裡來啊。
現在橡膠輪胎還沒有搞出來,汽油機和柴油機也都還沒影子,汽車工業還不著急進入。
現在的蒸汽機車,就讓彆人去玩吧。
……
勞牛蒸汽機車作坊的試乘試駕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上午的說明,按理來說是比較枯燥的。
但是博報堂廣告公司知道這幫寫手對聽蒸汽機車運行的原理不感興趣,所以把介紹的重點都放在了蒸汽機車的優點上麵去了。
什麼不再需要養馬匹了啊。
什麼開在街上非常拉風啦。
還有什麼不怕疲勞之類的。
之後就是各種宏偉的規劃和設想,仿佛勞牛蒸汽機車作坊就是大唐的明日之星。
反正有什麼好話就說什麼。
完事了還給每個人發了一個文案,大家到時候寫稿的時候可以參考使用。
這麼一來,方大文他們就一點壓力也沒有了。
隻顧得大吃大喝,好好享受。
至於下午的試乘試駕,大家到時頗感興趣。
不過總共也就一輛樣車,大家也就是過了過試乘的癮頭。
能夠具備自己駕駛水平的人,不超過兩隻手。
不過,這倒也算是給大家開了開眼界。
畢竟,蒸汽機這三個字,現在是百姓茶餘飯後的熱詞。
也是各個報社裡頭,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報紙上的詞語。
作為各個報社的寫手,他們自然也想多了解一下這方麵的念頭。
“覃掌櫃,就這麼帶著大家吃吃喝喝,會有什麼好的宣傳效果嗎?”
今天是勞牛蒸汽機車作坊的大日子。
勞漢三自然也是全程參與了。
而覃春這個策劃人,也是難得的從頭跟到尾。
顯然是真的想把這一個活動搞成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