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安城還籠罩在春天的尾巴之中,位於南半球的太子港,卻是迎來了自己的秋天。
空氣中彌漫著略帶著草木清香的味道,樹葉已經滿滿的染上了顏色,繽紛的秋意,觸眼可及。
太子港湛藍的海水,跟四周眾多五彩的樹葉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副非常美好的畫麵。
“阿耶,今年的牛羊長得都非常的好,牧民們已經開始修建羊毛了。”
李厥今年已經十一歲了,在大唐這個時代,算是已經懂事的人了。
對於李承乾來說,被貶到澳洲,是一件讓人很難受的事情。
但是對於李厥來說,那個時候的他,懂的東西還不是很多。
但是來到了太子港之後,他就愛上了這裡。
所以對於澳洲的生活,他反倒是充滿了熱愛。
當然,經過了幾年的緩衝,李承乾也是徹底的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通過引入牛羊,在太子港附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牧場。
這裡的氣候,顯然是比鎮北道更加適合畜牧業。
哪怕是到了冬天,往往也都不會下雪。
草場上一年四季都有嫩草供牛羊食用。
所以短短的幾年時間,這裡就已經有了十幾萬頭牛羊了。
按照現在的發展節奏,再過個幾年,這裡的牛羊數量就能超過一百萬了。
而廣袤的澳洲,要養活一百萬牛羊,那根本就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
要知道,後世的澳洲,可是有一億多隻羊,人均擁有羊的數量是世界第一。
整個國家的羊群數量,也占到了全世界的六分之一。
可想而知,太子港四周的養殖業,前途是多麼的廣大。
“羊毛粗加工作坊要及時收購牧民們手中的羊毛,不能讓牧民們覺得我們是在騙他們。”
當初李承乾隻不過是帶了幾千號人來到太子港。
但是到了現在,這裡卻是已經有兩萬多人了。
能夠這麼快的增加人口,除了從永平港和蒲羅中購買奴仆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吸引了一批願意冒險的唐人過來定居。
隻要唐人來到太子港,直接就可以擁有一千畝的草場,然後還能免費得到一棟木屋和半年的口糧。
在頭五年的時間,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賦稅。
這樣的條件,對於一些了解太子港一部分信息的唐人來說,還是挺有新引力的。
雖然路途遙遠,但是在這裡卻是立馬就能讓一個貧窮的大唐百姓,變成相對富裕的小地主。
這麼一個機會,在大唐內部,是很難提供的。
至於去鎮北道這些邊疆,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特彆是嶺南道的百姓來說,那麼風險跟去澳洲是差不了多少的。
反正都是人生地不熟,要冒險自然要去收益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