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整個東亞的中心,大唐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許多番邦屬國的注意。
特彆是現在實施全麵唐化的新羅王國,此時更是在全麵的打聽大唐機構改革的事情。
他們都還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好之前的大唐體製,現在大唐又要改革了,他們就有點尷尬了。
跟還是不跟?
哪怕是金城裡頭,金勝曼收到消息之後,也得頭疼好久吧?
“使臣,這段時間各個報紙上與機構改革相關的報道我全部都整理出來了,也把從各方打聽到的消息整理歸檔。”
新羅使臣府邸,金大棒將一對資料搬到了金勝強麵前。
“安排一個人,專門把這些資料儘快的送回金城,讓大家先有一個心理準備。”
金勝強有點頭疼的看著那一堆資料。
這段時間,他都要煩死了。
四周的其他使臣,都在一旁看熱鬨。
哪怕是原本有全麵唐化的想法的國家,現在都準備先緩一緩了。
“使臣,你說這一次長安城討論的這麼激烈,大唐的這個機構改革,最終會實施嗎?”
金大棒在長安城待了這麼多年,對這裡的情況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正因為如此,這一次聽到大唐居然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他是覺得很意外的。
不管是哪個國家,要搞這種改革,都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
當初金勝曼決定全麵唐化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受到了其中的魄力和艱難。
現在大唐如果真的搞出這麼一個改革,也充分說明了李世民的魄力。
“無風不起浪,居然討論的那麼熱烈,那麼多多少少肯定會有一些改革的。
無非就是最終到底會不會按照現在傳聞的十八個部門的結構進行改革而已。”
“大唐這些年的變化特彆的大,要說改革,倒也不是一點必要性都沒有。
但是這麼大的改革,還是前所未見的。”
“唐皇登基二十年了,大唐在他的帶領下,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如今國力之強盛,遠超曆朝曆代,這個時候實施改革,其實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金勝強看來,大唐遲早會有一些變化來適應不斷新出現的事物。
隻是他沒有想到這個變化來得那麼快。
“不是說這個改革的提案,是楚王殿下為了應付長孫黨的手段而提出來的方案嗎?”
金勝強的說法,跟金大棒了解到的信息有一些出入。
“你說的沒有錯,但是難道楚王殿下這一次不提出這個機構改革的提議,大唐就一直都不會進行改革嗎?
不管是水泥道路的出現,還是鐵路的修建,亦或是作坊城中各種各樣的新事物,都給大唐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
以往的那些體製,確實有點不能適應現在的變化了。
打個比方,戶部就那麼些人手,但是卻是幾乎什麼事情都要插手,你覺得他們能夠管好,能夠忙得過來嗎?
一味的什麼都不管,或者完全看人去,這自然不是大唐朝廷希望看到的結果。
隻是之前有些人意識到了問題,但是並沒有提出來。
這一次楚王府的人提出這些提議,也算是順應了大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