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京華風雲_大唐孽子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玄幻魔法 > 大唐孽子 > 第1555章 京華風雲

第1555章 京華風雲(1 / 2)

李寬的第二把火才剛剛點起來,大家都以為這段時間的重點就是大唐郵局的組建了。

結果沒有想到李寬一轉眼就在朝堂之中拋出了一個改道為省,將原本很虛的“道”的統治結構,轉為掌握實權的“省”。

雖然李寬隻是在朝會上拋出了這麼一個提議,真正的實施肯定沒有那麼快。

甚至可以肯定,這個提議在今年內都不會落地。

但是這個事情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夫君,現在突然之間拋出這麼一個提議出來,是不是太過草率了一點?”

武媚娘一直都是很關注朝政大事的。

改“道”為“省”的事情冒出來之後,她忍了一天,還是沒有忍住,問了李寬。

以往的時候,李寬不管是拋出什麼大方案出來,往往都是有跡象可言的。

很多時候也都是會找人商量一下。

不過這一次的事情卻是有點突然。

固然,這可能是因為隻是一個討論方案,沒有那麼快落實,也不一定就會落實,所以比較輕易的拋出來了。

但是涉及到朝廷統治體係的改革,特彆還是李世民剛剛南巡沒多久的時候就拋出來這樣的改革,還是非常敏感的。

難怪武媚娘要忍不住跟李寬聊一聊。

“大唐現在地域遼闊,各個道隻是名義上屬於各州的上級機構,實際上並沒有行使相應的權利。

按照現在的這個體製,他們也沒有辦法行使什麼權利。

這就相當於朝廷直接在管轄全國各個州府。

可是整個大唐有那麼多的州府,朝廷要全部管理過來,是不大現實的。

說句不好聽的,朝中大臣能夠全部記清楚每個州府的刺史的人員,估計都沒有幾個。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將各個州的情況給管理起來呢?

道的設立,本身的目的是好的,但是沒有達到最初的設想。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乾脆改一改,在州府和中央十八部之間,設立省級機構。

中央朝廷通過管理各個省級機構來間接的管理各個州縣。

這種更加嚴密的上下級體係,才能真正的將大唐的州縣給管理起來。”

李寬拋出這麼一個提議出來,顯然不是拍腦袋決定的。

中央、省、州、縣的結構體係,在後世是得到了充分的證明的。

不說二十一世紀,哪怕是在明清時期,也已經是這樣的結構的了。

頂多就是州的叫法,不同時期有點不同。

“現在已經有‘道’了,把道改為省就能達到目的了嗎?

隻是簡單的改個叫法的話,不可能能夠達到目的吧?

除非進一步的賦予各個省的機構更大的權利,讓他們有權利直接管轄下麵的各個州縣。

甚至下麵州縣的一部分官員的任命權利,也可以下放到省級機構。

但是大唐那麼大,就隻有十來個道,也就是十幾個省份,到時候各個省份的權利會不會太大了?

現在的情況,自然是沒有哪個省份敢跳出來作亂,但是以後就很難說了。”

不得不說,武媚娘的見識還是非常不錯的。

她倒是不擔心各個省份能不能把州縣管理起來,隻要充分授權,肯定是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

當官的,無非就是誰能決定自己的烏紗帽,他們就聽誰的。

如果省級機構的負責人能夠有權利決定下麵官員的帽子,那麼他們自然就會聽話。

但是這麼一來,各個省級機構的負責人,權利就太大了。

簡直就是一個國中之國。

這顯然不是李寬希望看到的場景。

“媚娘,你說的沒有錯,如果隻是簡單的改革的話,確實是會存在一係列的問題,為大唐的將來埋下隱患。

不過這一次我拋出這麼一個提議出來,自然不是要簡單地進行改革,而是要徹底的改變現在中央朝廷治理地方的方法。

這個改變,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式。

直接將‘道’改為‘省’,顯然是不行的。

大唐那麼大,到時候至少需要二十幾個省份來管理全國各地。

這樣既能讓中央朝廷能夠切實的將各個省份管理起來,也能讓各個省份能夠將下麵的州縣認真的進行管理。

至於你說的省級機構的負責人的權利問題,這確實是需要充分考慮的。

不受監控的權利,不管是在哪個層次上麵,都是很危險的。

隻有給權利增加一些列的製衡,尋找一個權利平衡點,才能讓各個省級機構穩定運行。”

李寬搞這個改革,自然要吸取曆史上唐朝末年各個節度使權利太大的問題。

他是不可能讓各個省份的負責人變成軍政一把手的。

並且大唐的軍隊,有了皇家軍事學院之後,已經很難變成某個人的私人軍隊了。

軍官和後勤補給都掌握在朝廷手中,李寬就不用擔心各個省份能夠通過軍隊搞出什麼大亂子出來。

至於偶爾一些人腦子進了水,要搞事,那也可以把局麵控製在可掌控的範圍之內。

“二十幾個省份?如果是這樣的話,倒確實是可以一定程度的解決我剛才擔憂的問題。

每個省份下麵治理五到十個州府,每個州府下麵再治理五到十個縣。

這麼一來,對縣級機構的管理也可以進一步的深化,讓更多的胥吏成為朝廷官員。”

武媚娘今天找李寬聊天,顯然不是胡攪蠻纏而來。

她是真的想要解決一些問題的。

“沒錯!一個縣城隻有縣令是朝廷任命的官員,這樣的情況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那麼大一個縣城,朝廷如果不管理起來,就會成為世家大族的勢力。

一旦天下的局麵出現動蕩,這些縣就會成為動蕩的源泉,成為很多野心家的沃土。

按照我的設想,今後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縣級衙門的實力,擴大縣級衙門的機構體製。

並且在每個鄉鎮裡頭,至少任命一名朝廷官員,讓朝廷的統治能夠真正的下沉到鄉鎮這個級彆。”

李寬的改革,顯然不是那麼簡單。

很多人不見得能夠看清楚最終的影響,但是李寬自己是很知道要達到什麼程度的。

無他,結合後世的情況進行簡化就可以了。

“下沉到鄉鎮級彆?”

武媚娘聽了這話之後,愣了一下。

曆朝曆代,還真是從來沒有哪個朝代做到了這一點。

鄉鎮這個地方,一直都是本地豪族的地盤。

哪怕是縣城,朝廷的影響力也是非常薄弱的。

如果真的能夠達到讓朝廷的治理下沉到鄉鎮的話,那個意義還真是非常不凡。

從今往後,這個天下就真的是朝廷的天下了。

政令不出長安城的情況,就不大可能發生了。

最關鍵的是這一招對世家大族的打擊,是最大的。

相當於把他們傳承的基礎都給挖掉了。

要知道。現在各個縣衙的官員胥吏,雖然已經有一部分是書院學員,但是主要的還是當地豪族世家子弟。

至於各個鄉鎮,更是本地豪族自己在治理。

如今要在鄉鎮裡頭設立管理機構,哪怕隻是任命一個鄉長或者鎮長,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通過鄉長或者鎮長,來對各個裡長、村正進行管理,可以確實的把握各個鄉村的情況。

很多藏汙納垢的情況,就立馬會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

哪怕是有些人還想要搞小動作,難度也會大很多。

“沒錯!今後我準備進一步的加大科舉取士的力度,讓更多的人能夠進入到朝廷。

與此同時,胥吏的招募也可以增加。

在此之前,很多胥吏其實是通過縣令的幕僚的形式在為朝廷服務的。

這不利於增強朝廷的影響力。

既然治理一個縣城需要那麼多的人手,事實上也是存在這些人手,那就給他們正名,讓他們堂堂正正的成為朝廷官員。

哪怕隻是一個九品的胥吏,至少也是一個朝廷的正式官員,對於大家的吸引力應該是很強的。”

李寬這個提議,讓武媚娘聽了心情頗為激動。

很顯然,原本大家看起來沒有什麼大意義的改革,背後居然蘊含著那麼多的動作。

這要是真的成功了,那麼中央朝廷的權威性立馬就上來了。

到時候,大唐必然進入到一個新時代。

……

“王兄,針對太子殿下突然拋出來的改道為省的提議,你有什麼看法?”

五合居中,盧宣跟王傑單獨在一處雅間裡頭,一邊喝著小酒,一邊交談著看法。

“如果是陛下提出這個提議,那麼我覺得不見得需要那麼特彆的去關注,因為最終的變化可能不會很大。

哪怕是有些變化,也是在我們的理解範圍之內,我們肯定可以找到相應的對策。

但是太子殿下的話,說實在的,他的心思我猜不透。

這個變化到底隻是表麵上進行了一些調整,還是會深層次的影響大唐的官僚體製,我就完全推測不出來了。

但是從過往的情況來看,太子殿下做事情,總是會找到一些其他人沒有發現的切入點。

我擔心這一次也會是這樣的。”

王傑跟李寬也不是第一天打交道的了。

這麼多年來,太原王氏也沒有少在李寬手中吃過虧。

雖然從財力上來說,太原王氏整體還是在增加之中的。

但是對於整個大唐的影響力來說,其實卻是在下降的。

這應該也是許多世家大族都在麵臨的一個窘境。

“我也比較擔心!這次改革,我聽說是要讓各個省份有實際的管理權限。

那麼各省的官員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他們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按照太子殿下的習慣,這些官員肯定都是會任命他信任的人。

這裡麵,不會有太多的勳貴世家子弟。

以前的時候,各個州雖然也在朝廷任命的刺史的管理之中。

但是州府內的很多事情,朝廷其實管理到的不多。

隻要刺史能夠按時的繳納賦稅,確保每年的賦稅收入和人口是增加的。

朝廷往往不會有特彆多的管轄了。

但是今後很可能就不一樣了。

尚書省要麵對整個大唐那麼多的州縣,肯定是管理不過來的。

但是如果隻需要麵對十幾二十個省份的話,那麼肯定就可以把每個省份給管理起來了。

接下來各個省份的官員再把各個州府給管理起來。

因為州府上麵麵臨的管理任務變多了,各個省份的省府肯定也比長安城近,官員們承受的壓力肯定會比現在大。

那麼他們配合推進朝廷的一些事情的積極性,,肯定就會比現在的要高。

這麼一來,就相當於朝廷對於各個州縣的管轄權利,變大了。”

盧宣這樣的世家子弟,眼光都是不會差的。

特彆是在看政治事件上麵,他們的政治嗅覺,往往比一般人要敏銳很多。

要不然世家大族也不可能綿延幾百年而不倒。

“這麼多年來,不管是陛下還是太子殿下,他們打壓世家大族的心思是從來都沒有放下過的。

現在太子殿下監國,今後這樣的打壓隻會更加強烈,不可能變弱。

這個改道為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也是對世家大族的打壓。

隻不過這個手法做的非常隱晦,一般人想不到這一點,也不會去往這方麵想。

但是他帶來的結果卻是世家大族對州縣的影響力的下降。”

五姓七望,每個家族都至少在當地的州府之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州實際上就是在這些大世家的控製之中,或者是聯合控製之中。

太原王氏可能因為太原是李唐起家的地方,在當地還做不到一手遮天。

但是像是清河崔氏和範陽盧氏,他們在當地那就真的是土皇帝啊。

家族族長說的話,絕對比李世民要管用。

享受了這麼多年好處的他們,自然是不希望丟失這樣的好處。

“打壓大的世家,扶持各路作坊主和商家,以及推動各地農戶積極的種植新式植物,承包更多的土地,讓這些普通農戶變成小地主。

讓小地主變成中型地主,讓大唐各處都有更多支持他的聲音。

這應該是李寬最想要做的事情。

這一次的改革,雖然看起來跟這些事情沒有關係,但是其實本質上還是李寬想要加強對天下的控製。

讓整個天下都聽從中央朝廷的指示,將各地的許多權利給收了回去。”

盧宣很是擔憂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嘗試過權利滋味的人,那是很難舍棄手中的權利的。

不管是盧家還是王家,都是一樣的。

“原本我們王氏嫡女成為了太子妃,我還以為將來朝廷打壓世家的動力應該沒有那麼強了。

沒想到九皇子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現在換上李寬這個最難搞的人在位,以後我們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王傑歎了口氣。

五姓七望之中,太原王氏這兩年應該是最受傷的。

好好的外戚,現在做不成了。

“如今之計,就是要搞清楚這個改革的具體內容到底是什麼。

最好就是形式上的把道該成了省,各方麵都不要做太大的改動。

這樣的話,李寬有了台階下,我們也不用硬扛著在那裡作對。

聽說太子殿下身邊的那個王玄武,掌握了一支堪比百騎司的情報力量。

我也不想他們整天都盯著我們啊。”

盧宣也很是無奈的歎了口氣。

範陽盧氏因為盧照鄰以及房玄齡夫人的原因,跟太子黨的關係其實還算過得去。

雖然早年也因為範陽麻布鋪子的事情鬨得不可開交,但是現在大家都去售賣棉布了,這個事情慢慢的就放下了。

“嗯,儘量往這個方麵去鼓動吧。

我們最好也聯合一些大臣,讓朝廷意識到這麼改革,對朝廷其實沒有好處。

要不然硬的在那裡反對的話,效果是很差的。”

王傑也找不到什麼更好的理由。

太原王氏不傻,自然不會主動的跳出來當出頭鳥。

李寬成為監國太子以來,三把火剛剛燒起來。

要是這個時候太原王氏首先跳出來,那就被當成“雞”給殺了。

……

“使臣,這個太子殿下也太能折騰了吧?

唐女王殿下安排人組建新羅郵局的信件才送出去沒幾天呢。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改道為省的提議,這一個接一個的動作,讓人應接不暇啊。”

新羅使臣府邸裡頭,金大棒很是鬱悶的站在金勝強麵前吐槽。

這個事情顯然是一件大事,並且影響可能很是深遠。

雖然具體的方案沒有那麼快的確定下來,但是要讓省成為大唐主要的統計架構,這個方向已經透露出來了。

“道這個機構,在前隋本身就是沒有的,大唐加了這個體製之後,並沒有起到特彆明顯的作用。

現在太子殿下想要改變這個格局,估計也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真的要按照現在傳聞的那個方案去推進的話,那麼大唐各地的官員數量估計要直接翻一番了。

以前各個道,其實是沒有什麼官員和胥吏的。

但是如果要把道作為承接朝廷和州縣的機構的話,那麼朝廷十八部都需要在各個道裡麵設立相應的下屬機構。

然後在各個縣裡頭,很可能也會有相應的機構。

這麼多的機構就意味著大量的官員有了新的機會,從這個角度出發,這個提議有可能也會有許多人支持的。”

金勝強的這個觀點,顯然也是頗為新穎。

對於許多背景不強的人官員來說,他們自然是很歡迎這樣的改革的。

因為越是改革,機會就越多,他們才能有機會升官。

不過對於掌控了當地權勢的勳貴世家來說,態度就完全不同了。

“是啊,但是如果我們新羅王國也學習這一招的話,情況就比較尷尬了。



最新小说: 荒誕權柄:我用華麗演出戲謔規則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變 萬國爭鋒:北莽!北莽! 一念神,一念魔 洪荒:我在闡教做教主 人在鬥羅,最強輔助 網癮宅男綁定星際戰鬥係統 我的專屬戰爭遊戲 容家那個病秧子,有點毒 冷王,你家王妃是絕世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