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玉米在登州折騰的時候,李世民一行人也來到了杭州城。
一路上,李世民可算是親眼見識到了自己治下的江山發生了多大的改變。
這讓他對大唐的情況有了更加直接的認識。
“玄齡,以前寬兒在我麵前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時候,朕還不以為然。
現在到了杭州待了幾天,朕總算是對這個話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了。
這江南的景色,跟長安城還真是很不一樣。”
李世民興致勃勃的跟房玄齡一行人在遊西湖。
“陛下,自信西晉南下之後,江南這裡的發展就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有更多的士人和匠人帶來了中原的文化和技術,杭州這片區域自然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再加上前隋時期,也算是非常重視江南這邊的建設,杭州這裡的情況自然也就更加不一樣了。
之後太子殿下在這些地方大力鼓勵發展海貿,不管是揚州還是蘇州,亦或是杭州和明州。
這些海貿城池的經濟都是非常發達。
這經濟發達了,官府的賦稅收入自然也就高了。
這麼一來,各種道路的修建和維護也就有了錢財。
那些富商往往也都願意做一些捐資助學,修路鋪橋的事情。
時間一長,整個城池的情況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房玄齡看著西湖四周的美景,臉上也滿是笑容。
這輩子,他還沒有好好的這麼遊玩過呢。
作為尚書左仆射,他已經擔任了差不多十八年的宰相了。
說是位極人臣,也沒有什麼錯誤。
如今上了年紀的他,對於仕途已經沒有什麼特彆大的追求了。
所以遊玩的心態自然也是發生了變化。
“杭州雖然風景還算優美,但是也沒有達到‘天堂’這種地步吧?
太子殿下那話,說的還是稍顯誇張了。”
長孫無忌一如既往的發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好在李世民也好,房玄齡也好,對於長孫無忌說的一些話,已經選擇性的無視了。
“杭州之美,在於西湖。
微臣聽說當初太子殿下第一次來杭州的時候,就安排人在西湖修建了一座堤壩,就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那條橫堤。
在這條橫堤左右,種滿了銀杏樹,等到秋天的時候,整個銀杏樹都變成黃色的,那是一年最美的時候。
除此之外,在西湖中間還有一座小島,這個島上還有一些亭台樓閣,也算是西湖一景了。
最有意思的是太子殿下當年寫了一部《白蛇傳》,裡麵就有不少跟杭州相關的情節,甚至書中說的臨安城,據說就是杭州城,隻不過太子殿下故意換了一個名字而已。
為了讓杭州跟《白蛇傳》能更加緊密的聯係在一起,上一任的刺史還專門安排人在西湖邊上修建了一座雷峰塔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斷改進,整個西湖終於有了今日我們看到的這個風景了。”
房玄齡陪在李世民身邊遊玩,顯然也是做了功課的。
作為江南道的名城,新華書店裡頭關於杭州相關的書籍,其實也是不少的。
畢竟現在的印刷成本下降了不少,紙張的成本也變得低了不少。
許多人都有機會去印刷自己的書籍了。
相應的,整個書籍的市場也在快速的擴大。
因為識文斷字的百姓變多了,百姓的收入又變多了。
而書籍的價格卻是在下降。
這麼一來,大唐現在一年出版的書籍總數量,跟貞觀元年比起來,那就不是幾倍的差距,而是幾十倍,幾百倍的差距了。
“修建**塔可是使用了杭州府賦稅收入的,這一點我當初也是專門提出了疑問。
為了一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就去投資修建一座佛塔,這個行為其實是有點奇怪的。
大唐現在的國教是道教,官府主動扶持佛教寺廟修建的行為,顯然是不大合適的。”
長孫無忌總是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找到切入點去反對房玄齡。
他們兩個在朝中也算是鬥了很多年,沒想到現在跟著李世民遊玩,有沒有真正的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