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消息自然是在最短的時間傳開了。
當長安城這裡大家在熱議西域戰事的時候,邏些城這邊,總算也是收到了唐軍大敗大食人於西州城外的消息。
這讓祿東讚異常的震驚。
“讚普,具體的情況,我們還要過段時間才能知道的更多。
但是根據探子從西域那邊發回來的信息,大食人應該是真的失敗了。
據說整個西域,如今已經很少能夠看到大食人。
就算是偶爾碰到一小群,他們也都是紛紛的朝西逃去,生怕走的慢了被唐軍清算。”
震驚歸震驚,但是這個消息還是要及時的跟鬆讚乾布彙報的。
“不是說大食人出動了十萬大軍入侵西域,將西域的各個國家打的落花流水嗎?
難道他們在攻打各個西域國家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嗎?
要不然怎麼如此輕易的就被唐軍給打敗了?”
鬆讚乾布還是不能相信大食人就這麼輕易的被打敗了。
他曾經還幻想著大唐能夠跟大食在西域你來我往的打個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呢。
這樣吐蕃國就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可是現在大食人卻是連一個月都沒有堅持住,就不行了。
這也太讓人失望了啊。
“大食人的兵力,應該是有十來萬的。
不過這十來萬人有可能分布在整個西域,沒有全部都去西州那邊進攻唐軍。
再說了,唐人一向是詭計多端,我覺得大食人十有八九是上了唐人的當了。
要不然不至於輸的那麼的慘。
不過這個消息至少也告訴了我們一個情況,那就是現在的大唐,國力可謂是如日中天。
我們在北邊和東邊都有必要跟大唐保持良好的關係,跟他們開展自由貿易。
甚至必要的時候,我們吐蕃國也在名義上俯首稱臣,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的。
這些唐人最愛麵子了,如果我們一個表麵的稱臣的舉動能換來許多的利益的話。
那麼我覺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祿東讚不愧是吐蕃國的大相,眼光和魄力還是非常厲害的。
按理說,他對大唐應該是充滿了仇恨的。
到現在為止,他的腳都是坡的,這完全就是托了大唐的福。
但是正因為他非常的痛恨大唐,所以他又對大唐非常的關心。
越是了解大唐的情況,他就越是知道大唐的強大是多麼的可怕。
現在的吐蕃國,不要說主動的去招惹大唐。
哪怕是大唐哪天隨便安排個使臣過來要自己做什麼,他們都不敢輕易的反對。
弱肉強食,高原上和草原上的人民,對於這個自然法則都是非常認可的。
“可是我們至少要先搞明白大唐到底是用了什麼辦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打敗了大食人的軍隊啊。
這段時間我們也算是安排了人去專門了解大食人的情況。
雖然大食帝國不見得真的就跟大唐一樣強大,但是在西邊,他們絕對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存在。
而他們進入西域之後,能夠如入無人之地,這也說明了他們的戰鬥力跟西域諸國不在一個檔次上麵。
就是這麼一個強國的十萬大軍,就被大唐的五萬兵馬輕而易舉的給打敗了,甚至還是那種慘敗。
如果不把這個情況搞清楚,我以後睡覺都會睡不著的。”
鬆讚乾布說的這話,倒是非常的在理。
唐軍到底使用了什麼方法,那麼容易就贏得了勝利。
今天他們可以這樣對付大食帝國,那麼明天是不是就是可以如法炮製的對付吐蕃國呢?
這些年,得益於采用了祿東讚的正確策略,吐蕃國的發展其實也是非常快的。
在鬆讚乾布看來,自己哪怕是不如大唐,但是跟大食帝國應該是可以掰腕子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是讓他的心冰冷冰冷的。
雖然高原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擋唐人進攻的腳步。
但是大唐以且末城為中心,不管的拉攏四周的部落。
如今大唐的影響力,已經開始輻射到高原上了。
下一次如果唐軍真的進軍邏些城,鬆讚乾布還真是沒有信心自己能夠完全抵抗得住。
特彆是這些年他也算是經常看《大唐日報》,對於大唐的各種變化也算是比較了解的。
正是因為對大唐比較了解,他更是知道雙方現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其他的先不用說,單單鋼鐵產量這一塊,大家就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存在。
大唐的鋼鐵都已經多到用來鋪路了,但是吐蕃國這邊卻是還在為將士們的一把鋼刀而折騰。
“讚普,您放心!
這個問題應該很快就可以搞清楚的。
唐軍和大食人就是在西州城外交戰的。
那個時候肯定是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消息。
我們在西州甚至還有專門的據點,紮西上一次傳過來一些消息之後,暫時還沒有傳新的情報過來。
算算時間,他的情報應該也很快就要到邏些城了。
到時候我們估計就知道西州城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何大食人會那麼不堪一擊。
這裡麵,肯定是有一些我們所不知道,或者是我們之前沒有想象到的東西在裡頭的。”
祿東讚不慌不忙的發表著自己的觀點。
這個時候,糾結太多已經是沒有意義了。
最關鍵的還是要讓大唐感受到吐蕃國的誠意,看看能不能援助一批匠人和器械。
“嗯,你說的也是,十幾萬人的戰鬥,不可能什麼消息都瞞得住的。
到時候肯定會有許多消息傳回來。”
鬆讚乾布聽了祿東讚的話之後,心情稍微放鬆了一點。
現在他們可以采取的措施非常的有限。
“讚普,之前我們向大唐請求和親,但是彆他們給拒絕了。
我覺得這一次我們可以再次的主動跟大唐提出這個要求來。
一方麵也是表達我們臣服於大唐的意思,另外一方麵也給我們自己爭取一些緩衝時間。
在這樣的時間節骨點上,唐人是不會輕易的對我們用兵的。
這個事情要是拖上一兩年,這就算是給我們自己爭取了一兩年的發展時間。
如今我們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天竺北部獲得各種各樣的商品和技術。
假以時日,肯定能夠形成它們自己的威力的。”
祿東讚一直都是對於大唐的技術覬覦不已。
上一次去到長安城請求和親,結果失敗了。
雖然他知道這一次失敗的可能性也是非常的高。
但是他還是選擇了跟鬆讚乾布這麼提議。
因為有點時候,你做不做,跟你能不能成功,這是兩個事情。
就像是你給領導送禮,送禮了,不一定有什麼卵用。
但是如果你沒有送,那麼這個可能就會有什麼副作用了。
“和親?”
鬆讚乾布自然知道這一招的好處。
當初他就是這樣跟著尼泊爾綁在一起,讓吐蕃國內的各種手工業發展上了一個台階。
“是的!微臣親自再次帶隊前往大唐,向大唐表達我們臣服於大唐,願意做大唐的番邦屬國的意思。
與此同時,我們也送一些耗牛肉乾之類的土特產作為貢品送給大唐。
對於一向是很講究禮尚往來的大唐來說,到時候我們肯定可以收到比較豐厚的賞賜的。
利用這些賞賜,我們好好的去長安城拉攏一部人人馬。
到時候儘可能的把我們的影響力給擴大下去。”
祿東讚顯然是已經有了一盤子的計劃。
說實在的,今天雖然是他在跟鬆讚乾布提議。
實際上,這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逼迫鬆讚乾布同意。
“大相上一次去到長安城的時候,就差點被奸人所害。
這一次是不是安排其他人過去就可以了?”
鬆讚乾布對於祿東讚是非常信任的。
而祿東讚這些年的表現,也沒有虧待鬆讚乾布的信任。
所以鬆讚乾布還真是比較擔心祿東讚的安全問題。
可彆到時候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長安城,那他就要悲痛了。
“此一時彼一時!
那個時候的大唐太子,還隻是楚王殿下,並且年紀還小,考慮的問題自然是不會那麼周到的。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大唐跟四周各個番邦屬國的關係,也有挺多變化的。
隻要大唐還想著繼續享受萬邦來朝的局麵,他們就會最大可能的保證各個番邦屬國的使臣在長安城裡頭的安全。
如果是大唐朝廷自己在對付其他國家的使臣,那麼簡直就是意味著戰爭。
很顯然,現在的情況不是這樣子的。”
祿東讚這麼一分析,鬆讚乾布倒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了。
“這個事情不要那麼著急,大相我們現在先把其他的問題給解決了再說。”
一時拿不定主意的鬆讚乾布,立馬就用起了拖字訣。
這個方法,不僅後世很好用,哪怕是到了現在,也一樣好用。
經典是不會過時的。
……
青雀葡萄酒如今是整個大唐規模最大的葡萄酒品牌。
完全放下了皇位爭奪之後,李泰現在的心態也是比較好的。
他每天都按時去到觀獅山書院給學員們上課,不再參與到朝中大事中去。
這麼一來,青雀葡萄酒的發展,反倒是比以前更好了。
如今不僅許多出海的船隻會攜帶大量的低端青雀葡萄酒,哪怕是長安城的勳貴們,也都開始喜歡喝葡萄酒了。
“山賓,這一次太子殿下在西域設立了西域省,很明顯是要對西域進行大開發了。
你覺得我們有什麼東西可以跟這個事情結合起來呢?”
雖然李泰不怎麼關注朝中大事了,但是每天的《大唐日報》,他還是正常要看的。
通過報紙上的各種消息,他也能推測出很多東西出來。
就像是後世有些人天天都要看新聞聯播,通過一些人看不進去的鏡頭,他們卻是能琢磨出不一樣的道理出來。
“王爺,我們府上現在除了葡萄酒這個產業,其他的行業都完全沒有涉及。
雖然這些年王府也算是積累了一些財富,但是我覺得如果這個時候拿出來去跟其他的商家競爭新的產業的話,其實是不劃算的。”
杜楚客以為李泰心血來潮,又要讓自己去搞什麼事情呢。
說實在的,他對於商業上的運作,其實並不擅長。
這些年青雀葡萄酒能發展的這麼順利,他雖然有一些苦勞,但是更多的事情其實跟他關係不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當初二哥作出這首詩的時候,據說就是拿西域的一些場景來作為背景的。
葡萄這個東西,本身也是從西域傳過來的。
就跟棉花一樣,原產地那裡,肯定是有很適合它們生長的地方的。
朝廷現在想在西域省大規模的開墾棉田,種植棉花。
那麼我們也可以去到西域,在那裡開墾田地,種植葡萄,然後釀造葡萄酒啊。
西域雖然整體上畢竟乾旱,但是其實也有不少的湖泊。
如果我們在天上腳下修建一個葡萄酒莊園,那麼說不準可以釀造出更好的葡萄酒出來。
最關鍵的是這個做法算是響應了朝廷號召,算是一箭雙雕啊。”
人的執念一旦放下來之後,心態就完全不同了。
李泰現在壓根就沒有再去想皇位的事情了,因為想了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這個時候,對於主動的向李寬靠攏,他已經沒有任何的負擔了。
“在西域種植葡萄這個事情,雖然還不知道可不可行,但是如果跟觀獅山書院農學院好好的合作一番的話,尋找到適合葡萄生長的地塊,應該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關鍵的葡萄酒瓶這個東西,我們自己一直都是沒有辦法生產的。
如果需要從長安城購買之後運輸到西域的話,單單酒瓶子的成本就會非常的嚇人。
這麼一算,是不是什麼都不折騰會更好呢?”
杜楚客的態度雖然是有了一些鬆動。
但是他對於進軍西域,還是不大看好的。
除非大唐集團的玻璃作坊也能跟著在西域設立一個分號,專門為他們提供葡萄酒瓶。
不過這個事情,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要是那麼就把玻璃製作的技術泄露給了胡人,那麼指不定什麼時候這個玩意就不能成為大唐掠奪各國財富的法寶。
我把一堆看起來沒有什麼價值的東西,換回來一大堆能吃能喝的東西。
很顯然,雙方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
這樣的生意,才能長久啊。
“這個問題好解決,我們隻要使用酒桶來運輸,到了各個分裝點之後,再把一大桶一大桶的葡萄酒分裝成一小瓶一小瓶。
這麼一來,我們不僅可以降低運輸成本,還能順便的再促進一下大唐運輸產業的發展。”
李泰這麼一說,杜楚客倒是想要反駁都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既然王爺覺得這個方案不錯,那我等會就去觀獅山書院走一趟,看看能不能跟他們的農學院合作一下,降低這個風險。”
很顯然,杜楚客心中其實還是有一些擔憂和疑問事項的。
但是作為職場人士,顯然也是知道不是什麼東西都是可以隨便的跟自己的領導說出來的。
“嗯,這個事情就交給你去負責來了,我希望在明年開春的時候,我們的隊伍能夠儘快的出動,免得錯過了明年的春耕呢。”
李泰對於在西域種子葡萄酒,顯然是非常有信心。
……
金太打鐵作坊作為長安城首屈一指的打鐵作坊,這些年的日子過得還是非常舒服的。
不過,人的欲望是無窮的。
但你有了一套郊區的房子的時候,你就會想著什麼時候能夠換到市區去。
當你在市區有一套小房子的時候,你又會想著什麼時候能夠換一個大房子。
當你有了大房子的時候,你可能回想著要彆墅了。
如今的金太,覺得自家的打鐵作坊也算是進入到了一個發展的瓶頸時期。
要想進一步的發展壯大,顯然是比較困難了。
為此,金太這段時間跟阿牛商討過很多次相關的話題。
“師父,今天的《大唐日報》上麵介紹說西域龜茲國的境內,之前是生產鋼鐵,有屬於自己的鐵礦和煤礦。
之前西域諸國的很多鐵器,都是主要依靠龜茲國的煉鐵作坊提供的。
如今龜茲國已經被大食人給滅掉了,我們大唐也沒有要恢複龜茲國的意思。
甚至連《大唐日報》現在也是直接把龜茲國的國都稱呼為龜茲城了。
這麼一來,就意味著朝廷廢道改省的措施,是真的要在西域落實下去了。
前段時間,很多人跟著大軍去西域尋找機會,我們雖然錯過了這一次的機會。
不過我覺得龜茲國原本的那些煉鐵作坊和礦山,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資源。
如果能夠順利把這些東西買下來的話,我們金太打鐵作坊就可以自己解決一部分的鋼鐵需求。
這對於未來的長遠發展來說,其實是非常有好處的。”
很顯然,阿牛是希望金太能夠安排人去西域那邊負責把龜茲國原本的煉鐵作坊給買下來,形成屬於金太打鐵作坊的產業。
對於這個提議,金太也是有點心動的。
“煉鐵這個行業,朝廷的管製一直都是比較嚴格的。
如果我們在龜茲城那邊修建了煉鐵作坊,那麼技術跟大唐集團的肯定是沒有辦法比的。
甚至跟長孫家的煉鐵作坊都不是一個等級。
這種情況下,這個生意能夠掙到錢嗎?”
金太是一名商人,他雖然是一名有情懷的商人。
但是作為商人,做生意的時候,掙錢肯定是需要首先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