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今年五十多歲了。
不過看起來跟十多年前並沒有特彆大的區彆。
“我說李大掌櫃,聽說你這個養殖場,如今已經成為整個大唐最大的雞苗和豬苗培養基地,就連觀獅山書院農學院,也請你去當教諭。
你這輩子,算是混出頭了啊。”
在大唐集團的養殖場的一處磚瓦房裡頭,彭漢生跟李連在那裡一邊靠著火爐,一邊喝著小酒,就著花生米,很是恰意的在那裡說著話。
“嘿嘿,這裡麵也有你的功勞呀。
要不是你的徒子徒孫幫忙把閹雞鴨和閹豬的本領給傳開了,這雞鴨和豬的養殖也不可能那麼受百姓們歡迎啊。
如今的長安城百姓,但凡是家中有條件的農戶,都會養上一兩頭豬,等到年底的時候宰殺。
至於雞鴨,那更是每年春天都要買上一批的。
這麼一來,我們這個良種培養中心的工作,自然就變得繁忙和重要力量。”
對於自己能夠從一個太監變為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教諭,李連還是非常自得的。
要知道,一個太監,不管是你的地位有多高,在很多時候,大家都是看不起你的。
你掌權的時候,大家沒有辦法,隻好把你捧著。
但是一旦你離開了權利中心,大家都會變得非常的現實。
“這跟我可沒有太大的關係,閹割雞鴨的本領,最開始也不是我創造的。
隻不過這些年大家都接受了這個觀點之後,也見識到了這個好處。
更重要的是現在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一樣了,大家都開始有機會嘗試更多的肉食。
再加上大唐的糧食產量不斷的增加,也可以有一些粗糧可以用來製作成雞鴨等牲畜的飼料。
這麼一來,大規模養殖雞鴨也成為了可能。
一些膽子比較大的農夫,開始專門去養殖雞鴨和豬,掙到了錢財。
這麼一來,大家的積極性自然就上來了。
相應的對於我們的種苗的需求,也就上來了。
所以我們現在的種苗,除了一成是留給自己的養殖場使用,其他的都是售賣出去的。”
李連現在作為養殖場的負責人,在長安城商圈也算是一號人物了。
這是當初被裁撤出大興宮的時候,他沒有想到的局麵。
“你這麼說也很有道理,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這種苗的需求可能還會不斷的增加。
聽說觀獅山書院農學院裡頭,明年就要專門的設立牲畜養殖科和飼料研究室。
而醫學院裡頭也專門成立了一個獸醫科。
很顯然,這方麵的變化是受到了支持的。
甚至有可能太子殿下都是直接在背後推動了這個變化。”
彭漢生的乾兒子現在就是觀獅山書院醫學院的教諭,對於觀獅山書院的事情,特彆是醫學院裡頭的事情,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大唐之前是沒有專業的獸醫的,這個行業的需求也不算很旺盛。
但是伴隨著養殖業的發展,獸醫的需求慢慢的變大。
為了給百姓們提供更多的肉蛋,李寬一直都是支持發展養殖業的。
當然,前提肯定是百姓們要有糧食吃。
要是肚子都吃不飽,談什麼養殖業都是虛的。
“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太子殿下有一次視察我們的養殖場的時候,專門指示過我們。
說是牲畜養殖也是一樣要走科學化發展的道路,一樣要作為科學研究對象來研究。
所以觀獅山書院那邊跟我們一直都是有聯動推進一些事情的。”
李連雖然是一個太監。
但是在宮裡麵,但凡是能夠混出點名堂的太監,其實都是識文斷字的。
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宮女太監的識字比率絕對要比整個大唐的識字率要不知道高了多少。
“什麼時候閹割牲畜也能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啊。”
彭漢生有點遺憾的說道。
雖然他的閹割手藝對於牲畜養殖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這個事情卻是顯得相對單調,沒有什麼特彆好改進的地方。
“觀獅山書院肯定是沒有人去專門研究這個的了。
不過你可以自己去研究啊。
反正對於各種各樣的研究,養殖場這邊都是很支持的。”
李連倒是不反對花費一些錢財去支持彭漢生搞閹割相關的研究。
畢竟這個事情雖然有一丁點的私心,但是更多的卻是公事。
“算了,我這把年紀了就不折騰了,回頭有什麼想法再跟彭恩說吧。”
伴隨著外麵呼嘯的寒風,兩人有滋有味的喝著小酒。
他們這些當初李世民從宮裡麵裁撤出來的人員,算是贏得了人生的圓滿。
……
蜜桃村。
水二貴今年一家老小都準備回來過年。
雖然距離過年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不過水二貴卻是帶著幾個仆人自己先回村了。
得益於水蜜桃的種植,蜜桃村的百姓都早就解決了溫飽問題。
如今的他們,家家戶戶都蓋上了磚瓦房。
村裡的男人們,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婆娘了。
畢竟,在各個村落裡頭找媳婦,大家最看重的其實就是經濟條件。
隻有具備了一定的經濟條件,再談其他的才有意義。
否者的話,媒婆都不敢輕易的給你做介紹。
“二貴,你回來了啊。這是我們家養的大公雞,抓一隻給你吃。”
水二貴剛剛回到自己家中,本家的童年好友水書富就抓著一隻大公雞,嗯,準確的說是大閹雞,來到了水二貴的家門口。
窮在鬨市無人問,富在山村有遠親。
倒也不能說是水書富就比較勢力,著實水二貴跟他本來的關係就很是不錯。
如今人家回來了,他自然是要上門看望一下。
再加上水書富家的養雞場發展的很是不錯,他今天上門送雞給水二貴,也有那麼一點炫耀的意思在裡頭。
“我之前聽說你在村子裡頭養雞了,這就是你的養雞場出產的雞嗎?
看上去長得很不錯啊。”
水二貴覺得自己剛剛落腳就有人上門送東西,心中也很是痛快。
當年他在蜜桃村也算是一個破落戶。
現在完全發達了,自然也很重視村子裡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是啊,這正是我家的養殖場裡頭的雞,如今正是出欄的時候。
我這些雞啊,都是在水蜜桃樹下長大的,跟一般散養的土雞沒有什麼區彆。
除了偶爾給他們一些豆粕和稻穀吃之外,大多數時候都是依靠它們自己去抓蟲子,吃草籽之類的。
所以口感還是非常不錯的。
不管是用來燜還是炒,亦或是用來煲湯和白切,都是非常不錯的。
到時候你要是覺得不錯,可以隨時來我們家的養雞場抓,不用跟我客氣。”
水富貴半真半假的說道。
雖然他口頭上是說隨便抓,但是其實他是知道水二貴不能缺了他的錢的。
甚至因為彼此之間的關係,水二貴還會儘可能的按照市場上的最高價去支持雞的價錢。
最終水書富掙的錢財反而比正常售賣還要多一些。
“這養雞生意,現在還好做吧?”
左右也沒有什麼事情,水二貴乾脆就在門口站著跟水書富說著話。
家裡麵連熱水都還沒有開始燒,仆人還在收拾東西呢。
所以水二貴倒也沒有假惺惺的請水書富進去坐一坐。
“還不錯,每天需要打理的時間比較少,基本上不影響我們種植桃子。
甚至把養雞場和蜜桃種植園結合起來,還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如今我們蜜桃村,已經有好幾家人采用類似的方法來養雞了。”
水書富知道水二貴不可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水均製作所在長安城搞得有聲有色,他自然是聽說了的。
“這樣子就最好不錯了。
隻是那麼多人養殖雞鴨的話,我們村子裡自己肯定是吃不了那麼多的。
單靠附近的村落顯然也都是不現實,那麼你們的雞,大部分都是售賣到哪裡去呢?”
水二貴問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
畢竟不管是你養殖了多少雞鴨,最終還是要能售賣出去,才能換回來錢財的。
“我們村子裡基本上就沒有人會去購買我們出品的雞鴨,畢竟各家各戶或多或少都養殖了一些雞鴨鵝什麼的,基本上夠他們自己吃了。
我們這些養殖場的雞鴨,基本上都是賣個中間商,他們運輸到長安城去售賣。
聽說這些雞鴨在長安城售賣的還是不錯,所以中間的商人昨天還在鼓勵我們擴大養殖的規模呢。”
這些消息,哪怕是水書富現在不說,水二貴也是很快就能打聽到消息的。
所以水書富倒也沒有任何要隱瞞什麼的意思。
“你現在養了多少雞鴨牲畜啊?”
從水書富的臉上,水二貴感受到了一種對生活的淡然態度。
這種態度,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或者才華作為支柱,顯然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
很顯然,水書富的生活,還真是過的不錯。
“大概有一萬多隻吧,明年我準備再擴大一些規模,可能可以突破兩萬隻。
到時候單單我們蜜桃村就養殖了超過五萬隻雞鴨,這對整個村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如今我們的村子裡麵,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有一條小道通到水泥鋪設的村道上麵。
這在二十年前是完全沒有辦法想象的事情。
現在十裡八成的小娘子都是巴望著嫁到我們蜜桃村呢。”
水書富對於蜜桃村有著非常高的認可感。
“你一次性養殖這麼多的雞的話,需要的吃食應該也是非常多的吧?
單純的放養,可是沒有辦法滿足它們的需求的吧?”
聽水書富說的越多,水二貴就越感興趣。
這個事情,之前自己沒有關注。
但是很顯然養雞已經成為蜜桃村村民改變命運的重要事情了。
特彆是蜜桃村這個地方,良田不算多。
基本上也都是用來種植水蜜桃了。
可以說就算是大家想要進一步的擴大規模,在蜜桃村都是沒有什麼土地了。
但是養雞不一樣。
就像是水書富說的那樣,可以把養雞跟水蜜桃種植結合起來。
一方麵可以幫忙吃掉桃園裡麵的一些蟲子和雜草。
另外一方麵又能給桃園施肥。
隻要控製好數量,這就是一箭雙雕的好事情。
既減輕了護養桃樹的時間,又增加了額外的收入。
按照水書富搞出來的這種養殖規模,估計養雞的收入已經不會比種植桃樹要低了。
甚至從潛力上來說,可能養雞的潛力還要更大一點。
“你說的沒錯,如果想要雞長的快一點的話,肯定還是要多給它們喂食的。
雞鴨的消化是非常快的,早上吃一大把稻穀,到了晚上它們還能繼續吃一大把。
你也不需要擔心它們會不會吃撐了。
之前,我主要是去附近錯落購買一些早稻稻穀來給雞吃。
這種稻穀的口感沒有那麼好,價格會便宜一些。
反正雞吃起來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