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台內,一眾老兵們將趙暮雲和王鐵柱團團圍住。
還沒等烽燧台裡負責軍功登錄的伍長韓忠將這三個韃子人頭驗明正身,斥候唐延海早已上來把人頭看了仔細。
唐延海之前殺過一個韃子,能判斷真偽。
韓忠也隨即大聲確認:
“黃口白牙,高顴骨,深眼窩,長發後披馬尾,三副牛皮甲,三柄彎刀!”
“趙暮雲和王鐵柱帶回來的,的確是北狄的皮甲韃子,並不是殺良冒功。”
話音剛落,周圍的人一個個投來羨慕,更是嫉妒的眼神。
他們當然知道三個皮甲韃子人頭的含金量。
除了能累積軍功將來晉升之外,還有十五兩的真金白銀。
近年來,北狄在大漠草原崛起,軍事實力強橫;而大胤經曆兩百年,漸漸走下坡路,軍備鬆弛,士兵戰鬥力低下。
北狄韃子經常騷擾大胤邊境,甚至衝破關卡,深入大胤境內打草穀。
而大胤在與北狄韃子的拉鋸爭鬥中,絕大多數都處於下風。
想要擊殺一個北狄韃子,需要付出很大的艱辛。
因此,大胤朝廷這才下旨,製定了一係列殺敵的獎勵措施來激勵邊關將士殺敵,並把擊殺一個普通北狄韃子的賞金提到了五兩銀子。
要知道在大胤,一兩銀子兌換一千文銅錢,差不多可以買到一百斤優質大米,夠尋常百姓家吃好久了。
五兩銀子的購買力,自然是不言而喻。
大胤的士兵又是分募兵製和征兵製,招募來的士兵軍餉普遍高一些,一年有十兩銀子的收入。
通過征兵來的士兵,軍餉就要低很多,甚至有的地方隻提供吃住,沒有軍餉。
像趙暮雲和王鐵柱就是在邊關附近州縣臨時征召而來的士卒,一個月隻有可憐的三百文軍餉。
張彪這個上司還要克扣走一半,哪裡還能讓普通士兵吃飽飯?
因而,趙暮雲和王鐵柱這一趟居然得到了貨真價實的三顆北狄皮甲韃子人頭,試問誰不眼紅?
“快說說看,你們是怎麼乾掉這三個韃子的?”
相比其他人眼饞賞銀,唐延海卻對趙、王兩人如何殺死三名韃子更感興趣。
當初他擊殺一名韃子,就費了很大力氣,而且還是對方已經負傷的情況下才艱難搞定,唐延海自己差點沒命!
他想不明白,為何才入伍三個月的兩個新兵蛋子能殺得了三個韃子。
“說起來還真是僥幸,我和趙哥兩人還沒入伍前就打獵為生,布陷阱什麼的會一些。”
“當我們兩個在界碑附近發現三個韃子的時候,一開始也是慌得很,還好趙哥有辦法,一起布下了陷阱...”
王鐵柱唾沫橫飛,繪聲繪色講訴他與趙暮雲殺敵的經過。
趙暮雲一人就能擊殺三個韃子,說出來肯定會超出這些烽燧台墩軍們的認知。
不怕兄弟吃苦,就怕兄弟開路虎!
無論古今,都是一樣的人性。
於是回來的路上,趙暮雲便跟王鐵柱統一口徑,說是兩人合力布下陷阱所殺。
如此一來,其他人心理上就能接受一些。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
“我就說嘛,你們兩個新兵蛋子怎麼可能硬碰硬乾掉三個韃子呢?”
“等軍功報上去,賞銀下來,你們兩個得請大家喝酒啊!”
儘管眾人眼紅趙暮雲和王鐵柱的功勞,但話又說回來,他們也是延慶墩烽燧台的成員。
今日殺敵立了功,整個烽燧台也跟著沾光。
“好了,差不多了,大家都散了吧!”
張彪一直站在人群後邊觀察大家動靜。
看到眾人對兩個新兵如同眾星捧月一般,心裡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