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淩跪在青銅棺前,作為後世穿越而來之人,還有嬴政的兒子,他又忍不住說了許多。
言語中都是對嬴政的敬仰以及兒子對已故父親的絮叨。
嬴政活著的時候,他與嬴政說話的次數兩隻手都能數過來,這兩日裡,他下達的政令都與嬴政背道而馳,如果他成功讓大秦變得更好,那嬴政必遭後世詬病。
他隻能想個辦法,讓世人都以為一些正確的政令都是嬴政生前留下的。
“陛下,蒙武將軍和一眾武將求見。”
趙淩聽到外麵禁衛的稟告,也是慢慢起身,親自出去迎接。
蒙武這樣的老將軍在大秦軍中德高望重,哪怕是趙淩也不得不極力拉攏。
所以趙淩在解決三大氏族以及儒家問題的時候都讓他在旁看著,也是想要在他麵前證明自己的能力。
得到蒙武的認可,便能更加輕鬆地讓大秦軍方將領效忠於他,而不需要再做其他多餘的事情。
趙淩走出殿外,卻見除了蒙武之外,還有大秦的一眾武將,整整齊齊百十餘人。
一道清風拂過,蓋聶一襲白衣,手持淵虹出現在趙淩身後。
大秦的武將多是高手,趙淩雖是七品武者,卻也不是這些人的對手。
蓋聶也要防止這些人暴起發難。
趙淩走到蒙武麵前,溫聲細語地問道:“老將軍有事?”
蒙武手裡捧著一個雕工精美的木盒,見著趙淩之後,單膝跪地,高舉木盒:“陛下,此乃始皇帝托臣保管的皇帝璽印,今日不負始皇帝所托,交予陛下。”
蒙武身後眾將領紛紛單膝跪下,高呼:“參見陛下!”
武將們聲音洪亮,響徹皇宮。
此番,武將們才是真正承認趙淩皇帝的地位。
傳國玉璽在後世的確是無上至寶,甚至被認為是皇權的象征,但在大秦,六枚皇帝璽印才是真正能代表皇權的。
蒙武親自獻上六枚皇帝璽印,便是代表大秦軍方都承認趙淩皇帝的身份。
蒙武更是當著眾將領的麵說明,此乃始皇帝所托,趙淩更是名正言順了,哪怕扶蘇回到鹹陽,有人想要以扶蘇之名起事,那已是造反之舉。
趙淩接過蒙武手中木盒,沉聲道:“諸位將軍請起!”
蒙武以及身後的將領這才齊齊起身,全都重新看著麵前這位新君。
趙淩單手托舉木盒,目光掃過麵前的將領,目光。
他們與氏族以及諸子百家的門生不同。
大秦以軍功一步步晉升,能站在這裡的將領無一不是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
“諸位將軍,朕尚且年少,比起諸位,朕更未曾立過半點戰功,始皇賓天,朕繼承皇位,治理天下,諸位可能有所不服。”趙淩的聲音不大,但極具穿透性,“朕可一月之內,不廢一兵一卒,令胡人俯首稱臣,永不來犯,保朕大秦百姓不受戰亂之苦。”
“這……”蒙武直接聽懵了,這種話是能說的?
胡人之亂,古來有之。
他們打不過就跑,草原上,大秦的戰馬追又追不到,剛退回來,大秦邊境太過遼闊,總不能處處重兵把守,人家跑來掠奪一番就跑,很難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始皇帝大修長城,禦敵抵的是胡人的戰馬,但長城修建也非一日之功。
一月時間,令胡人俯首稱臣,永不來犯?
憑什麼啊?
蒙武知道,趙淩新君登基,需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建立功績,無非是最好的方法。
隻是哪怕心中有這個打算,你也該真的做到之後再說,否則便是對皇權的一次打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