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聽到郡守開始的話,雙目微微眯起,正在思索建立工廠,為百姓提供工作崗位這件事的利弊。
緊接著就聽到書院、酒樓、青樓。
嬴政之前為了統一百姓的思想,讓百姓好好耕種開荒,可是禁止詩書流行。
《商君書》中,明確地表示,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為混亂的源頭。
百姓都去想這些了,他們懂得越多,就越不好控製,更不會踏實地去種地開荒。
正如那些會造/反的都是些有識之士,都是些貴族大儒。
趙淩不僅僅讓儒家教百姓識字,更是要在各縣郡建立書院?
還有酒樓!
民間禁止釀酒!
趙淩這逆子連這條政令都要改嗎?
釀酒需要大量的糧食,百姓尚不能溫飽,他便讓商人釀酒,開酒樓。
酒令智昏,酒喝多了,狂徒就多了。
這算什麼好的政令嗎?
至於青樓,那是什麼?
也不怪嬴政不知道,秦朝的風月場所喚作女閭。
女閭由官府管理,主要為貴族、官員和富商提供歌舞表演和娛樂服務,也可能包括X服務。
青樓這個名字讓嬴政有些好奇。
嬴政怒色不顯,反而笑吟吟地問道:“郡守大人,不知青樓為何物?”
郡守被問得一愣,隨後釋懷大笑:“你看,為弟都忘了,趙盤兄是沒去過三川郡的。”
郡守對嬴政稱兄道弟,一旁的劉長卿也是擠眉弄眼,意味深長地說道:“那當然是好地方了,趙盤兄還是該去三川郡好好看看,隻不過看完之後,一定記得回來,可彆聽河南郡那死瘦子的,我們河內郡離鹹陽更近,而且今年可沒受天災。”
郡守也笑道:“河內郡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更是連接中原與北方的重要樞紐,豈是河南郡能比的?”
“趙盤兄,在下河內郡郡守王櫟,乃是當今陛下的學生,隻要趙盤兄願意在河內郡投資,在下保證趙盤兄三年後賺得盆滿缽滿。”
王櫟笑道:“不瞞趙盤兄,剛才說的那些雖然賺錢,卻也比不上房地產。”
“房地產?”嬴政又聽到了一個新名詞。
王櫟笑容更甚:“房地產乃是當今陛下,也就是在下的老師所創。”
嬴政已經無法理解,郡守與商人稱兄道弟,郡守與他不過剛見一麵,便自稱為弟。
他還是趙淩的學生?
趙淩才多少歲啊?
聽聞科農院三百多名官員全是趙淩的學生,他哪來如此學識?
嬴政強行按下心中諸多疑惑,問道:“何為房地產?”
王櫟沉吟了片刻,說道:“簡單來說,就是為百姓修建一批上好的房屋,然後賣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