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在趙淩的殺伐之氣影響下,某一瞬間,他對整個儒家動了殺心。
趙淩說的可是滅還是留啊!
何為滅?
殺其人,滅其傳承!
這可比先帝焚書坑儒做得還要決絕。
對啊!
他為何不能像趙淩這般?
儒家以死相逼,他扶蘇為何不能殺他們?
隻要殺了他們,扶蘇就可以向趙淩證明自己不是軟弱之人。
隻要殺了他們,似乎整個人都會不一樣了!
可是……
明明馮瑜說的那種將諸子百家的學說融合之後的儒家會很好。
扶蘇身為淳於越的學生,他無疑是認可許多儒家學說的。
對整個大秦而言,正確的做法似乎並不是直接斷掉儒家傳承。
趙淩明明都已經開始用儒家了,讓儒家去教那些孩童識字,明明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明明隻要將儒家與諸子百家融合,取他們的優點,編纂出來的《萬民典》除了教化百姓,還可以鞏固大秦的江山……
“既然儒家願意配合修改,望陛下留儒家傳承,允各位博士一同編撰《萬民書》。”
扶蘇心中的殺意很快被理智湮沒。
如果隻是為了向趙淩證明自己不是一個“柔弱”的人而向儒家舉起屠刀,斷儒家傳承,那他扶蘇還是扶蘇嗎?
儒家有錯,但罪不至死。
明明可以好好利用的一家學說,怎麼能因為他一己私念而斷其傳承?
他不知道趙淩是否會瘋到真的殺了儒家的人,但扶蘇終究是做不出這種事。
孔鮒和淳於越等儒家門生聽到扶蘇如此說,他們紛紛抬頭,把目光落下趙淩身上。
扶蘇是替他們求情了,但趙淩還沒答應呢!
這位皇帝,心思複雜到令孔鮒都看不透,他真的怕趙淩再找個什麼理由打壓儒家。
趙淩瞥了一眼滿頭汗水的扶蘇,顯然,扶蘇的內心是經過了一場激烈的鬥爭。
滅與留!很難抉擇嗎?
對扶蘇而言,應該很難吧。
剛被趙淩激到,他該是也想表現自己,證明自己並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吧。
可他依舊還是選擇了留下儒家。
趙淩並沒有立刻允諾,而是目光冷清地打量著扶蘇。
對趙淩而言,如今朝堂已穩,儒家是滅是留皆可。
他所說的滅,還真不是人頭滾滾,僅僅是斷儒家傳承。
讓儒家門生去學其他學派也是沒問題的。
嬴政焚書坑儒之後,實際上就有不少儒家門生改投門庭,開始研讀法家學說,
他又不是神經病,倒也不至於一言不合人頭滾滾。
趙淩回過頭,目光再次掃過孔鮒等人。
眾人再次叩首:“望陛下息怒,允儒家參與編撰《萬民典》。”
趙淩久久不說話,常奉府內,好似被陰霧所籠罩,眾人的項上都被架了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