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錢家。
錢文林坐在床頭看書。
一會,妻子楊玉華洗漱完,穿著睡衣從衛生間出來。
錢文林把書放在床頭櫃,跟妻子說起今天在明珠動物園門口跟兩個孩子聊以前練氣功的事。
“這事我跟石頭和琳琅說過。”楊玉華光明磊落,邊說邊坐上床。
“我要說的重點不是這個,”錢文林斟酌了下用詞,“我想講的是石頭身上的變化。”
“啥變化?”
“你還記得我之前跟你說自從石頭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後,突然長大了嗎?”
“嗯,怎麼了?”
“我今天又有這種感覺了,還有那個琳琅也是,我感覺今天這倆孩子在點我,拿我以前教育他們的話來給我煮雞湯。”
楊玉華卻是一副“這都不懂”的表情,道:“這很難理解嗎?我們都是從這麼大過來的,還不懂他們這點小心思?”
“什麼小心思?”
“你覺得石頭和琳琅以後有可能在一起嗎?”
“當然,這不是我們兩家的共識嗎,金玉良緣啊。”
“是啊,但是你想想,人琳琅家是乾啥的,開了那麼大一個家具店,琳琅自己又考上了複旦,差距越來越大,咱們兒子能沒有壓力嗎?”
“你這麼說還真有可能。”錢文林認可了媳婦的判斷,“那你再從獎金裡撥點款給我,我把詠春木人樁給買回來,我要拿出點態度給孩子們看,以實際行動激勵他們,言傳身教!”
“所以你拐彎抹角說這麼多就是為了這個?”
“不,我是為了兒子。”錢文林父愛如山。
“批準。”
“老婆聖明!”錢文林稱讚,雙目飽含愛意的看著媳婦,“老婆,我感覺你今晚格外漂亮,咋回事?”
“少貧嘴。”
“不是啊,我今天贏了5萬獎金,老婆都沒啥表示嗎?”
“關燈睡覺啦。”
“好嘞。”
……
錢文林的5萬元獎金給這個三口之家帶來了持續了差不多三天的快樂。
三天之後,生活又恢複往日的平靜。
一個事實是,金錢確實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增加幸福感,不過那種幸福感是有時效和限度的,當那些錢及其購買的物品成為你既定的資產時,那種額外的快樂和新鮮感就開始衰減,直至消失,變得普普通通。
另外,處於不同經濟階層的人們在獲得數額相同的一筆錢的時候,快樂的檔次也不相同。
簡單來說,馬雲獲得一千萬和銀博士獲得一千萬,他們的主觀幸福感就不可能一樣,前者可能開心兩三秒鐘,後者的幸福感可能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的高檔狀態(確信)。
但,就長期感受而言,它的影響也沒有想象那麼大,當你買了豪車,搬進豪宅,開幾瓶茅台……很快就會覺得這一切平平無奇(存疑)。
當下,錢權關於乍得獎金的快樂也在衰減,但還沒完全衰減,還處於偷著樂的階段。
當然,主要原因是他的錢還沒有動,他想買的禮物還沒有買。
據研究,當你真心送出一件禮物的時候,你獲得的快樂並不比接受禮物的人少。(注1)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們真正能持續長久的快樂是來自和你所在意的人之間的有愛互動。
不過,在錢權購買禮物之前,他先收到了一份禮物。
他的棋友湖爺給了他一個電話號碼:
“這個號碼是我女婿的私人號碼,知道的人不多,你以後去中海讀書,如果想繼續找兼職做或者遇到什麼事情需要幫忙,可以打這個電話。”
錢權現在對湖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他女兒也就是趙白玉的媽媽以前是在望淮一中讀的高中,知道他的女婿在中海做生意,而且生意做的還不小。
至於更細節和具體的信息,湖爺沒有透露,錢權也沒有多問。
邊界感是與人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則。
而君子之交,更講究點到即止。
“白玉以後也在中海讀大學,你們以後有機會可以一起約著出去玩。”湖爺貌似客套地說了一句。
“嗯,”錢權自然不會拒絕,“對了,白玉是練體育的嗎,感覺她身上有股颯爽的氣場。”
“你察覺到了?看來她功夫還是沒練到家。”湖爺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