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時來和李知一喜聞樂見地和了兩局之後,第三盤沒再留手,全力以赴,總算憑借老道的實戰經驗和精深的棋力勉強贏了一盤。
就個人感受來說,如果是三局兩勝製,他沒必勝的把握。
這小姑娘棋風犀利,算力驚人,有股銳不可當的氣勢。
而最讓他迷惑的是,她怎麼會有那麼多千奇百怪的和棋套路?
到底跟誰學的?
可以說,這一盤她如果一味求和,自己可能還是奈何不了她。
競技場上,有時候隻有想贏才會露出破綻。
兩位象棋大師帶著這種疑問繼續“進校園”之行,直到活動來到海師大,謎底終於揭曉。
他們見到了李知一口中的錢權。
那家夥也在車輪戰中走了和棋,並在其後一對一的挑戰賽中,連贏兩位象棋大師,連隨行的媒體都被震驚了。
“錢權才是最強的!”
他們這才明白李知一說這句話時,是沒有限定條件的,不是全國高校中最強,而是最強。
“你跟誰學的棋?”蔣時來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錢權。
“啟蒙老師是我父親,後來自己也研究棋譜。”錢權道。
“那就是天才啊,你這水平至少大師級了,沒參加過正式的比賽嗎?”
“沒有。”
“你和交大那個叫李知一的女生可以先去報名參加個人錦標賽,以伱們的水平,後麵打大師賽和五羊杯賽都沒問題。”蔣時來愛才心起,出言提點道。
“嗯,後麵我會代表我們校象棋協會參加一些全國賽事。”
錢權對這位修養極高的棋壇前輩頗有好感,以大師身份,輸給自己一個大學生,卻完全不失風度。
這次“大師挑戰賽”也因為他和李知一,平添了幾分戲劇色彩。
讓你參加挑戰賽,你贏了大師?
相關消息先是在各高校間引發熱議,後經由媒體報道出去之後,在網絡上也引發了一陣小小的轟動。
在校大學生,挑戰逆襲贏了知名象棋大師,隻是這麼客觀描述,就是一個很有噱頭的新聞。
隻不過象棋這個項目本身的話題性有些小眾,因此相關新聞在熱搜榜中間停留一段時間,熱度慢慢退了下去,隻在棋友間繼續小範圍傳播。
直到有人扒出象棋天才錢權、網紅錢某和“見義勇為”的錢權同學是同一個人之後,熱度又翻了上去。
“看了錢某的經曆,我怎麼感覺自己像個湊數的。”
“這家夥到底什麼來頭,文武雙全了屬於是。”
“搞笑、勇敢、智慧、帥氣、身手好,屬實寶藏男孩了。”
……
網絡時代就是這樣,會把原本1分的事情放大到10分,如果某些營銷號、自媒體入場的話,會變成1000分。
但這個熱搜對錢權來說,多少有些莫名的,明明是三個獨立的事件,卻因為互聯網有記憶,被串到了一起。
對他目前學習生活的影響就是,更多的人來加他好友,以至於他隻得設置無法添加好友。
還有其他一些來自中海及周邊高校的同學組團來海師大看他,送他禮物、給他寫信、遞情書……
平時去教室上課,還會不定期收到其他班女同學的零食投喂,甚至自己班級也有人開始給他帶早飯。
至於某些蹭熱度的所謂網紅跑來探校更不用說了。
這些改變讓錢權有些不適應,同時也有些不理解,好像不管一個人因為什麼事件走紅,最後都會收獲一批粉絲。
這是什麼原理呢?
另外還有個搞笑的事情,話劇社主創團隊見他上了熱搜,在商量要不要在《蝸牛與黃鸝鳥的愛情》的後續展演中給他加戲,然後在海報上把他的名字放大、提前。
完全一副當代娛樂圈的做派!
錢權堅決反對,在群裡回道:“諸位學姐學長,我隻是個男六號而已!”
最終,大家還是保留了節操,沒有這麼操作。
但,在接下來的話劇展演中,上座率確實又提高了,因為其他高校的不少同學也慕名前來觀看。
結果發現含權量並不高,好在話劇質量不錯,來得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