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方麵,主要建了兩條鐵路,一條是從仰光到卑謬的,另一條是從仰光到東籲的。
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鐵路通車裡程在東南亞這些國家中是最長的,隻是二戰期間被毀了很多。,緬甸鐵路總裡程達三千公裡,是當時泰國鐵路的兩倍還要多。
水路方麵,英國成立了很多輪船公司,不管是運客還是運貨都很方便,水路運輸業十分發達。“擁有大小船隻六百多艘,每年的客運量達九百萬人次,貨運量為一百五十萬噸。”
企業方麵,由於英國人在緬甸大麵積地進行水稻種植,很多水稻加工廠在緬甸被建立起來。
在這一時期,緬甸的采礦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礦業相關的工廠被建立起來。
聯合禁運對小國來說是滅頂之災,隻有本身人口眾多麵積巨大的大國能硬抗過去。
原本的曆史因為昂山被刺殺,之後的軍政府主動和外界脫離的接觸,處在封閉中的緬甸自然是出現匍匐後退的局麵。
現在的緬甸,仍然處在英聯邦的框架當中,和馬來亞殖民地的經濟聯係還挺不錯。
這也是之前,艾倫威爾遜在倫敦挑選尼日利亞和緬甸幫助英國度過經濟危機的原因,好歹有一千八百多萬人口呢,和尼日利亞加起來幫助英國扛過一年經濟危機周期,不是大問題。
到了現在其實已經可以和昂山將軍好好談談了,緬甸已經獨立十年,做殖民地的時候,你說英國限製了緬甸的發展,那說的過去。可獨立都十年,還在重複那一套的舊話術,和印度人一樣,那就很沒勁。
更何況馬來亞殖民地的發展是一個反例,曾經緬甸是亞洲最繁榮的地方,比日本都強。
而馬來亞殖民地比緬甸還差一些,現在緬甸獨立這麼多年,而馬來亞殖民地則發展的非常好。
兩相對比之下,不能說高下立判,也足夠讓見過緬甸繁榮時期的緬甸人黯然神傷。
事實上,馬來亞殖民地的勞動人口已經飽和,如果英國在轉移什麼產業的話,馬來亞殖民地已經吃不下了,現在艾倫威爾遜已經具備了把產業轉移出去的基礎,比如說紡織業。
當然他不能轉移給不可靠的地方,印度在他眼中就極其不可靠。
如果昂山感興趣的話,可以就此來談談,畢竟馬來亞殖民地和緬甸緊挨著,最好保持和睦關係,想要遏製緬甸也容易,用安達曼群島的海軍基地,多檢查檢查緬甸的出口有沒有病蟲害,就足夠讓仰光頭疼。
艾倫威爾遜不但要和日本比看誰接受產業轉移快,還要比誰更早把產業轉移出去。
發展的起步階段,可以指望紡織業,但不能永遠指望紡織業,紡織業也賺不了多少錢。
馬來亞殖民地已經到了考慮將這部分產業轉移出去,而自己進行產業升級的時候了。
毫無疑問,指望下一任高級專員,還不如讓艾倫威爾遜自己來做。
他把見麵的地點定在檳城,那裡是距離緬甸最近的馬來亞殖民地大城市,同時他這個區區贅婿,要代表妻子參加統治者會議,誰讓帕梅拉蒙巴頓在倫敦呢。
隔了一天,愛麗莎就告知艾倫威爾遜,仰光方麵已經回複,願意就投資的事情談談。
“理查德看來談的不錯。”艾倫威爾遜滿意的點頭,“我們可以借由這一次的產業轉移,重新在緬甸獲得影響力了。還不用付出維穩成本。”
既然如此,艾倫威爾遜就準備去檳城,與此同時,某個國際影後,熟練的戴上了頭巾和太陽鏡,做好準備要完成後勤保障工作。
經過殖民政府的充分調查,關於東非辦事處事件,是反英份子有組織有預謀的煽動所致,不存在什麼黑人強奸,理查德義正辭嚴的公布了調查結果,“我們一定要為死難者討回一個公道。”
“討回什麼公道啊,當天衝擊辦事處的人有好幾百,都抓起來槍斃?”艾倫威爾遜撇嘴,“就和華人談條件,讓他們想想準備付出什麼代價免於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