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論這一部分,隻有一篇文章,那就是趙過的《營養學論》,而且還不完全。
但《兒童六課合訂版》把這部分叫做,科學。
論這方麵教師們沒研究,他們主要在研究《統計》《教案》。
他們會把嘗試的,對於刺激學生認字提升有幫助的方法,記錄下來,分享給彆人,然後互相交叉試驗。
這樣統計報表放在一起,直接就能得出結論哪些方法是好方法,哪些方法差,哪些方法是好是壞要分人。
得出結論後,他們自己每一天工作前,就會寫教案,計劃要教所有學生多少字,多少內容,怎麼讓他們學得快,要用哪些方法。
於是,這一百號人,迅速的在補充《兒童六課合訂版》的內容。
準確的說是他們以霍海書中留白的那些,補充上應該有的部分。
甚至還有人總結了簡筆畫。
與此同時,這些人還負責給科學院的人授課簡體字。
科學院很多人是認識字的,學起簡體字來非常快。
而剩下的也都不慢。
而科學院這邊的人上完課之後,主要學的是《報表》和《論》的寫法。
因為他們感覺這兩種問題很適合記錄研究和展示研究成果。
如今兩個月過去了,無論是軍中,還是科學院這邊,其實都有大量的人還不合格,沒有達到蒙學完成的標準。
但是,方法他們已經學會了,需要的是時間,
但,這其中,也有大量的人學會了!
這七萬人中隻有不到一萬人住在長安縣,其他人都住在陵邑,以及距離長安更遠的一些地方。
但住在長安縣這幾千人,一邊學習一邊教小孩。
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認字,而不是等自己這樣年紀大了再學。
雖然成年人智力發育更高,邏輯性更好,但有時候真的精力不夠旺盛,記憶力不夠好。
所以他們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和自己學習不一樣的難題。
孩子學的沒自己快。
於是他們也和教自己這一千一百個老師交流,很多有關兒童學習的問題上報上去。
然後一百個頂尖老師商量對策,研究方法,又把方法講給他們聽。
對於這種問題,他們直接選擇了實驗!
因為和科學院的合作,實驗這種形式迅速被他們認可。
這麼大的樣本,實驗數據很快就得出來了。
以至於《兒童六課合訂版》補充的太快,書本越來越厚。
他們都跑去詢問霍海,兒童六課到底是哪六課。
霍海才告訴他們,兒童六課指的是,《語文》《道德》《數學》《繪畫》《音樂》《科學》。
雖然發展科學的確重要,但是在《兒童六課》學習中,霍海把科學放在了最後。
語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是基礎工具,所以放在第一。
數學是科學類的學習研究的基礎,是第二基礎工具,放在第二。
而道德的內容,直接就是從儒家現存的那些內容裡麵提取的。
外加一些現代化的翻譯,和延伸內容。
霍海不可能自己去研究一套符合帝皇統治邏輯的新道德,但凡那麼乾了,就死定了,所以這部分直接把儒家法家黃老的東西往裡麵丟,霍海也不選,但凡是教做人的,都往裡麵丟。
接著是繪畫和音樂。
之所以這兩個比科學排名更靠前,是因為學《六課合訂版》的兒童,還到不了研究理解科學的程度。
而繪畫和音樂,可以幫助他們記憶。
比如成年人記住雞鴨兩個字,很簡單,但對於小孩來說這太難記了。
但如果是畫了一隻雞,然後寫一個雞字,然後再標注拚音,然後這一篇內容下方是一首有關雞的歌。
這樣就很容易記憶這個字了。
成年人學習,是為了賺錢為了乾活,為了社會地位,為了往上爬,有很強的動力驅使他們學習。
七萬軍士都明白,自己不會認字的話,是做不了官的,就算下一次打仗再打贏了,自己還是兵,一輩子的兵。
但認字後,就可以提升了。
所以,軍士配合成熟的大腦,學習的很快。
但跟兒童說,學習了以後賺錢多,學習了以後當官,他們根本不明白這個的重要性。
所以,趣味性就是出路。
而音樂,繪畫,對於人來說,就是天生的天然能理解的藝術。
所以六課中,繪畫音樂還排在《科學》前麵。
霍海點出完全的框架後,一百個老師就有事情做了。
什麼樣的字,需要配合音樂來教,什麼樣的字,需要配合繪畫來教。
小孩子學習,需要學習哪些科學院研究出的科學知識?
太複雜的,比如什麼碳鋼比例什麼蒸餾金屬法,什麼細菌培養皿這些玩意兒,肯定不在此類。
但更基礎的,小孩子也能實驗的,可就可以往裡麵放了。
什麼小孔成像,什麼折射原理。
兩個月過去,七萬將士中優中選優這一百個聰明人是真的厲害。
把霍海的《兒童六課合訂版》補全了很大一部分,形成了,第一版可印刷版本。
這一百個聰明人,無論去乾什麼,都絕對會是成功人士。
不過現在缺教育,霍海提出讓他們成為職業老師。
準確的說是成為一百個校長。
因為時代的特殊性,一百人分成四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