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第一期出版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世界其實已經發生改變了。
大量的將士看著科學報,逐字逐句的看下來,因為報紙中邏輯嚴密的論證過程,所以幾乎看一遍就相信了上麵說的東西。
這些人就去教育自己的小孩,一定要講衛生去了。
也有部分人不相信。
衛青的親衛也學了簡體字,看著科學報,他有點不相信:“大將軍,這會不會是霍海為了賣煤炭而編織出的陰謀?”
衛青抬頭看著他。
親衛:“大將軍您想啊,這煤炭有多賺錢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而且煤炭價格頂價還不高,完全是被需求量給刺激出來的。”
“但,冬天可馬上過去了,到時候誰還需要煤炭取暖啊?最多就是用慣了煤炭的家庭生活做飯罷了。”
“可我聽說,很多人都開始使用用煤炭二次加工的煤球蜂窩煤了,又便宜又節省。”
“這麼一來,煤炭的需求量豈不是大大降低?”
“這可是堪比咱們大漢稅收的產業啊,說停就停,要等明年冬天才能賣出去,才有入賬。”
“可如果這篇文章中的吃熟食,燒開水能去病,是編的,那豈不是就是為了刺激煤炭銷量?”
衛青:“現在有多少地方的人用上煤炭?”
親衛:“京畿?”
衛青:“煤礦是有毒的,燒煤礦很容易中毒,要燒煤炭,必須要用他們推廣的新式灶台和火炕。”
“而且還要用他們同關煤礦處理過的煤礦,自己去挖的煤,是沒法直接燒的。”
“現在光是京畿用煤,三個月時間就二十八億大錢,隴西呢?河洛呢?冀州?青州?齊魯?燕趙?”
“如果要賺這個錢,陛下為什麼不在這些地方開始大規模開礦,而且還可以少養一些礦工,把挖出來的貨屯在各地,等著冬天的到來就行了。”
“編造一個謊言,來刺激煤炭銷量?能刺激多少?”
對於親衛來說,他可以想象得到,一個燒開水舉措,能多賣多少煤炭。
但他卻想不到,煤炭根本還沒真正的推廣開。
為什麼沒推廣開?就是因為這東西太賺錢了。
這很反直覺。
按道理能幫皇帝賺錢的,以劉徹的性格,怎麼可能不推廣?
但事實就是煤炭太能賺錢了,劉徹害怕推廣開之後,短時間內沒人耕地了,都去挖礦。
那明年糧價可就要飆升了。
所以,劉徹都壓著這種好東西不往四周傳播,隻是在京畿首善之地的人能享受到呢。
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還編一個事兒出來刺激煤炭銷量?
親衛就想不到這一層。
衛青卻很清楚,這報告怕百分之九十都是真的。
剩下的百分之十,不是說它是假的,而是說研究的可能不夠透徹,也許沒研究明白,也許另有原因。
衛青:“傳我命令,軍中從今日開始,必須修建茅房,不能隨意大小便,必須吃熟食喝熱水,去辦吧。”
等親衛走了,衛青才思索了起來。
光是長安,一個冬天就聚集了這麼多錢。
接下來打匈奴根本不會缺錢。
可是,還有匈奴能打嗎?
因為煤礦的緣故,長安莫名其妙冒出來好多錢,以前大家根本沒想到長安有這麼多錢,現在全冒出來了。
剛入冬時,牧場開始出售羊毛毛衣時,大家都在嘴上說貴。
但是現在看來,羊毛可太便宜了,長安人的收入肉眼可見的提高,這些人絕對會在新的一年置辦新的衣服,特彆是禦冬的冬衣。
既然羊毛衣需求變大,就一定需要很多羊。
但是,整個北國沒有那麼多長毛的綿羊。
哪兒有?
匈奴。
“可是,如果跟匈奴買羊買羊毛,匈奴人豈不是就得到了錢,就富起來了?”
衛青思索著這個事情不對勁的地方。
衛青知道,這事情肯定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否則陛下早就喊停了,畢竟陛下不可能容許任何威脅到進攻匈奴的事情存在。
但是,具體是怎麼回事呢?這看似會讓匈奴變富的行為,裡麵隱藏了什麼秘密?
衛青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計劃,翻年後這一年不會攻打匈奴,但後年……”
……
研究院,霍海一邊吃著烤澱粉腸,一邊砸吧嘴。
這沒有辣椒的日子太難受了。
再等一等,等把渭河北岸的土都買下來後,再有錢,就該分配人手去研究船的事情了。
霍海正吃著澱粉腸,慢悠悠的走著呢,周邊的研究員都加快了腳步。
霍海疑惑:“你們乾嘛去?”
一個研究員回頭拱手:“院長,咱們去看木頭。”
霍海提醒:“是副院長!”
正院長可是皇帝,能彆亂喊嗎。
“木頭有什麼好看的?”
研究員嘿嘿笑:“霍院長,咱們木頭腐壞的問題要解決啦,接下來可以在渭河上大規模建造水車作為能源了!”
正所謂,乾千年濕萬年,不乾不濕就半年。
什麼東西不乾不濕?
那當然是水車。
船好歹還有一麵底一直在水中呢,水車這種玩意兒隨時都在轉,很快就壞掉了。
第一個製作在渭河上的水車,到現在過去三個月,而且還是冬天,那都已經發灰陳腐了,眼看就要壞了。
現在有人研究出了防腐的方法,自然有很多人都要去看。
畢竟很多研究員知道水車後,都在想自己研究的科目和水車能不能聯動起來。
現在水車如果防腐,就意味著維修保養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也就意味著,同樣的錢,可以製造更多水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