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_大漢有活爹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玄幻魔法 > 大漢有活爹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章)戰爭就是打後勤!(1 / 2)

此時,火車的第一節車廂裡,大漢第一次火車會議正在舉行。

此時的霍海和劉徹,可以說是眼睛放綠光。

霍海和劉徹,一開始,完全沒有預料到鐵路修建的價格高昂和困難的多樣性和困難的複雜性。

說人話就是,安神鐵路修建到後半程的時候,霍海和劉徹差點把自己的錢給掏空了。

除了留在金庫的銀行保證金沒動之外,其餘的錢全部砸了進去。

劉徹倒是想要動金庫的錢,但是被霍海製止了。

因為新城很多房子是工人貸款購買的,銀行這邊發行的欠條,比應該在金庫裡的錢,多一倍!

簡單來說,工人問銀行借霍海的錢,去購買霍海的房子,把錢以房款的形式又還給了霍海,放回了銀行。

這個流程之中,房子從霍海手中,到了工人手中。

但是,房子本身是建築工人修建的,所以房子產出過程中,霍海給建築工人發了大量的薪水。

這個循環是正向循環,但也意味著,現金流中的一半離開了銀行。

取而代之的就是銀行收獲了一堆文件作為資產,並且能在接下來的幾年收回高回報的利潤。

如果是前世,這個循環不是在同一個人手裡完成的,那麼這個貸款起碼可以來回放十次。

就比如一筆錢借給了A,A買房,錢回了銀行,這筆錢又借給了B,B買房錢又回到了銀行,銀行又把這筆錢借給C,如此至少可以借出去十次!

當然這個過程沒這麼簡單,實際上還有一個環節,那就是建築商從銀行借錢開發,然後賣出去房子後,把錢還給銀行。

但總之就是這樣的循環。可以循環十次。

這都算是正向循環,如果再多,比如杠杆達到二十次,那就有問題了。

因為這個借貸過程本身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是,同一筆錢身上,積累多了之後,每一筆錢都會有一個風險,當循環次數多了,就會讓風險係數越來越高,達到一個循環次數後,必暴雷。

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操作方法了。

霍海和劉徹的做法還要差一些。

彆看錢都是兩人賺了,這也意味著風險都是兩人擔了。

所以,霍海不能讓同一筆錢循環太多次,所以循環兩次都算多的了。

而霍氏銀行,目前是沒有存款的,不能把彆人的存款拿過來進行貸款,放貸的錢全是他和劉徹的現金。

還有就是其他人用錢直接兌換的借條。

這些借條是可以雙向兌換的。

因為商業繁榮度高的原因,現在兌換現金的人很多。

所以霍海必須要保證連續出現兌換高峰,金庫還有錢給彆人兌換。

這樣才不會引發擠兌。

一旦引發擠兌,那就死翹翹。

這樣一套算下來之後。

霍海和劉徹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危機!

修鐵路的工人太多了,全都要發錢,修鐵路用的材料太多了,在煤礦,鋼廠,建築廠等所有廠,全部是獨立的現金流結賬的,而不是因為都是自己的產業就隨便瞎對付。

因為必須讓工人看到錢,這一切才是真實的經濟。

如果一旦看不到錢,那信譽就毀了,接下來商業就要出問題了。

可是,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錢在中間流動。

這個流動過程,居然把劉徹和霍海的資金池抽乾了!!!!

霍海和劉徹,遇到了發展商業以來的第一個危機!

這個危機,回歸本質,隻有一點!

劉徹偷偷開的鑄幣廠,鑄造的貨幣太少了!

簡單來說,霍海和劉徹遇到的第一個危機,本質就是,印錢印的不夠快!!!

這逆了大天了。

但,就是遇上了。

怎麼才能緩解這個情況呢?

打仗!

隻要打仗,匈奴公司就要開始花錢。

匈奴公司要供給軍備,需要花錢,要征發民夫,需要花錢,要購置輜重,需要花錢,要修路,需要花錢。

各種各樣的花錢。

而他們花錢,就需要把錢送進霍海的金庫,然後拿霍氏銀行的借條,去發給工人,去市場流通。

這樣一來,霍海的金庫內部的現金,數量就多了。

這一部分現金是沒有進行賬上的循環的,那就又可以再進行循環,再發出兩倍的賬麵循環出去。

所以,從十一月開始,劉徹就決定,晚打不如早打!

於是,劉徹就讓管理匈奴公司的卜式,開始做戰爭準備。

同時以劉徹自己,衛青,霍去病,曹襄,公孫賀,霍海,李蔡組成了內參團隊,開始調配錢糧。

其中,很大一筆錢花在了應對冬季的問題上。

實際上針對北方草原,在春天的攻勢是最有作用的,就跟草原人喜歡秋天下來劫掠南方是一樣的道理。

兩年前,霍去病打的草原各個部落十分恐懼。

如果不是去年大漢一直沒動兵,此時漠南都不可能有匈奴。

準確的說,應該是渾邪王休屠王的舊部,應該在一年零兩個月前抵達雲中五郡,在九原一帶居住,占據黃河北岸的區域的。

但是因為他們沒去,所以把這個方向給讓出來了。

寒冬難耐,死亡逼迫的匈奴人隻能南下,隻要不在冬天發生直接衝突就能獲取的生存資源,他們是一定要要的!

而他們早就想好了,一旦開春,就立刻北上。

他們適應化雪時趕路,漢軍不見得能適應,到時候隻要跑得快,總歸是有半個月時間跑路的。

然而,他們這一次想多了。

漢軍不會等待雪化之後再出動,而是在化雪之前,已經源源不斷的趕往前線了。

車裡,第一節車廂,除了籌備組之外的其他官員這才反應過來。

現在不是要去什麼神木視察安神鐵路新開通的一段。

而是要趕往神木集結,然後從神木前進到雲中!

從雲中開始攻打匈奴的計劃!

此時是在做戰爭動員!

趙食其整個人都傻了。

趙食其,領了右將軍的稱號!

和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儘歸大將軍衛青節製。

也就是說,直到現在,趙食其才知道自己馬上要去打仗了。

並且,他覺得整個事兒都透露著不靠譜:“陛下,這不對啊!現在北境天寒地凍,雖然已經不下雪了,勉強可以行軍,但物資怎麼辦?”

劉徹和霍海對視了一眼:“這個問題當然能解決,物資全都能運送到這裡。”

劉徹指了一下地圖,黃河北岸的兩個位置。

一個是九原的河對岸,一個是距離雲中定襄代郡差不多遠,但更北麵的一個位置。

趙食其更覺得離譜了!

這是什麼鬼?

以往就算攻打匈奴的時候再怎麼激進,也最多把集結點定在定襄代郡,雲中現在恢複之後,自然可以部署,但是劉徹點的那個位置,在定襄正北麵幾百裡的位置呢!

聽劉徹的意思,是要把物資送到這裡,然後集合,然後再開啟今年的滅匈戰爭?!

霍海倒是清楚的很,那個位置,可以說是雲中和代郡北麵的邊界處,在現在這個時代默默無名,在後世就是這個區域的首府呼市。

以前從來沒有人敢說把戰爭物資運送到這裡去。

原因很簡單,它距離代郡和定襄都太遠了,距離九原雲中稍微近一點,但是卻要渡過黃河才能過去。

所以,不可能把物資運送到這麼遠的地方去集結。

匈奴人隻是生產力水平低,又不是大傻子。

這就好像英國人和法國人打仗,把物資囤積在巴黎北麵,這不是送嘛!

但,這一次就是這麼計劃的。

原因也簡單,霍海發明了雪橇。

年中的時候,路博德在右北平放馬,遇到了部分北逃的匈奴人。

這部分匈奴人不再聽從單於的話了,而是往北上的森林中走,想要脫離匈奴本部。

這波人很明顯就是金人滿人的祖先之一了。

而他們在北上過程中,抓到了一批原住民。

原住民養了一種黑白毛色的狗。

當時路博德正在研究狂犬病,需要狗,於是遇到這波人的將士投其所好,就把這波匈奴人和原住民帶到了右北平,並且把狗送給了路博德。

路博德在長安的時候聽人說過,說霍海對黑白色的動物情有獨鐘。

於是,就把這種黑白色英武的狗,送了一些到長安。

而霍海當時就認出來了。

哈士奇。

不過這可不是後世那種被育種專門選出來的沒有傷害性沒有野性的哈士奇,而是原血統雪橇犬。

這些狗,非常凶悍,而且好動,活動量小的時候,就跟那些二哈一樣喜歡搞破壞。

這些狗霍海是全盤接了的,並且讓皇甫華安排一波人,把它們養了起來,並且從全國其他犬種中挑選了很多出來,準備訓練軍犬,工作犬。

這個過程可能會長達十年以上,如果不順利的話三五十年都有可能,就算最順利的情況,也得五年以上,才會有初步產出。

所以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大。

但是這麼多狗在一起,沒事乾,那些哈士奇就造反了。

於是,霍海知道後,就發明出了雪橇。

多大個事兒,它們喜歡鬨騰,那就給他們精力耗光,也就不鬨騰了。

這現代雪橇一搞出來,就被劉徹注意到了。

劉徹看到雪橇之後,腦子裡立刻就想到了打匈奴!

戰爭,玩兒的就是後勤!

雪橇隻能狗拉嗎?馬照樣拉!

而且霍海搞出了戰馬三寶,馬有了馬鞍,本來就更容易套繩子拉雪橇了。

這樣一來戰馬配合雪橇,就直接讓冰天雪地中大規模運輸物資成了可能。

而大漢,最不缺的就是戰馬!

大漢整個北境,養了七十萬匹戰馬!

於是,劉徹立刻拿出輿圖研究,發現了一個奇妙的事情。

馬拉雪橇的前進速度,遠比馬拉車快。

本來,這幾年來,每年春天,南下的匈奴人就要重新北上跑路,免得被霍去病逮住噶了。

他們都是在雪化的時節出發,利用豐富的經驗去跑路。

運氣實在是差的沒走了的,那就隻能用脖子硬抗霍去病的刀了。

而現在似乎改變了。

大漢可以在雪化時節來之前一周,馬拉雪橇先趕到匈奴的聚集地。

先下手為強!

匈奴人之所以難對付,就是因為跑得快,很難追上。

草原太大,他到處跑,誰都沒辦法。

但是冬天,他們的紮營地是固定的,都固定在各種山的背風坡,一找一個準!

也就是說,如果能讓大軍提前一個月發動攻勢,那事半功倍!匈奴人隻有挨打的命,連跑都沒法跑了!

下了馬的匈奴人,怎麼和霍去病打?

更何況,現在霍去病手裡還有個火槍隊!

那麼問題來了。

趙食其:“陛下,就算我們可以把物資運送去這裡,我們可以保證物資不被匈奴人打劫,那……我們的將士在冰天雪地中,怎麼抗凍?”

“人家匈奴人這個時節都是在營地裡烤火,我們在冰天雪地中趕路?”

“不說被凍死的問題,我們的將士連飯都吃不上,怎麼打?”

劉徹轉身把旁邊一個木箱子打開,拿出了兩個罐頭,放在桌子上。

“飯。”

趙食其:“這是罐頭我認識,聽說是熟的,而且不會黴變,這要是放在夏秋,能吃上罐頭,那簡直是將士們的幸運。”

“但現在是初春,是冬末,這些罐頭在長安都凍成了冰塊,在草原上……”

劉徹已經從背後的箱子裡,拿出了煤油爐,以及一瓶煤油:“煤油,猛火油的一種,準確的說是提煉出來純度比較高的猛火油,在神木批量化生產。”

所有大臣都圍了過來。

猛火油他們知道,作為朝中大臣怎麼能不知道這種超級戰略物資呢?

但是,批量化生產的提純純度更高的猛火油?!

劉徹帶著手套的左手抓住煤油瓶子,右手擰開鐵蓋,往煤油爐裡倒進去,然後擰緊瓶蓋。

回頭用右手摁住煤油爐子,左手扭動打火旋鈕。

火石摩擦,剛剛被煤油沁潤的棉芯,直接燃燒了起來。

明亮的火漸漸變大。

劉徹把罐頭拉開,往煤油爐上麵一放:“煤油爐,罐頭。”

一群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這個時代點火可沒有那麼簡單,要麼是現場取火,要麼是用火引子。

現場取火的方法,鐵器打擊石塊最奢侈,鑽木取火一類的手法也是很多人都會的。

而引火物,可不是碳布一類的東西,這布料可是才發明幾個月的東西,他們引火的都是各種枯草。

簡單來說,點火限製非常大。

劉徹剛剛就摁著旋鈕那麼一打,就點火了?!!!

這讓他們看傻了。

聞著煤油的氣味,看著煤油,還有迅速變黑的罐頭外壁,以及已經開始融化的罐頭油。

他們才確定,這真的是火源。

劉徹:“這是煤油爐,這是煤油,是現在神木生產的,你們以為,朕為什麼要掏出兩百個億修建安神鐵路?因為想來神木看大漠風光?”

神木是整個大漢北境,能從地表直接采集到石油的兩處之一,這裡能收集到天然猛火油的事情,朝中不少大臣都知道。

但是,神木的猛火油居然可以批量化提煉,這件事情真的是個巨大的好消息!

看著罐頭,趙食其還剩下一個問題:“那人呢?”

“食物可以用火加熱,人也用煤油過夜?太奢侈了吧?”

“臣是說,我們入駐這裡,然後在四處搜尋背風麵的匈奴部族時,路上要經過雪區,入夜將士們需要宿營吧?”

“將士們怎麼頂得住?”

“白天風吹雪凍,晚上氣溫比白天還低!”

劉徹笑了,把旁邊的箱子打開。

裡麵的是,棉服,睡袋,篷布。

“棉花的作用,比你們想象的還要重要,這些都是棉花做的。”

“內裡穿一件毛衣,外麵穿一件棉服,彆說此時此刻在代郡以北,就算是去北海之濱,也不是頂不住。”

“這篷布搭建的帳篷,足夠十個人睡了。”

“這個是鐵爐子,可以用來燒煤,每十個人用一套。”

劉徹指了指地圖:“作為前隊的主力部隊,霍海的羽林衛還有霍去病的大軍,每人三馬,每五個人分一套軍帳。”

“他們每個人身上還披著一件篷布雨衣,雨衣展開之後就是一個單人帳篷,就算有人在戰場上落單,有煤油爐和三匹馬在在,頂過一天都不成問題。”

說話之間,劉徹把所有東西都展示了一遍。

還有一些不值得說道的設備,也展示了一遍。



最新小说: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陳雪茹 穿書後重振戀愛腦宗門 她謀 夢界沉浮 大院來了個野丫頭,絕嗣京少愛慘了 萬詭降臨,我的詭器不按套路出牌! 說好的挽回我,你怎麼二婚了! 穿越星際,我靠擺攤成為萬人迷 重回80,我靠深山打獵養活妻女 抗戰之還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