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二十一天以前。
草原上,左賢王得知後路被堵了一條後,立刻開始群聚小部落,聚集成大部落,並且整合軍隊,準備開始作戰。
到了二十一天前,已經完成了準備。
等聚成大規模後,他們就開始往北撤退。
這個計劃異常順利,沒有遭遇任何危機。
哪怕雪開始融化,道路變得泥濘,大軍前進變得異常困難,霍去病都沒有派兵去騷擾他們集結。
原因也簡單,人走的沒有雪線退得快。
北方是戈壁灘,這片名為戈壁的沙漠,非常之巨大,這個區域可是沒有怎麼下雪也沒有太多積雪的。
雖然一開始左賢王全隊人馬十來萬都陷入了泥濘之中,但隻要一抵達戈壁的區域,那問題就不大了。
這個時間霍去病在乾什麼呢?
霍去病什麼都沒乾,原地休整。
等派出去的探子探查到道路開始變乾,霍去病才出動。
左賢王大部隊本來就在漠南靠近大戈壁的邊緣,當他們還在大戈壁中走的時候,霍去病已經動了。
不動則已,一動如雷霆萬鈞。
霍去病比上一次攻打匈奴時更快,上一次七天轉戰千餘裡。
這一次,五天。
五天時間,左賢王大部隊的後隊還沒走到前隊的位置時。
霍去病已經到了左賢王的老巢。
雖然說殺太多人,會影響後麵收編匈奴的計劃。
但是霍去病有個一勞永逸的簡略辦法,必須要沒人能威脅自己才能辦,所以他選擇把左賢王老巢附近的幾個部落全拔了!
這就是為什麼斬了四萬多的緣故。
抵達左賢王老巢也就是漠北東部的霍去病,根本不帶休息的,欺負對方不知道火器的厲害,選擇囤守時,用利用拋石器打炸藥包進去。
按道理整個匈奴左部,唯一全族被營地包圍,防禦力最強的地方,變成了關門打狗。
就像鐵桶裡放了隻耗子,然後丟了一掛鞭炮進去。
本來炸藥在這個時代威力有限的,結果這屯營成了他們掐斷自己套路的拒馬。
等炸完了之後,裡麵剩下的人直接降了。
主要是裡麵也沒剩下幾個人。
而第二個營地,則是在得到消息後逃跑。
他們認為隻要自己跑得快,霍去病應該在草原上追蹤不到他們的身影。
但並沒有怎麼跟霍去病交過手的他們並不知道,霍去病麾下四分之一都是匈奴兵,他們能往哪兒走,匈奴兵一清二楚。
所以,他們是最慘的,遭遇戰遇到了公元前二世紀最強騎兵。配槍版。
第三個部落,明知道跑不掉,但留下也是死路一條,最後……部落首領陷入了瘋狂。
他乾了一件霍去病沒想到的事情。
這家夥,進入了左賢王的王都,把左賢王囤積的各種東西全給享受了一遍,然後等死。
這群人反而用不著殺了。
因為他們部落本身的底層和左賢王王都的人,恨死他們了。
霍去病對於如何勸降匈奴兵,比霍海專業,根本沒費什麼事兒,就拿下了他們。
可憐的左賢王一開始本來以為自己能跟霍海剛,離開了王都的城池,來到漠南,結果一兵一馬都沒出,直接望風而逃。
其實主要是氣候限製了他,匈奴北遁才一年,生活在漠南的人口漠北是養不起的。
但是僅僅北去一年,多出來的人口還沒來得及餓死凍死。
左賢王知道人口就是他未來爭奪單於的底氣,也不想放棄,所以才南下漠南,本來以為就算霍去病再厲害,自己優勢兵力至少不輸他,一化凍自己就溜,絕無問題。
現在問題來了。
等左賢王聚集的大部落一共十五萬人,來到大戈壁灘進入漠北的最後一段路的時候。
霍去病已經把漠北左部殺乾淨了。
並且等在草原邊緣,已經休整了五天了。
因為霍海說過要人口,霍去病專門派使者去讓左賢王投降。
左賢王一刀一槍都沒乾,怎麼可能投降。
但是本來一根筋的左賢王,現在變成了兩頭堵。
他知道,自己如果帶隊從大戈壁灘回去漠南,霍去病肯定還是能從狹長的邊緣地帶迅速快馬快兵繞過去堵。
自己現在如果不打贏霍去病,又出不了戈壁灘。
現在整個十幾萬人的部落,早就依靠殺牛羊過日子了。
要知道這些牛羊都是左賢王和其他貴族的私人財產,本來肮臟下賤的騎奴是不配吃這些的。
但是現在為了這一戰,左賢王都允許他們殺牛了。
怎麼能不戰而降?
但問題是……戈壁灘缺少水,又沒有滑雪,牛羊是非常耗費水的,而馬特彆恐怖。
馬一天需要喝二十多升水才能保持戰鬥力。
一個飲水機用的桶裝水,才十九升。
如果是已經戰鬥之後,一匹馬可以喝四十升水!多的話甚至五十升!
而遷徙中,戰馬都喝了多少水?不到十升。
沒有喝水的戰馬,是焉兒的。
左賢王就算沒遇到過霍去病,狂的不行,認為自己能贏霍去病,也知道自己的馬沒有喝水的情況自己毫無勝算。
於是左賢王原地停了下來,四處派人去探查情況。
還真有一些人突破了霍去病的圍獵查到了消息。
得知王都被端了,而被端之前,自己不少親人被左大都尉給殺了,王都還被左大都尉給糟蹋了一遍後,左賢王頭上冒青煙。
現在的問題擺在眼前。
打!就要喝水。
戰馬必須要喝二十升水才能開始打。
不打,每天也得喝個七八升,人可以忍忍,人可以聽命令喝馬尿頂一頂。馬又聽不懂人話,不能喝人尿頂一頂。
左賢王現在可以選擇把十幾萬人手中所有的水都拿出來,供一支部隊,給他們喝水,然後出去和霍去病拚了。
當初左賢王想的是,自己能有六七萬大軍,以人數優勢,再把霍去病拖進大漠有地利優勢,然後等一手倒春寒,乾倒霍去病,天時地利人和合在一起,未必不能勝利。
現在的情況是。
自己空有十五萬人,但隻能籌齊一萬多人馬出去和霍去病打,人數反而劣勢。
人家在漠北草原上,自己在大戈壁灘邊緣,地利反而劣勢。
冬日乾冷,天不降水,天時也劣勢。
此時霍去病大軍中李敢:“將軍,現在左賢王已經到了,不如咱們退後三十裡,等他們走出來,然後一戰。”
“他們背靠戈壁,就如同背靠大河,極其凶險。”
霍去病瞥了李敢一眼:“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此時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如果我退,到時候隻占地利,卻沒了天時人和。”
“你隻跟你爹學到了背靠險境守成艱難,卻不知道遇到敵人渡水半道而擊才是最強手段。”
其實李敢不傻,之所以他這樣說,黑鍋還得項羽和韓信背。
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而戰。
後麵的將領,菜雞老是去學什麼背水一戰,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半灌水的,都隻知道破釜沉舟隻知道背水而戰,不知道項羽韓信為了達成這個效果做了多少工作。
所以,稍微厲害一點的將領,在教育後輩時,都會反複提及背水而戰的凶險,幾乎毫無勝率可言,可以說是打一萬次輸一萬次。
而李敢也被李廣教育過這一點。
但是,李敢腦子轉不過彎兒來,他自己也隻知道背水而戰的危險,反推可以把敵人放出來背靠沙漠一戰,卻不知道半道而擊的厲害。
如今大戈壁雖然是沒有水的沙漠,但是在戰爭中卻和水是一個道理。
霍去病堵在岸邊,左賢王進退兩難,如果一直不做取舍,又會被水冷死凍死淹死衝走,當然了在實際情況中,是冷死凍死渴死餓死。
現在左賢王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把他們放出來?虧你想得出來。
霍去病知道的事情,左賢王也知道。
左賢王實在是忍不了,隻能做決定了。
所有水,集中給一萬騎兵,然後再配一萬騎兵少喝一些水,出去裝腔作勢。
擾亂目標。
等打起來了,為真正有戰鬥力喝了水的騎兵打掩護。
這一戰隻能贏不能輸。
因為……戰鬥過後的馬,得喝五十升水!
如果輸了,沒有水,那就等死吧。
這一萬精銳騎兵的壯馬死了,勝率就從百分之二十,跌到個位數了。
左賢王做了好大的戰爭動員,許諾了好多好多,把所有水資源全部聚攏,派出了兩萬騎兵。
為此,剩下的十三萬人中,有一些老弱病殘,直接渴死。
這兩萬騎兵走出大漠,就被霍去病的槍騎兵圍上了。
他們不知道槍的厲害,所以聚在一起,避免可能被敵人突穿。
然後就迎來了火力網絞殺。
過於密集的站位,導致每一聲槍響都能收割很多人。
既然動手,霍去病就不可能放他們走。
雖然答應了要多留一些匈奴人未來才能有勞動力,但那是在沒開戰的情況下,槍聲一響,首選絕對是把敵人殺光。
兩萬匈奴騎兵,在草原曠野上來不及慘叫,慘叫聲也不如幾千條槍的聲音大。
赤紅的鮮血流淌,染紅了整個戈壁邊緣。
早上,兩萬人出去,晚上,一個沒歸。
左賢王再次派出探子,探子發現,霍去病的人都在抬屍體,自己的人都成了屍體。
修羅地獄,屍山血海。
霍去病在霍海那兒知道,大量屍體在一起腐敗容易引發瘟疫,所以要把屍體都處理了。
探子回去報消息,左賢王不信,認為他擾亂軍心已經叛敵了!砍了他,再派探子。
第二波探子回來後還是這麼說。
再殺,再派,再派,再殺!
第六波,被選出來的探子頭皮發麻:“大王,彆派了,我不想去看屍山血海,直接殺了我吧!”
左賢王失去了力氣,一屁股坐在了戈壁灘上。
其實,霍去病這一次用的戰術是和霍海討論過的。
霍海跟霍去病講了後來的狼群戰術又講了中央突破戰術。
這兩招是霍去病不知道的,以前沒有戰馬三寶是不支撐這樣的戰術的。
知道之後霍去病就跟霍海討論戰術。
霍海就提供了一種戰術,叫做牧羊犬戰術。
這其實是騎兵圍殺潰兵的一種戰術。
先擊潰對方,讓對方毫無戰意,然後四處驅趕,這樣就能把敵人趕到自己想讓他們去的地方。
而霍去病把牧羊犬戰術修改了一下,和自己的突騎戰術和閃電戰法結合了一下。
對於霍去病來說,這就是算好的,對於彆的士兵來說,這就好像……碰到個好運氣。
其實從霍去病算時間的第一刻開始,左賢王就輸定了。
但是左賢王真沒想到自己輸的這麼慘。
從頭到尾,沒有任何一個人射出過一支箭,沒有任何人抽出過刀交過一次手。
主力就全軍覆沒!
現在自己十三萬人中還有四萬戰士,九萬婦孺老弱,並且全都沒水喝。
最終,左賢王麾下大部落的首領們,被封各種官職的那一堆人湊在一起,決定投降。
他們派出去投降的使者見到霍去病後。
說完來意,霍去病讓使者回去。
不接受投降。
這一下,一群人就懵了。
不接受投降?
難不成他們想讓我們十三萬人全部渴死在大漠邊緣?怎麼可能!
十三萬人作鳥獸散你抓都抓不到!
就算不說跑個三萬,跑個一兩萬沒問題吧?
就算剩下十來萬人,你也不可能都殺了吧?刀都得砍卷刃砍斷。
還不是隻有受降,你想乾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霍去病在等他們自己悟。
說實在的,左賢王雖然衝動又自大,高看自己幾十眼,但聰明是真的聰明的,他很快就知道霍去病想要乾什麼了。
不就是要我主動投降,然後宣誓背叛自己親爹嗎?左賢王並不願意。
所以左賢王也不說。
一群將死之人,急得團團轉,使勁的想辦法,揣摩霍去病的意思。
這種事情,必須要做事兒的人自己想通,不能是霍去病去說,說了就不靈了。
說了,那就是霍去病威脅左賢王反叛自己的親生父親,否則霍去病就要坑殺十幾萬匈奴人。
而不說,那就是左賢王膽小如鼠背父求榮,認賊作父。
左賢王都投了,我一小兵一普通騎奴投一下根本毫無心理負擔。
左賢王的屬下雖然不聰明,但是也不傻。
他們商量好,準備把左賢王綁了,把左賢王的兒子女兒都殺了,然後把左賢王送到霍去病麵前投降。
左賢王得知後,立刻表示自己願意親自去投降。
最終,霍去病在漠北和戈壁灘的交界處,受降。
這次受降,是當著十幾萬匈奴人的麵兒。
是左賢王主動投降,左賢王投降時,還怒罵自己的親生父親伊稚斜單於,還發誓與匈奴單於庭一刀兩斷,甚至要不死不休。
做完這些後,霍去病才把左賢王和一些貴族單獨往南送,然後允許一部分人到漠北取水,然後……命令整個左賢王部,再度去往漠南。
而且,在路上,還把所有部落全部打亂,重新分配,送往了好幾個地方。
路博德隨軍來完成這一切,並且要負責和匈奴公司的人交接。
做完這一切後,霍去病實際上主力部隊已經散出去做事兒去了,手中隻有一萬人,四千火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