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回來了。”
提前回到長安,是計劃之外的事情,但是既然回來了,短時間內霍海就不會再出去了。
離開研究院,霍海乘車去往新城,雖然研究院這邊直接往東走一段再往北渡過運河,就是霍家的新房子,不過霍海還沒打算著這麼早回去。
這都有大半年沒有回長安了,霍海要好好地逛一逛長安。
坐在馬車上,項緒駕馭著馬,非常高興。
這半年,霍海不在,項緒總覽霍氏所有業務,在長安城可以說是呼風喚雨一般的人物。
但是也隻有今天霍海回來了,項緒坐在馬夫這個位置上,才感覺到高興。
一邊駕馭著馬兒,一邊興奮的講述著這半年的事兒:“公子,這半年,我從隴西一路到長安,這一路上,那可是看見滿地的棉花!”
“今年,棉產量起碼夠咱們大漢一人置辦三套衣服!”
“這些東西都生產出來,咱們說的工業化紡織,也就成了吧?”
霍海擺了擺頭:“這不算什麼。”
現在的人打工勤勞了,三套衣服不一定夠穿。
再說,那是所有棉花拿來做衣服才夠三套。
這意味著,如果拿來打棉被的話,戶均一床棉被也就把棉花耗光了。
不過好消息是下一年開始,大半個西域都要加入種棉花計劃了。
霍海翻看著項緒準備的資料,疑惑:“你準備安息的資料乾什麼?”
項緒:“嘿嘿,公子,你都把匈奴和西域搞定了,接下來不就是經略大夏和安息了嗎。”
這大夏就是大月氏借屍還魂。
強度當然不算太高,所以,項緒就把收集信息的重點放在了安息。
這倒是貼心,但是霍海壓根沒這個意思。
霍海現在不隻是想要往北擴了,而是要解決周邊問題了。
現在北邊幾乎已經推到地理隔斷邊緣了,而烏孫烏桓等部落,肯定是要馬上內附的,否則他們隻會和匈奴單於部一樣被蠶食。
這半年過去,匈奴單於部,隻剩下五十二萬人口了。
有八萬,投降了大漢。
都沒有動兵打。
乾這個事情的是衛青。
衛青坐鎮,保證匈奴單於部沒法狗急跳牆,然後就是曹襄和趙食其兩個人,輪番去勾引匈奴部落。
許諾隻要投降大漢,成為大漢的草場,所有成年男性都招募為牧工,至少三分之一成年女人招募為奶農。
光是這一條政策,就殺穿整個匈奴單於部。
大漢要花錢把匈奴買下來,而且是要花打下匈奴需要花費的十倍的錢,把匈奴買下來。
這是匈奴人的共識。
大家都知道,好事不可能一直都有,如果後來的和先來的待遇一樣,那先來的不是白來了?
所以,留在後麵的匈奴部落,待遇肯定沒有一開始投的高。
而烏桓烏孫這些肯定也是要見風投的。
北方解決了,就該解決南方了。
霍海一開始想要一南一北兩個港口,加上長江出海口,其實就是選的泉州、天津、滬上。
結果……
看了地圖才知道,人滬爺要不帶三點水呢,人家戶口現在在海裡。
長江入海口還在會稽山。
什麼是會稽山?鎮江。
這地方霍海還去過,產皮鞋。
霍海完全沒想過這個地方在此時還是長江出海口。
包括齊魯大地的港口也一樣,所以最後選的三個地方其實是會稽、千乘。
至於第三個地方,看了半天,宣布了泉州。
霍海一開始隻以為南方沿海純粹是沒人,結果仔細查資料才知道那邊是南越、閔越、東海國羅烈,搞了半天張立他們這樣的三清山人士,其實是邊境邊民。
所以,與其定在泉州,還不如定在廣州。
此時廣州北叫做番禺,這名字肯定要不得,因為番是外國的意思禺是猴子的意思。
番禺就是外國猴子的意思,不過秦朝的時候,遷移了五十萬人過去,現如今整個南越國全是漢民,得用個新名字,就用廣都二字。
和成都一樣,從文化上,承認南越國是曾經春秋戰國一樣的諸侯國,既然是諸侯國,自然可以【都】。
所以,目前霍海選了三個出海口,實際上就是黃河長江珠江的出海口。
隻是因為黃河出海口沒法建立港口,所以選擇了濟水出海口代替。
霍海雖然確定了下一步要把重心故意引向南方了,但也不妨礙他看安息的資料,看著看著,霍海往前探脖子:“?”
書中記載了一些在霍海看來看起來有些詭異的東西。
霍海:“你確定這是安息的資料,是真的,不是編的?不是某個從那邊過來的騙子胡寫的?”
項緒:“怎麼可能是假的,其中很多內容我都派人和張騫張大人核對過,是真的,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安息官方的文書,文書都擺在我們的相府呢,這可不是編出來的。”
霍海再次低頭看起了資料。
更疑惑了:“啊????”
這資料上,有一些地方,明顯修改過,但是修改的都是地名。
也就是安息那邊的資料被項緒拿到手後,項緒根據現在大漢的翻譯習慣,給安息資料的地名換成了漢翻譯版本。
方便閱讀。
霍海看到上麵赫然寫著。
【西海之濱,遣一船,可達亞曆山大島的字樣。】
霍海看傻了。
亞曆山大島?不是亞曆山大城麼?不是梨軒,是埃及的首都麼?
這是埃及末代王朝的首都啊,怎麼是個島。
後世的亞曆山大城不是個海邊城市……
想到這裡,霍海一拍腦袋,猛然間醒悟過來。
“真笨……”
亞曆山大城他就是個島沒錯了!
尼羅河和長江一樣,是古老的河流,但是尼羅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一樣,是年輕的衝積扇!
尼羅河衝積扇標準的就跟銀杏葉片一樣,很明顯是尼羅河出山口後,分成了多條入海口流入地中海,然後形成了這麼規整的三角洲。
霍海再看地圖,這才發現,上麵記載的城市,全部沿著幾條河道分布,這恐怕是後世埃及三角洲後半部分的城市,真正的沿海城市都還在海裡呢,而現在就存在的亞曆山大港什麼的城市,其實就是島嶼。
就跟長江一樣。
現在會稽山丹徒是入海口,但其實入海口有好幾座島。
分彆是,扶海洲,胡逗州,東步州,啟東群沙(島等。
分彆就是後世的幾個沿海城市。
所以,此時的埃及也是一樣的,是有幾個縣郡一樣大的島嶼,然後有一個還沒形成的三角洲。
看到這裡,霍海猛然間醒悟過來!
船!戰船!!
霍海一直以為孟菲斯在開羅以南,戰船對那兒沒用,現在看來,孟菲斯無論是東還是北,兩個方向戰船都可以逼近他百裡範圍內,這不就和北平一樣嘛?
霍海把書合了起來:“去孔子學院,找內瑟斯。”
項緒疑惑突然找內瑟斯乾嘛,但是已經轉向了:“明白!”
本來要去新城北麵逛逛,現在要去長安縣逛逛了。
其實這個發現讓霍海有了興趣仔細的了解希臘埃及和羅馬。
霍海發現一件事情,大漢那麼詳細的曆史記載,後人尚且對於曆史不是很清楚,很多地方都是錯的漏的。
或者說記載是對的,但是並不廣為人知,反而是錯誤知識傳播的很遠。
那埃及羅馬希臘呢?
很明顯,錯漏更多。
一直以來霍海都想象的是自己知道那個古埃及,但那並不是真實曆史。
就比如兩千年前亞曆山大港其實是亞曆山大島,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改變霍海對地中海的認知了。
霍海記得,古希臘是由四股人組成的,其中兩股有來源,一個是從埃及過去的,一個是從北歐過去的。
說的直白一點,古埃及是古希臘的親生父親。
而亞曆山大之後,古希臘又成了古埃及最後一個王朝的父親。
互為親爹。
有個疑問,古埃及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好歹是亞歐之間最大的綠洲了,是富饒之地,古埃及人吃多了跑去貧瘠的希臘?
現在霍海看完新的地圖後,有了新的認知。
希臘恐怕是個貿易中轉站!
這個地方不生產東西,隻是做貿易的。
否則一切都是沒有解釋的。
既然希臘這個地方是做貿易的,那後世對他的大部分認知都是錯的。
這個時代,希臘這個地方,不生產糧食,卻能從埃及購買糧食撐起這麼個地區的存在,那麼,他們的貿易物品,肯定比糧食更值錢。
世界上,隻有一種東西比糧食更值錢。
人口。
希臘是乾人口貿易的?
霍海內心豁然開朗,難怪不得現代測量基因,這個地方基因混的雜的沒法看,現代人解釋的什麼四種族群混血恐怕壓根就是錯的。
丫希臘人是在地中海,搞北歐和蠻族奴隸貿易的吧?!
貿易對象是……羅馬和埃及?
這樣就說得通了,否則一切根本說不通。
這就好像,一群樓蘭人,有綠洲不住,跑去羅布泊沙漠裡建城。
這明顯是毫無邏輯沒有任何可能的。
但如果這群樓蘭人的工作是從西域南線抓奴隸,賣給匈奴和大漢……那他們在這兒建城,純靠貿易糧食來生存就說得通了。
霍海明白過來後,頓時知道過了安息之後,剩下這個複雜的地中海該怎麼辦了。
隻是……這距離現在的局勢還差得遠呢,現在還不是乾這個的時候。
不過……反正都是挑撥離間,看來計劃要提前啟動了。
目前大漢一共有四撥人在培養外交人才和間諜。
衛長公主手裡人最多,主攻南方百越和西域以西。
張騫手裡人第二多,針對南方群蠻和更南方的天竺諸國。
錦衣衛王賀手裡人第三多,他自從上位後,他手裡有多少人霍海不清楚也沒去問過,更沒跟劉徹打聽過,但霍海猜他是第三多的,大概排在這個位置吧。
第四就是東方朔,東方朔借用西域俳優隊伍的這群語言天才,加上自己的過目不忘的天賦,學習諸國語言已經兩年了,現在的東方朔就是個中、西亞、歐人形翻譯機。
他手裡培養的人,是最純粹的,但也是最致命的。
其他三個培養的大概還有不少間諜,一邊乾外交工作,一邊當間諜,一切都是做有利於大漢臣民的事情。
而東方朔的人,是學儒的。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為什麼,但是他們知道,反正效忠大漢皇帝是對的,否則就是異端!
而且他們不動刀子,他們隻研究如何用嘴皮子說服所有人。
但凡這兩年來到這兒的外來人,就沒有不被洗……不被說服的。
既然現在出成果了,這些人都該動起來了。
霍海坐在車上想著,然後經過了一條街道,就是以前的長安大道。
如今長安大道已經擴建了。
劉徹目前正在修霸水宮殿群。
不隻是修霸水,劉徹還自己花錢在霸水上遊搞了個實驗基地,在那個地方種植南方農作物,讓趙過負責。
還在那邊建立了一些研究各種動植物和礦物的研究所。
和研究院作區分,那邊掛的是南方研究所的名牌。
所以當然要修路鏈接那邊。
於是整個長安大街,正式的圍繞長安城一圈,現在已經改名叫環城路了。
劉徹還有計劃修個二環,再在皇城腳下修個內環,不過目前還不太需要。
走在環城路上,霍海感覺自己看到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停車!”
項緒急忙拉停了馬兒。
停下車,霍海從馬車窗戶往外看,瞪眼看著路邊一家店的名字,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這家店叫做【阿迪三葉草】。
霍海仔細的思考,發現自己絕對沒有開過這樣一家店,也沒有告訴任何人過做鞋的點子,當然不會搞什麼阿迪三葉草!
這特麼的是什麼玩意兒?
霍海震住了。
難不成……遇到同行了?
大漢來了第二個穿越者?!
項緒駕馭馬車靠邊停車,路上的車夫還有運輸工們也是讓開了道讓馬車先走。
現在還沒有紅綠燈係統,交通規則就是讓貴人先走,貴人讓貴族先走,貴族讓皇族先走。
他們不認得項緒,但認得這車很貴。
車停在一旁,霍海才從車上下來。
路邊,一輛馬車上有人經過:“咦,那個人好像……霍大人。”
同車的人探頭去看:“哪個霍大人?”
“就是霍海啊,詹事!”
“哪兒像了?霍大人那麼白,那人那麼黑!”
旁邊人:“俗話說相由心生……”
還沒說完,嘴就被捂住了。
“彆亂說話!”
“我是說,霍大人內心清白,所以長得也白!”
“你這不是反諷嘛~”
“說起霍大人,我想起董偃了,這家夥搞到封侯的功勞沒?”
“這家夥如果當時不找關係走門路去軍中,現在恐怕已經加入匈奴公司西域公司做管理層了,封侯隻是時間問題,結果跑去當什麼校尉,這下好了,霍家兄弟把仗都打完了,他去哪兒立功去?”
兩個人討論時,霍海進入了店裡。
霍海來到這家店門口,內心就越發的忐忑了。
這是一家鞋店。
名叫三葉草阿迪的鞋店!
這特麼不是實錘穿越?
但是,這裡的鞋,不是運動鞋樣式。
一眼看過去,霍海看到了懶人鞋,長皮靴,棉襪。
正看著,一個青年走上前:“客官!看鞋子?”
霍海點頭答應著。
那青年上前:“那你可就來對了,我們這兒的鞋子,樣式隻有我們有,彆的地方沒有。”
“客官您看這雙。”青年拿起了那雙棉襪:“如果是去西域,我推薦這雙。”
“這是棉靴,西域下雨很少,這種鞋子又保暖,又實用,踩在沙地上有清楚的觸感,又柔軟,踩到一般的小石頭,也不會硌腳。”
霍海實在是沒想到這棉襪居然是一雙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