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階上,上官桀滿腦門子問號。
懷疑自己的耳朵。
自己聽到了什麼?太子太傅緊急進宮,要求陛下讓衛長公主就藩?
瘋了?
整個朝堂裡,群臣都走光了,現在大殿裡麵,全都是衛霍家族的人。
現在大家要集中力量為大漢統一全球出謀劃策。
這個時候,太子逼宮嗎?!
甚至,上官桀感覺自己在階梯上都聽到了陛下的暴怒吼聲。
此時,暴勝之快步從階梯下趕來。
暴勝之是這些年來,在警察係統中爬上來的人。
曆史上的暴勝之本來是繡衣使者的,但是在這個時間線命運完全改變了。
不過,他出名的方式,依舊是追擊道匪。
前世時間線,暴勝之身穿錦衣手持巨斧追砍盜匪,嚇唬的附近州郡盜匪直接消失了。
這麼猛的人,誰也不敢觸黴頭。
而這一世,暴勝之出名是因為治理盜匪路霸的額問題。
本來官居一郡警司的他,是不會到基層乾事情的。
但是他管理的夜郎地區,盜匪路霸橫行。
於是,暴勝之日常乘坐馬車,就在盜匪猖狂的地方活動。
但凡被攔下來,暴勝之不跟你廢話,直接掏槍槍斃。
一來二去,不隻是在當地威名赫赫,甚至上了大漢日報。
當地的盜匪路霸,不是沒有反抗。
有人甚至遇到暴勝之之後,一群人準備把他做了。
暴勝之帶著兩個手下,三條槍,三把刀,那家夥,把一群人是都給宰了。
這件事情直接震動附近州郡,消息直接送到了長安。
部分人認為,暴勝之過於暴戾,手段太過份了,不處理難以平息民怨。
而另外一邊,很多人認為暴勝之本來可以在州郡警局躺著喝茶,卻衝鋒陷陣,在第一線處理問題,應該嘉獎。
最終,在當地做生意的走商和乾運輸的,送上萬民傘一把。
這把傘,成為了決定一切的物品。
最終,朝廷直接把暴勝之調到了司警麾下,成為副手。
那幾年車隊在全國到處走,霍海卻根本沒在查案件,實際上就是暴勝之一直在提點刑事。
而最近三年,因為他的能力突出,被調到了警正的位置上。
而原本的警正皇甫華現在已經調任光祿勳值守宮殿。
暴勝之雖然是警正,是九卿之一,但實際上平日是不來朝堂的,他來,難道是來抓人的?
大家都麵麵相覷。
總不能陛下下令要把石慶抓起來吧。
眾人麵麵相覷之間,霍光看了一眼司馬遷。
現在霍光是太常,也就是天官,太史令就是太常麾下的官員。
司馬遷現在,已經就任太史令了。
和之前管音樂管禮儀的太常不同,霍光這個太常,管的可是民生穩定,是維持朝堂穩定。
所以太史令這個官職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本來太史令主要任務是先看各地送給朝廷的公文,他看完了送給丞相看,丞相看完送給皇帝看。
這樣就能確保丞相送給皇帝的公文,沒被丞相修改過。
所以故意放置在了太常麾下。
而現在,他還多了審核新聞,審核議會議題朝堂議題這三個工作。
彆看隻是審核,既不做決定,也不會多說一句話,但性質就不同了,是真正的預備役九卿。
司馬遷在這個位置上工作,又跟霍光乾,經受了考驗,現在比以前的司馬遷強到不知道哪兒去。
以前的司馬遷就是個筆杆子,現在是個有腦子的筆杆子。
司馬遷立刻提起裙擺,往朝堂宮殿走去。
等司馬遷進入朝堂內部。
此時石慶默默不語。
新來的暴勝之還沒來得及開口,站在一旁。
唯有霍海在說話。
霍海:“如今大漢人口增加飛速,各地一戶人的平均人數,對比二十年前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統計有多少戶人,已經不滿足於朝堂行政的需要。”
“所以,朝廷需要有一個新的九卿級彆的部門,民部。”
“這個民部主要工作有三。其一,統計戶籍,人口數量。”
“其二,統計人口質量,也就是學曆文化,工作詳情。”
“其三,統計人口流量,也就是人口遷移。”
“這三件事情是主要的,還有一些次要的,比如統計婚籍、建立孤兒福利體係、照顧孤老、瞻仰從前線退下的殘疾軍人以及照顧犧牲軍人的家屬等。”
“這個九卿級彆的人,需要有三個特征。”
“第一,地位崇高,舉國沒有任何人敢於阻攔他。”
“第二,精通科學的統計學,有豐富的禦下能力。”
“第三,主管民政,愛民是最重要的。”
說完之後,霍海拱手:“臣認為,這個工作,非長公主莫屬。”
其他人若有所思,石慶急忙反對:“陛下,不可!宗親怎麼能擔任九卿職務呢?”
劉徹:“你老糊塗了?宗正難道不是九卿之一?”
司馬遷立刻意識到,霍海提出的這些條,看起來是要進行更精確的戶籍統計,管理戶籍。
實際上……是要廢奴,徹底的廢奴。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司馬遷自己看不懂。
但司馬遷知道,霍海做事,絕對不會隻是這麼簡單,肯定還有更有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這個戶籍調查,最重要的是形成一個有跡可查的檔案。
任何人一旦犯事兒,就可以追查。
或許,一萬個,幾萬個人裡麵,有一個人手眼通天利用各種方法能繞開這個檔案,但是,剩下的人,都在檔案之中。
這樣,人口上億的大漢,不再朝廷掌控中的人數,最多不會過萬。
而且,一旦發生特殊事件,朝廷馬上可以根據相應的事件,鎖定究竟是哪些人群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動機。
就能完成突發事件快速反應。
隻不過司馬遷進來晚了,並沒有聽完整。
劉徹思索了一下:“這麼重要的職務,怎麼能是九卿之一呢,但三公之一也不合適,這個職務,單獨獨立在朝堂之外吧,以後這個職務就跟宗正一樣,由宗室擔任。”
“這個職務,就叫做……國正吧。”
“民部,國正。”
“裡有裡正,鄉有鄉正,縣有縣正,皇室宗族有宗正。如今劃分華洲範圍為中央之國,那中央之國也就應該有國正。當然,朝正就不會有了。因為朝正就是朕。”
這個職務……在場的人都深吸一口氣。
這個職務,和以前的皇帝有什麼區彆!?!
以前的皇帝管理大漢十三州。
現在的皇帝即將君臨全球。
所以,原十三州需要一個直接負責人對皇帝負責。
這個人,就是民部國正。
不!準確的說民部國正權利比以前的皇帝要大!
因為以前的大漢十三州,合起來麵積都隻有三百來萬平方公裡,人口隻有四千萬。
而現在的中央之國,至少有近三千萬平方公裡麵積,人口至少有兩億多!
這還是現在,等嬰兒潮這一代完全成年時,大漢的人口將會迅速逼近五億。
石慶愕然。
他沒想到,自己過來想要想辦法把衛長公主送出大漢十三州,給太子消除登基的隱患。
結果現在,卻把衛長公主送上了一個高到可怕的位置。
石慶突然嚎啕大哭,磕頭:“陛下啊陛下!如果有一國正,太子如何自處啊,如何自處啊!”
“陛下,不隻是現在,未來的太子,下一朝太子,下下朝太子,將如何自處?!”
衛青開口了:“石大人此言差矣,有了國正這個職務,太子就無法自處了?那以前大漢有那麼多王爵,難不成太子就能自處了?”
“太子依舊是太子。”
“是儲君。”
霍海打岔:“說到這裡,陛下,臣認為,咱們應該取消忌諱這一說,否則未來的皇帝名字都不好取。要不然名字和某種科學理論的名字重合,豈不是以後查文獻的時候科學家根本看不懂文獻,還得找曆史學家詢問?”
“話說如果取消了忌諱的話,君這個字其實很適合女孩子取名字用。什麼碧君啊,婉君啊……”
劉徹瞪了霍海一眼。
此時,朝堂上的年輕宗室都傻了。
世界上居然還有人敢跟陛下開玩笑,而且是開這種玩笑!
霍海聳肩。
這講的是老實話。
幸虧劉據還沒當皇帝。
劉據當了皇帝,據為己有要改為占為己有,據說要改成什麼說?證據依據大數據改成什麼?
人們要引經據典,都得……哦不好意思,不能引經據典了,因為不能用據。
劉徹:“這事兒讓民部國正去討論吧。”
石慶依舊不甘心:“陛下!”
劉徹:“國正,不一定和太子有衝突。”
“太子本身也有另外一個不計入三公九卿卻比三公九卿更高的職務,就是監國。”
“太子是監國,長公主是國正,不是正好?”
“倘若哪一朝沒有長公主,就另外選一名優秀宗室,或是空缺即可。”
眾多宗親也是麵麵相覷。
現在有了國正這個職務。
國正和監國,明顯是同級彆職務。
以前長公主隻是尊貴,沒有政治能力,現在長公主有了政治能力,那和太子有什麼區彆?
再說太子這個儲君,反而處在弱勢地位。
因為國正一直有實權,而監國隻有在皇帝出巡的時候才有責任。
最近這些年,劉徹喜歡上了外出尋訪,反正以前去上林苑打獵休息十來天的事件,現在都夠巡視洛陽了。
巡視一下怎麼了?
所以,太子監國的身份還是發揮了一些效果的。
或者,為了順耳,可以把監國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說法,稱為攝政。
那麼,國正和攝政,這職務就很對稱了。
但也隻是聽起來對稱。
衛長公主要是坐上了國正的職務,那就壓太子一頭了,這就是總覽國事的理事了。
劉徹已經不準備在這件事情上多費口舌了,抬頭看向暴勝之:“暴勝之,你有什麼事兒?”
暴勝之急忙出列:“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