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直接霸榜,這波操作,直接驚呆了校長和眾師生。
甚至有老師斷言,“好好培養吧,這可是清華北大的苗子啊!”
1993年11月,汪婷參加了省級物理競賽,經過初賽複賽,於1994年1月,拿回了這方麵賽事,y市的首枚銀牌,在她之前,彆說銀牌了,連塊銅牌都沒有,甚至很多參賽者,在初賽的時候就被淘汰了。
此次物理競賽銀牌獎學金三千元,再次被汪婷收入囊中,甚至還預定了明年4月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她如果能在這上麵拿到名次,就能直接被保送一本。
二中的校長高興的眼睛都快笑沒了,沒少到一中校長那兒嘚瑟,還說他白白送給他一個清北的好苗子。
把一中校長氣的,每次去教育局開會,都覺得一股子氣憋在胸口,上不去,也下不來,難受死了。
好消息不斷,在1月底的時候,出版社那邊給她的銀行卡上,打了伍萬元整,算是首次出版的分成。
伍萬元,比她預想中的好像還多了一些,而她第二本小說,也已經送到了出版社,正在校準審批書號。
第二本的名字叫《歲月如歌》,女主文如歌,是一名地道的bj姑娘,家裡三個兒子兩個閨女,卻偏偏將體弱多病的她送到了北大荒當知青,要不是被男主救助,她根本就熬不下來。
即使如此,還是受了很多罪,幾個女知青為了爭奪男主,嫉妒使人瘋狂的上演各種陰謀算計,尤其在得知可以參加高考,奪取名額,不惜奉獻自己,女主雖然守住了最後的底線,但卻因為沒有名額,錯失了返城的希望。
男主和女配共同考上了大學,女主在連續三年都沒獲得推薦名額之後,最終嫁給了當地勤勞能乾的男配。
夫妻二人勤勞致富,日子前期苦,後期紅火,她並沒有因為沒有機會上大學而放棄學業,始終堅持自學,關注政策,是改革開放之後第一批敢豁出所有,前往南方下海打工的那一批人。
這部小說分上下兩冊,一共五十萬字,寫的比第一本還要精彩,囊括了親情、愛情、事業,以及各種人性的考驗,可謂是現實類小說的佼佼者。
出版社在看完初稿之後,就滿意的不得了,甚至一期就定五萬首印,把她驚得不輕。
伍萬元到賬之後,之前存的錢也到賬了,加上取出來的存款四萬,還有獎金三千,以及這半年多攢下來的錢,一共存了95000元。
拿到這筆錢,汪婷沒有著急買房子,因為現在z市的房子還沒蓋起來,不著急買,得等九五年房地產起來了,再去挑選好的樓盤,所以這筆錢,她儘數存到了銀行,一年期利息1098,到1995年1月份到期,利息10431元。過了十萬,房子好買很多。
1994年的寒假,她雖然沒有參與賣春聯,可是妹妹和張衡卻每天早出晚歸的去賣春聯。
因為這些春聯都是她練字的時候寫出來的,一點也沒耽誤她1月份備戰競賽的時間。
這個年下,光是賣春聯,就賺了一千三百多塊錢,因為物價開始上漲,連春聯的價格也隨之飆升。
所賺竟是去年的兩倍,除了這些上漲,吃的喝的用的,包括工資也都跟著上漲了。
在1992年的時候,年總工資是2711元,到了93年就是3236元,進入94年,就增長至4538元,平均一個月的工資,已經近四百元。
爸媽的工資也上漲到了五百元一個月,所謂的平均工資,是金字塔頂的加上金字塔末尾的,進行平均,所以這個四百元,隻能算是最底層的工資。
爸媽給二姨打工,可每天的工作量很大,還沒有休息日,全年無休那種,一個月五百塊錢,隻能算得上中規中矩,不能說是多高。
她也算是聽到爸媽的工資從一個月二百,上漲到如今的五百,所以兩個人的存款,少說也有兩三萬。
94年的春節,張衡是在他們家一起過的,隨著相處的時間越長,他們現在就跟兄弟姐妹一樣。
這是爸媽第一次見張衡,這年春節他們隻在老家從除夕過到了初二,初三就到了租的房子裡。
也就在這個春節,張衡認了爸媽做乾爸乾媽,成為汪婷和汪嫚的義兄。
初四的最後一個學習,她在全國物理競賽上,雖然隻拿到了一個銅牌,但在全國英語競賽上,卻是拿到了金牌,一個學期裡,她拿到兩個全國賽事的獎牌,光是獎金就得到了一萬元,這還不算z市外國語中學主動拋過來的橄欖枝,簡直就是稱王稱霸的一年。
汪婷隨後在全省中招考試中,以l市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被z市外國語中學錄取,而且三年免學費生活費,全免,一分錢不掏,學校什麼都管,隻需要帶上她這個人去報道就行了。
聽到這個好消息的時候,爸媽一臉的不可思議,一度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知道錄取通知書寄到家,他們才相信這一切竟然是真的,隨之而來的就是驕傲和感動。
驕傲的是閨女的爭氣,感動的是在他們放養的狀態下,還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太了不起了。
同樣爭氣的還有汪嫚,在姐姐跳級進入初四之後,她在初二年級的成績也始終穩居第一。
甚至還輔導出了張衡這個僅僅兩年時間,就進入三班的鹹魚。
自律的學生,不管處於什麼狀態,他們都能清楚的定為自己的任務,張衡就是這樣的人,在食堂打工,也沒耽誤人家學習,甚至聽說人家寒暑假還打工掙錢,冬天賣春聯,夏天賣涼皮,碰到同學主動打招呼,還免費贈送,一點也不覺得這是丟人的事兒。
所以說,一個優秀的人,帶出來兩個同樣優秀的人,似乎並不意外,隻能說環境太重要了。
這個暑假,是汪婷最後一個陪他們奮鬥的暑假,三個人齊心協力,再創輝煌,一個夏天,賣菜賣涼皮,獲取了一萬元的總收入。
這一萬,連同獎學金一萬,一共兩萬元,一並存入銀行,半年期。
她的新書《歲月如歌》於1994年正式發行,一個暑假就賣出了一萬五千冊,發行五個月,總銷量已經過了三萬,經此一發之後,嫚婷也算是小有名氣的現代作家了。
第三本《保姆》的時代背景就搬到了九十年代,進城務工當小保姆,以輕鬆詼諧,以及人性的各種考驗作為亮點,她甚至還將後世杭州保姆縱火案搬到了這部小說裡,一共講述了四位保姆,她們是同學,是一個村子的,還是同齡人,卻因為進城後,進入不同的家庭,而人生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部小說相對來說較短,隻有二十五萬字,一本搞定。
隻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創作完成了,於8月底就交稿,接下來就是出版社走的程序,她則全身心的將經曆放到了前往z市打包行李。
第三年房租漲到了一千元,這筆錢爸媽今年給出了,一共給了兩千,餘下的一千元則作為他們倆的生活費,以為你她要進z市讀書了,這倆人剩下,多少有些不放心,所以一次性給了兩千塊,這是學費房租,生活費平時賣菜就能賺到。
他們自己這幾年也存了點零花錢,正是知道每個人手裡都有應急的幾百塊,所以才敢將錢都存了。
雖說外國語免了她的食宿費,但她還是不打算住校,而是住空間,等妹妹有一天考上來了,他們家的房子應該也買到了。
汪婷考上z市外國語的事兒,傳遍了家中所有親戚的耳朵,對比之下,和她同一年畢業,卻沒考上高中的堂姐,就顯得落寞多了。
堂姐上了中專衛校,三年,如果畢業能被分配到醫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二姨家的姐姐們去l市上了高中,她這跳級上去的,可是幫爸媽爭了不少麵子,畢竟,隻生了兩個女兒的他們,可是在彆人異樣的眼光裡,活了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