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姐,那你給我裝五雙吧,我看都有什麼鞋碼的,”
……
棉鞋拿回家之後,丁薇先用肥皂刷掉了一部分,又用酒精蹭掉了,放在暖氣片上一晚上就烘乾了,第二天再看,就沒那麼顯眼了。
“大哥,我給咱爸買了一雙棉鞋,剩下的這四雙呢,一雙給咱三叔,另外三雙,你給偷摸送到蘋果園去。”
罐頭花了八塊錢,棉鞋花了四十塊錢,一共四十八塊錢。
大哥二哥穿的是部隊下來的軍靴,三哥四哥穿的是入冬時候她給買的棉鞋,所以這一次就沒給他們買。
蘋果園的六個人走了三個人,還剩下三個人,儘管入冬前就已經給他們送了棉衣,但棉鞋還沒買,所以借著大哥他們回家的機會給送回去。
年禮上次回家哥哥就已經送過了,這次回去也不能空著手,丁薇又在家給他們蒸了兩鍋紅糖發糕。
“回家熱熱就能吃。這幾瓶罐頭給三叔吃,買的特價的,裡麵沒壞。”
家裡的人情往來,除了爸爸,就屬丁薇惦記的多了,媽媽忙,她要替媽媽想到。
幫助蘋果園裡的人,並非隻是因為她知道他們早晚會回城,而是因為他們的條件著實太艱難,能幫一點是一點兒,至於將來能收到多少回禮,她還真沒想過。
畢竟如今的丁薇,也是不缺錢的主,不說儲蓄所裡存的三萬三了,光是利息幾年下來也能遞增到三萬五,還有他們家人的工資津貼啥的,哥哥們讀了軍校,軍籍是從入伍時候開始算的,而不是入學,所以從這點來看,他們的就比旁人高。
哥哥從家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不是大柿子。
“這是三叔給的,說是人家給的,家裡還有好多,讓咱帶回家吃。”
這種柿子是脆柿子,丁薇看了看,洗乾淨切開嘗了嘗“恩,還挺甜的呢,好吃,丁香準喜歡,哥你順便把柿餅藏起來,這丫頭,天天去偷吃,以為我不知道,這可是年下做豆包需要的食材,彆讓她給我謔謔完了。”
丁薇差不多忙到臘月二十六就將過年期間的錄播完了,接下來她就不用照點去上班了。
安心的守在家裡安排哥哥們繼續采購,她則將食材一一歸了下類,因為年前已經將節禮送到親戚那兒了,所以過罷年隻需要去外公外婆那兒走一趟就行了。
媽媽那兒也傳來好消息,今年過年她臘月二十九就能休息了,老鄭家的兒女們都會回來,等初五她再去上班,也算給自己放了個假,末了不忘加一句。
“幾年了,看來被老太太罵得很了,他們不敢不回來了。”
今年媽媽放假晚,所以家裡的東西還得丁薇忙著張羅,丁振龍還得上班,幫不上忙,丁建國兄妹幾個就在旁邊打下手。
炸雞炸魚炸丸子炸麻糖,炸蓮夾炸豆腐炸甜食炸鹹食炸酥肉,蒸包子蒸豆包蒸饅頭,做豬皮凍,意量弁腖需的肉食,從臘月二十六一下子就忙到了臘月二十九晚上,等趙青青回到家裡的時候,所有食材已經準備妥當。
姊妹倆高興的邀功“媽,餃子餡我也盤好了,明天早上咱們一起包餃子,晚上整一桌除夕宴,這是咱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圓年,一定要好好的辦才是。”
趙青青摸摸她的頭“我的閨女真是長大了,太有本事了,居然能張羅這麼多好吃的,你們也都辛苦了,接下來幾天我來忙,uu看書你們都好好歇歇。”
“媽,是你好好休息休息才是,對了,我三嬸兒呢,她怎麼辦啊?”
“你三叔騎著三輪車將老太太和三嬸兒都接走了,今年讓老太太在他們家過年,嘗嘗不一樣的年夜飯,我覺得也挺好的,這些年老太太不容易啊,不過你鄭爺爺鄭奶奶今年應該很高興才是,這閨女兒子都回來了,一家人熱熱鬨鬨的,總算可以過一個團圓年了。”
年三十早上,哥哥就起來貼春聯,這春聯是丁薇自己寫的,上次回家還送了蘋果園幾幅,外公外婆那兒,三叔家,還有村裡麵要好的長輩家,他們都送了,主要人家丁薇的字好,走到哪兒都有人稀罕,包括城裡鄭奶奶汪奶奶雷奶奶雷叔叔家,都有丁薇給的字。
同事們有想要的,她也大方的送,反正也值不了幾個錢。
要不是她忙,她可能還會在廠子裡支個攤子,現場寫現場送呢!
丁薇丁香跟著趙青青在灶房裡包餃子,爸爸翻箱倒櫃的將家裡的鞭炮找出來,點了一根香,拿了幾個小炮仗,領著小哥就下樓放炮去了,這邊的習俗就是年三十兒到初五前,吃飯之前想放就能放一炮仗,或者放一小掛鞭,寓意新年會有新氣象
快穿之掌家女主隻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