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上京_過河卒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武俠修真 > 過河卒 > 第一百六十章 上京

第一百六十章 上京(1 / 2)

齊玄素既不知曉玉京的變故,也不能知悉三師的險惡用心,他離開東婆娑洲之後,沒有走蜀身毒道,而是沿著道佛兩家的邊界直插昆侖山西側,從背陰麵翻越莽莽昆侖,如此抵達玉京。

這一路上,齊玄素想了很多。

如果大掌教能改變主意,師徒齊心共同對付地師,那是最好。如果不能,他還要想好說辭,應該如何說服師父改變主意。

還有國師和天師那邊,應該如何聯合?總要有個章法。

此時的齊玄素還不知道真相。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他麵對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難關時,他才會恍然明白這一切。

天師、地師、國師都看到了一統道門的機會,三人雖然不曾提前合謀,但多年的默契,讓他們不約而同地出手了。

地師說:齊玄素做了一篇文章,落筆在玉京,氣魄很大,野望不小。不過這篇文章的內容文筆太過幼稚,就憑他,也想拿張無壽、李長庚當銃使?太高看自己了,也太小看這兩個老家夥了。

現在看來,地師並非貶低齊玄素,反而是實事求是。

齊玄素覺得他是聯合天師和國師攻擊地師,可三師卻是把齊玄素當棋子用,輕而易舉地調轉矛頭,指向了七代大掌教。

於是七代大掌教不得不亡。

連續兩任大掌教亡於三師之手。

這無疑說明一個事實,無論誰來做這個大掌教,三師才是道門的主人。聖廷算是旁觀者清,“三人議會”的說法一針見血。

其他人之所以能輾轉騰挪,隻是因為三師之間也有矛盾。當三師再次聯手的時候,沒有人能忤逆三師的意誌。

在這件事上,五代大掌教有一定的責任,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相當於選了三個顧命大臣卻成了謀朝篡位的權臣。

六代大掌教責任最大。三師權勢急速膨脹,徹底坐大,就是在六代大掌教時期。若是六代大掌教能有五代大掌教的手腕,任憑三師有再多的野心,也發揮不出來,最終就是三位恪儘職守的副掌教大真人。

比如指洛水起誓的那位,若非皇帝早逝,他說不定就是大忠臣了。

元聖恐懼流言日,巨君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其實七代大掌教也看到了三師的可怕,所以他選擇防備國師,拉攏清微真人,警惕地師,結盟慈航真人,最後穩住天師。

這個策略是有效的,前提是在規則內,還在棋盤上。

規矩是可以打破的,權力的基礎是武力。

於是地師悍然打翻棋盤,就算你戴了頭盔,還是大名鼎鼎的“玲瓏寶冠”,也要把你打得頭破血流,有時候贏棋未必要在棋盤內,棋盤外也能戰勝對手。

這才是棋聖風采。

齊玄素也許明白這個道理,可紙上得來終覺淺,他並不能深刻理解。

畢竟他一直在道門體製內攀升,整個道門體製就是最強大的依仗。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在這種情況下,權力來自於上,所以道門中最不缺惟上是從之人。

這與創建道門的玄聖截然不同。玄聖那時候可沒有什麼體製可以依靠,憑什麼你就高人一等?所以玄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尋求大多數人的支持,這個權力就是來自於下,團結下麵的人,拉攏下麵的人,彆人支持你,你才有權力。

所以齊玄素不是玄聖,在三師麵前,他還是個孩子。雖然體力方麵已經快要成人,可在心智方麵,還是略顯稚嫩,難免天真幼稚。

老家夥們的心都臟。

當齊玄素終於看到被太虛河環繞玉京雄城時,不由鬆了一口氣,

玉京仍舊安然無恙。

齊玄素換了個模樣,摘去參知真人的白玉蓮花冠,脫下佩有劍帶的鶴氅,換上普通便服,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籙牒,不顯山不露水地進了玉京。

這不免讓齊玄素回憶起他在江湖上浪蕩幾年後,再次回到玉京時的情況。

從七品道士到九堂之主。

如此想著,鬼使神差一般,齊玄素沒有回位於太上坊的家,而是去了一趟海蟾坊。



最新小说: 劍來:開局垂釣諸天,她們饞哭了 逼我嫁攝政王,我有孕你哭什麼 人在盜墓:從精絕古城開始 國運:扮演張麒麟,我是女版小哥 你,本雪豹的晚餐!不許撒嬌! 總裁,夫人她又開始賒刀了 帶著空間穿八零,領著家人奔小康 雲箋織夢錄 不當人後,我不死不滅! 超凡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