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真人到齊之後,齊玄素方才步入太一殿,張月鹿和姚懿一左一右跟在齊玄素的兩側,落後半個身位。
齊玄素沿著中軸線穿過人群,登上台階,來到須彌座上,繞過玉案,坐在象征大掌教的寶座上。張月鹿和姚懿仍是分彆站在齊玄素兩側。
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大掌教不會來太一殿,更不會沒事坐在這裡,更多時間都是在微明殿中。
理論上來說,這個位置隻有大掌教能坐,實際上並非如此,小殷跟著搬入小紫霄宮後,早就趁著沒人的時候體驗過了,正著坐,斜著坐,站著,躺著,倒立,全都試了一遍,就是冷冰冰的座椅,沒有下麵捧場的人,一點意思都沒有。
齊玄素坐下之後,姚懿為齊玄素送上已經準備好的綾錦,兩端是墨玉材質的長軸。
齊玄素親自執筆在綾錦上寫下:《金闕關於靈寶道的若乾決定》已由玉京金闕壬戌年第八次議事通過,現予公布,自此令頒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然後張月鹿為齊玄素遞上印章,由齊玄素親手蓋在綾錦之上。
最後齊玄素雙手分彆持綾錦兩端的玉軸,向太一殿內的眾人展示。
一瞬間,太一殿內響起了極為熱烈的掌聲,一眾西道門代表站在極為靠前的位置,也是十分有戲,不由熱淚盈眶,恨不得把正在鼓掌的雙手高舉過頭頂。
徐小盈將靈寶道的代表、平章大真人皇甫嵩請上了須彌座。
姚懿準備了一份副本,同樣由齊玄素簽字用印,然後交到皇甫嵩手中。
皇甫嵩展開副本,再次向太一殿眾人展示。
這份副本會由皇甫嵩帶回南大陸西道門,由澹秀宮保存,同樣意義重大。
殿內之人當然不吝於自己的掌聲。
自此,意味著更名為靈寶道的西道門正式回歸道門,在法理層麵掃清了西道門出兵的最後一點障礙。
自七代大掌教飛升以來,壞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道門上下的悲觀情緒很重。嚴格來說,選出八代大掌教和擊殺姚令都算不上多麼振奮人心,形勢還是非常嚴峻。如今靈寶道回歸道門,這終於是一個好消息了,而且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如果是太平世道,齊玄素僅憑此等功績,便算是沒有白做大掌教,後世評價最起碼要在六代大掌教和七代大掌教之上。
皇甫嵩鄭重收好副本,走下須彌座。
齊玄素起身繞過玉案,麵向太一殿眾人,發表了他作為大掌教的第一次正式演講:
“二百餘年前,玄聖和列位祖師中興了道門,就在這昆侖山玉虛峰上,建立了一個完全有彆於曆代儒門朝廷的新政權,以平等為念,為了天下太平而努力至今。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可悲且殘酷的內戰。
“當年玄聖下令擴建玉京城,直到東皇年間才徹底完成,玄聖沒能看到完整的玉京,可我們看到了,直到這一刻,我們還在享受著前人的餘蔭。所以我們不能把這個爛攤子留給後人,我們要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而不是前人砍樹後人曝曬。
“此番內戰的罪魁禍首,帝京秦氏者,齊州李氏者。這兩家包藏禍心,窺竊神器,猶以一己之私,叛逆作亂,起不義之兵戈,壞天下之太平。人神之所共憤,天地之所不容。
“玄素,七代大掌教之弟子,奉恩師之成業,荷道門之厚恩。因天下之所望,順道門之推心,承八代大掌教之尊位,秉持曆代祖師遺誌,誌安天下。
“今靈寶道回歸,又有全真、正一兩道,南大陸、江南、西北、中原、昆侖、婆娑、婆羅、羅娑、西域,儘在道門之手,飛舟成群,仙人如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在此,我正式宣布,道門平叛刻不容緩,山河必須一統,天下必須太平,我們下定最大的決心,為了道門基業,為了天下太平,為了蒼生百姓,為了道祖傳承,為了玄聖理念,無懼困難,儘一切之努力。
“由太上道祖開創、由玄聖中興的道門,當與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