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趙公明,青漢眾文武也不由得感歎,中原趙匡胤都已經死了多少年了,如今的中原殘黨,隻能在他們青漢的羽翼庇護之下苟且存活。
但是,中原殘黨居然還能夠找到趙公明這樣的無敵猛將。中原三州,自古以來,不愧人傑地靈之名。
嚴格意義上,袁家三猛,袁神、袁聖、袁洪,都是中原猛將。四世三公袁氏一脈,本身就出自汝南。
豫州汝南,自然是分屬中原。先有蚩尤、尤亮,後有袁神、袁聖、袁洪,如今有出了一個趙公明,如此中原,自然是人傑地靈。
隻可惜,趙公明如此蓋世猛將,而且,還是趙匡胤本家,但是,卻依舊改變不了天下大勢。
不過,前段時間,這趙公明在田單與薛仁貴的首戰中,可謂是大放異彩。
首戰之中,在與高寵的交手之中,雖然落入了下風之中,但是,自趙公明卻另有底牌,獨門絕技定海珠一出,直接將高寵打的找不到北,逆風翻盤扭轉了局勢。
趙公明,他和剛開始的後羿一樣。
剛開始的後羿,用槍的水平其實也就那樣。
他真正厲害的,是他用箭的水平。
是到了之後,後羿用槍的水平才上去了一些。
至於趙公明,他用鞭的水平雖然也不差,但肯定是對不起他的那個基礎武力的,他真正的強勢的是他的用起定海珠的時候。
當然,後羿和趙公明是這麼一個情況,當初的陸壓也是這麼一個情況。
趙公明作為一名高階神級猛將,在最開始的時候,以鞭鬥槍,但麵對中階神級猛將的高寵,不僅沒有占得了絲毫的便宜,經過了一番爭鬥之後,反而還被高寵壓著打。
由此可見,高階神級猛將的趙公明,用鞭的水平,不要說是達到高階神將水平了,隻怕是在中階層次之中都不突出。
雖然說,在中階神將這個行列之中,高寵的戰力是相對比較突出的。可是,經過了一番糾纏之後,趙公明就已經被直接壓入了下方之中,可是,他的戰力就像是放在中階神將的戰力水平之中,也是往下數的。
但是,一旦用上了定海珠之後,趙光明的狀態就是截然不同了,直接大發神威,打的高寵直接退走。
像是陸壓,他在發射飛刀的時候,多多少少也要拉開一點距離,近距離發射飛刀,對於他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沒把彆人打死的話,尷尬的就是他自己了。
在這方麵,以後羿和薛仁貴為代表的那批弓將,就更加是如此。
他們相比陸壓,要拉開更長的距離。因為,弓箭發射所需要做出的動作,比起飛刀發射所需要做出的動作更多,他們必須要給他們預留出更長的安全距離。
同樣是近距離出手,他們出手的風險,比起陸壓出手的風險更大。
尤其是麵對高階或者是高階以上猛將的時候,他們如果敢近距離使用弓箭的話,幾乎五成以上的可能死的是他們。當然,更大的概率會是一個兩敗俱傷。
如果是麵對李存孝這樣的人物的話,他們如果近距離使用攻擊,甚至九成五以上死的可能是他們了。
可是,趙公明這邊可就不一樣了,他居然可以近距離用出定海珠。
定海珠和陸壓的飛刀雖然很有所區彆,但也同屬於暗器的範疇。
可是,他們兩個人又有一定的區彆,也並非是完全一種風格的。
陸壓用的是雙手兵器,他在用飛刀的時候,必須要空出一隻手來。
可趙公明就不一樣了,他和尉遲恭用的兵器一樣,都是單鞭,一隻手就可以操持。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才讓他有了近距離發射定海珠的可能。有必要的話,他的另一隻手自然是可以空著的,也就給了他同時出手的可能。
而且,他的定海珠,也不知是何種材料所製,在他發射而出的時候,會綻放出五色毫光,照的人睜不開眼睛,在這種情況之下,再加上又是近距離發射,自然是難以躲閃了。
放到天下之中,高寵那也是極其有名的存在,當初在中原大戰的時候,在武將榜之中,那就已經排名高達十九了。
中原大戰期間,大量的戰將戰死,在這些人之中,多的是天下聞名的人物。其中,在武將榜之中,能夠排到前二十名的也有不少,甚至武將榜前十名的行列之中,都有人戰死。
如當初的南方猛將陸耳,晉軍的尤亮、牛魔,還有匆匆落幕的朱全,可都是武將榜前二十名的人物,朱全雖然隻是璀璨一時,出道不久就匆匆落幕,但剛好那個時候,武將榜更新,而他也上了榜單的前列。
隻不過,雖然中原大戰和南方大戰戰死了這麼多猛將,但高寵卻並沒有因此而排名上升。
畢竟,在這場大戰的前前後後,也都湧現出了不少新的厲害人物。
如晉軍之中,幾乎和朱全同一時間而打出了名氣的勾陳、玄武、白護,又比如說北方的秦龍。
這幾個人的成名,剛好接上了高寵前麵排名的那些空缺。以至於在那一場大戰之中,排在他前麵的那些人,戰死了好幾位,但他的排名卻沒有任何的上升。
甚至,因為在中原大戰中,趙雲的優異表現,以至於他硬生生的殺入了排名榜的前二十,還將高寵往後又壓了一位,以至於,如今的高寵剛好排到了第二十名。
但就算是排到第二十名,也足以說明在天下之中,他是天下頂尖的高手了。
但就是這麼一個天下頂尖的高手,卻在趙公明的定海珠之下敗下了陣來。
在趙公明之後,宇文成都、金台多名猛將,都嘗試和趙公明出手。
可是,雖然其中有人剛開始還取得了一點優勢,但最後卻都敗在了趙公明的定海珠的手中。
逼不得已之下,甚至作為主將的薛仁貴也被迫出手了。
如此,在戰場之上,也就來了一場薛仁貴的震天弓和趙公明的定海珠之間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