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妖族、佛門和神道都動用各自的力量,加入對抗混沌一方的鬥爭之中。
道門儘管在此前遭遇全麵入侵,損失實在慘重,可道門駐守各處邊域的力量其實並沒有怎麼動用。
這也是因為各處邊域距離道門本土太遠,他們還來不及回防道門本土。
妖族、佛門和神道就算對道門發動了全麵入侵,還是沒有越過起碼的底線,,沒有輕易去進攻道門駐守的各處邊域。
在混沌一方開始發動大舉進攻之後,道門負責防禦的各處邊域都是積極作戰,全力抵禦敵人的進攻。
道門這邊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孟章還是下令出動了幾位狀態較好的金仙,讓他們前往各處邊域支援。
最起碼,道門駐守的各處邊域不能輕易放棄。
混沌一方積累的力量不足,準備更不足,這次對虛空的入侵看似氣勢洶洶,其實是因為偶然出現的機會,急衝衝發動,試圖撿一些便宜。
儘管虛空一方最為強大的勢力道門能夠動用的力量很少,可是其他勢力的應對都很快。
經過多次進攻之後,混沌一方取得的戰果不大,損失卻不小。
而在靈空仙界出現的混沌區域,在虛空天道意識和諸多金仙級彆強者的努力之下,早就已經被遏製住了。
就連此前在琅琊閣附近出現的混沌區域,也在虛空力量的壓製之下,不斷的開始被壓縮。
混沌一方試圖中心開花、裡應外合的行動,還沒有來得及發揮,就草草結束了。
混沌一方偃旗息鼓之後,在道門地盤上麵出現的混沌區域成為了無根之木,被虛空力量徹底覆蓋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解決了混沌帶來的問題,各方修士都鬆了一口氣。
許多道門金仙積極參與其中,大大的減輕了身上的天道罪孽。
整個道門地盤都幾乎恢複了和平,各家修行勢力都開始慢慢的舔舐傷口、處理善後。
在陽世這邊,妖族、佛門和神道對道門的全麵入侵,暫時告一段落,算是無功而返了。
至於道門因此蒙受的巨大損失,那就隻有通過漫長的時間,才能慢慢彌補了。
道門損失的金仙不少,各方修行勢力的損失更是慘重。
道門要想徹底恢複元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冥界的太妙,一直都和孟章保持聯係。
多次同步信息之後,他充分的掌握了陽世這邊的形勢。
陽世這邊道門轉危為安,解決了入侵者的問題,對於在冥界的道門勢力來說,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在此前的入侵行動之中,敵人也沒有放過道門在冥界的勢力。
甚至,佛門在冥界投入了許多力量,將這裡作為主戰場,試圖徹底擊敗道門,奪取其所有的地盤。
由於地藏王菩薩不怎麼配合,佛門無法動用在冥界最強的力量。
妖族和神道在冥界的勢力雖然都在協助佛門行動,可三方的聯手之勢並不算如何緊密。
就連和佛門關係密切的域外鬼族,許多時候都是虛應故事,沒有投入真正的力量。
各大修行體係基本都在冥界發展了強大的勢力。
這些勢力遠離陽世,也遠離各大修行體係的核心,在冥界發展多年,有了自家的利益關係,自然也有了自家的想法……
他們之中最為強大的那些,類似於封疆大吏,保持了半獨立的地位。
就算是各大修行體係的高層也很難直接對他們下令,就算是下達了命令,如果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有可能陽奉陰違。
許多時候,各大修行體係的高層都要顧及他們的想法和利益,行事的時候和他們有商有量。
他們也頗有一種聽宣不聽調的架勢。
佛門在冥界對道門發動全麵進攻,投入了太多的力量,其實並不符合妖族和神道的利益。
妖族和神道為了在陽世的戰鬥,同意配合佛門在冥界的行動,算是一種交換。
可出於自身利益,他們卻不會太過積極。
就算兩家高層願意積極配合,這兩家在冥界的勢力也各有想法,不會毫無保留的投入。
冥界目前的局勢其實比較穩固,大致格局分布已經存在多年。
太妙這位冥皇的崛起,就算是冥界這些年裡麵的大事了。
佛門高層要想貿然改變冥界目前的格局,自然會觸動許多勢力的利益。
甚至許多中立勢力,都因為佛門的貿然生事,在明裡暗裡抵製佛門。
在妖族、神道和佛門對道門發動全麵進攻的時候,佛門就動員在冥界的力量,對道門在冥界的勢力發動全麵進攻。
除了最開始占到了一些便宜,取得了一些戰果之外,其實進展有限。
道門一方積極抵抗,挫敗了佛門多次的進攻。
佛門高層對這種情況大為不滿。
不少早就覬覦地藏王菩薩特殊地位的佛陀,更是直指地藏王菩薩已經背離了佛門。
如果地藏王菩薩肯出手,道門在冥界的勢力早就崩潰了。
對此,地藏王菩薩一如既往的保持沉默,不做什麼回應。
倒是地藏王菩薩的屬下,多次為他辯解。
由於地藏王菩薩的存在,佛門才能成為冥界最為強大的勢力。
各方修行勢力,包括佛門的那些盟友,其實對地藏王菩薩都十分忌憚。
如果地藏王菩薩貿然出手,試圖改變冥界目前的格局,那他搞不好會成為各方勢力的公敵,遭到大家的聯手抵製。
……
地藏王菩薩隻是菩薩果位,因為在冥界這種特殊環境之下擁有了特殊的力量,才能勉強被佛陀們平等對待。
不少佛陀,尤其是一些特彆強大的佛陀,其實並不怎麼瞧得上他。
他的那些屬下,不過是一幫菩薩羅漢之流。
如果是在陽世,這些家夥連在佛陀們麵前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他們為地藏王菩薩辯護,等於頂撞了諸位佛陀,自然招致了佛門高層廣泛的不滿。
不滿歸不滿,佛門高層也奈何不了在冥界的地藏王菩薩及其屬下。
地藏王菩薩為了緩和和佛門高層的關係,也做出了一些進攻道門勢力的姿態,給道門勢力增加了不少的壓力。
可姿態就隻是姿態,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到了陽世的戰局基本上結束的時候,冥界的戰局還處於相持狀態,佛門並沒有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