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之手,從名稱就能看出,用任何魔力都能釋放。
但如果使用其他魔力,接觸灼熱鐵汁過高的溫度後,會有魔力潰散的現象發生,不但會導致魔力消耗的加劇,嚴重時還會導致戲法結構的崩潰,造成術法反噬。
而如果使用火係魔力釋放,適量的高溫反而會讓火元素更加活躍,從而降低魔力的損耗。
但有得也有失,火元素的活躍,也會使得魔力之手更難控製。
緊盯著已經融成了熔漿狀的鐵汁,亞羅將自己釋放的魔力之手,小心翼翼地遞出。
抓住了!
亞羅心中一喜,完全不敢放鬆,立即控製魔力之手將其抓起。
現在,亞羅要將其,移動到塑型台上麵去。
塑型台,也是煉金新手必備的器具,其作用就是產生一種斥力,使材料懸浮在空中。
燥熱的熱浪,讓亞羅的臉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他緊盯半空中,微微晃動的刺眼光液,如同端著一碗滿當的湯汁,屏氣凝神,腳步輕柔,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這個過程中所耗費的精力,根本不下於進行異常激烈的戰鬥。
因為,每當鐵液觸碰到魔力之手的邊緣時,那部分的火係魔力就會更加活躍,亞羅必須順勢降低那個部位的魔力,而晃動下去的時候,又需要將其恢複到正常的程度。
鐵汁在不斷晃動,亞羅就需要不斷的調動魔力的輸出,整個過程就像打地鼠一樣,一下高一下低,起伏不斷。
也是亞羅的反應速度超乎常人,不然一般人還真乾不來這事!
“終於移過來了。”
塑型台上複雜的魔紋釋放著微弱光芒,刺眼的鐵汁安靜地懸浮上方,肆意釋放著自身的火熱。
亞羅長舒了一口氣,查了查額頭上的大汗,看了看距離不過兩米的加熱台,心中疑惑不已。
“隻是移動這麼遠就那麼難嗎?正常的學徒是怎麼完成的?”
亞羅拿起一旁的《煉金術入門手冊》,有目的的翻看了起來。
沒錯,亞羅還沒有看完這本書。
因為用不同方式進行學習,所獲得的記憶深度是不一樣的。
一般而言,正常的排列順序為:聽<看<說<做。
這是因為,不同的方式,在大腦中激活的區域大小不一樣。
說百遍不如做一遍。
遇到問題、看書、解決問題,這樣過一遍,比‘看讀’多久的書,效果都要好。
“初期移動高溫溶液的時候,需要將魔力集中在底部,再將魔力之手快速移動,在最後停下的時候,魔力之手的正常魔力調動順序為……”
亞羅……
真是一個好辦法,快速移動的過程中,借助加速度將溶液擠壓的一起,隻要抵達了塑型台,就可以借助塑型台的力量將溶液懸浮起來,之後隻要將慣性抵消就行了。
嗯……這就是書都沒看,莽撞上手的壞處。
亞羅深吸了一口氣,重複了幾次,再次使用出魔力之手,然後一邊翻看著《煉金術入門手冊》,一邊進行初步塑型。
“金屬還保持高溫狀態的時候,是很難進行定型的,如果魔力之手的熟練程度夠高,可以直接將物品塑造成想要的形狀,然後對其釋放‘速凝術’……”
書上說得有道理,可是亞羅做不到,所以他選擇了後麵教導的辦法——等鐵汁冷卻。
“等金屬冷卻到一定程度,其固體性質開始表象,卻還未完全凝固,如同柔軟的泥土,這時就能對其進行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