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翡翠星當下依然還有大量的“種巢”和生物戰鬥兵器怪物存活,就像得到了某個命令,整個翡翠星幸存下來的怪物們紛紛向藍星文明遺留在翡翠星的前進基地趕來,殘存的“種巢”依舊在全力以赴的“爆兵”,但是這種反擊的過程並不太順利。
藍星文明在生物科技領域遠遠比不上天外異族“撒加利”,卻並非沒有任何收獲,天生地養的變異體成為了對抗“種巢”怪獸凶物的利器。
充分利用了翡翠星豐富自然資源的變異體以毫不遜色於“種巢”培養艙的能力快速繁衍壯大,這些由核輻射催化而來的變異生物相當適應核冬天的惡劣環境,甚至讓人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與寄生種們培育出來的生物戰鬥兵器天然的誓不兩立,一旦雙方遭遇,就是不死不休的彼此廝殺。
最終能夠順利抵近1號基地的怪物往往在途中就會被遊蕩的變異體群落截殺掉一成,甚至兩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百分比還會繼續增加。
隻是不知道這場生存之戰將會持續多久。
大概是體型又小又沒動靜,寄生種們似乎將懸浮在在翡翠星軌道上的衛星當成了隕石之類的東西,完全視而不見,讓1號基地得以順利對接近乎於完整保留下來的天地一體化綜合衛星網絡,可以時刻保持著對於地麵的遙感監控,哪怕隔著厚厚的輻射雲。
一部分遠道而來的怪物群已經抵達了1號基地附近,清剿作戰拉開了序幕,得益於無法消散的高空輻射雲,依靠恒星光源作為主要攻擊手段的生物太空母艦難以將熾烈的光束穿透厚厚的塵埃雲層,所以整個基地需要應對的,隻有地麵戰。
“"亞當",重新規劃警戒半徑分級,統計怪物數量!”
陳非在翡翠星以1號基地為中心的地圖上畫了幾個同心圓,人工區分來襲怪物的攻擊梯隊。
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梯隊,怪物們是隨到隨攻,根本不休息,源源不斷的襲來,劃分梯隊隻是為了便於防禦火力的輸出分配和整備。
哪怕沒有人類,自動火力平台和戰鬥機械人不需要休息,但是補充彈藥和保養維修還是有必要的。
畢竟有戰鬥就會有損耗,機械構件的損毀自然可以通過礦產資源和機械加工補充,能源消耗可以通過煤炭和木柴的熱能轉換,雖然效率不高,總比沒有要強。
如今翡翠星與藍星的交通斷絕,1號基地借助於周邊的自然資源,勉強保證了自持力,精密半導體元件依舊難以自給自足,雖然留有一台ebl電子束光刻機,對應的耗材儲備卻並不多,依照目前的消耗量,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就會全數消耗殆儘。
一旦失去半導體的技術依托,1號基地恐怕就隻剩下傻大笨粗的蒸氣朋克路線可以走,這個畫風就歪了啊,而且效率在所難免的降低。
ada10公裡半徑數量11589頭,1050公裡半徑數量759855頭,50100公裡半徑數量65807425頭!
二維平麵地圖上,三個同心圓將怪物的分布以紅點一一標注出來,密密麻麻,甚至紅成一大片。
這個“遊戲”並不太容易玩,開局就是地獄級,對於像陳非這樣的新手玩家來說,非常的不友好。
如果不是有人工智能ai“亞當”24小時多線程並行微操,以他的個人手藝,怕是不到一個星期就得玩崩。
為此得閒的時候,陳非還是買了一份《殖民翡翠星》的正版遊戲給自己練練手,既然有現成的,就沒有必要再讓“亞當”再重新自動化編程一遍,界麵上雖然有些差異,隻要稍作修改就好了,計算量幾乎微不足道。
“標注出變異體活動,用藍色標記。”
陳非不急於讓翡翠星1號基地的戰鬥力量主動出擊,藍星主權們雖然暫時放棄了翡翠星,但是在暗中埋下的雷不止一顆。
小瞧了主權們的手段,才是真傻子。
三個同心圓圈出來的區域內立刻多出了十來處光點,變異體同樣也在日常巡邏無人機群和衛星網絡的監控目標內,比起代表了怪物群的紅點,數量完全不成比例。
1號基地並不完全是孤軍奮戰,在藍星受到堅決剿滅的變異體,在翡翠星卻成了天然的友軍。
變異體們一旦遭遇“種巢”培育出來的怪物,根本不需要提前做基因編輯設定獵殺對象,立刻就能激發出爭奪生存空間和資源的本能,雙方之間爆發不死不休的大戰,直到有一方徹底全滅才會罷休。
即使沒有“種巢”,變異體們的繁殖能力也是毫不遜色,並且迅速適應了翡翠星這種自然資源極度豐富的生命星球,哪怕天空中揚揚灑灑的落下輻射雪花,它們依舊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如魚得水。
“咦?你這版本裡麵居然還有變異體?是私訂的od?”
聽到陳非在嘀嘀咕咕,身前的三維全息立體投影又是翡翠星前進基地和地形圖的熟悉界麵,s級空間係異能者赫塞曼·布朗最近也在玩這款拓荒型戰略遊戲。
因為翡翠星的緣故,遊戲開發商緊跟時事,賺了個飽,《殖民翡翠星》賣得越來越火。
官方原版裡麵並沒有變異體這個od版本,畢竟研究變異體是挺忌諱的事情,主權們即使做了,也不會輕易承認與公開,遊戲開發商自然無從得知。
如今反人類組織“聖臨”連同周邊附庸勢力一起浮上水麵,向主權投誠,公諸於眾,正值敏感時期,更加不會有人哪壺不開,專提哪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