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卡洛斯做出了選擇,皇帝給予了他應有的仁慈。
重新轉化為人形的伊南娜看著皇帝抱著一顆頭顱走出山洞,熾熱的聖劍收入黃金劍鞘,不再散發熱量,滾燙的空氣不再從山洞裡湧出來,帶著餘溫的晚風刮過焦黑的荒漠,帶來一股揮之不去的焦臭。
金星女神歪著腦袋,纏繞著深紅色絲綢、仿佛渡鴉羽翼般的長發隨著重力垂落。她並沒有因為看見伊卡洛斯的頭顱產生任何感想。在她看來,永恒族的死亡已經是命中注定的事了,沒必要因為一名異人族的死亡產生任何情緒。
“你拿到地球機器的位置了嗎?”她好奇地問道,“我們還要殺幾個人?”
“伊卡洛斯請求我給予永恒族仁慈,我答應他,儘量避免鮮血潑灑到土地上。”皇帝的語氣飽含疲憊,“最重要的是克洛諾斯,隻要殺了他,我們的目的就達成了。他並不擁有物理宇宙的肉體,而是成為了地球機器的機魂,所以我必須在外維度殺死他。隻要擁有地球機器,我們就能培育軍團,發起最重要的遠征。”
伊卡洛斯的靈魂被聖劍徹底焚毀了,永恒族的地球機器無法捕獲他的靈魂,附屬的激活室為伊卡洛斯克隆的身體再也無法擁有靈魂。他在奔向永恒的安寧之前,告訴了皇帝他所知道的一切。
永恒族分裂之後都有了自己的決定,其中一部分以祖拉斯為首的永恒族,已經與地中海附近原始人類文明所崇拜的外維度實體達成了交易,成為了對人類種族相對友善(所謂友善並非人類的友善)的外維度實體的容器,讓那些外維度實體通過物理宇宙的肉體來到這個世界。
這種外維度實體與物理宇宙深度結合的儀式被稱為“受肉”。
受肉的方式又分為“憑依”和“受胎”兩種。
伊南娜和那些永恒族采用的就是“憑依”,即附身在某個物理宇宙的肉體上,外維度實體與肉體的靈魂相互融合、影響。
奧林匹斯神係給予力量,永恒族奉獻肉體,兩者的命運深度結合。憑依成功之後,外維度實體將擁有現實宇宙的肉體,立刻就能擁有這具肉體所能容納的力量——如果奧林匹斯眾神選擇凡人作為憑依,那麼祂們發揮不了多少力量,伊南娜很少完全發揮自己的力量,因為這隻會導致強大的靈能燒毀這具凡人身軀——如果憑依的永恒族死去,那麼融合的奧林匹斯神係的靈魂也會一同重生,擺脫天神賦予永恒族的命運。
這種影響是雙向的,不僅肉體會因為外維度力量發生改變,外維度實體的靈魂也會因為融合的靈魂發生改變。這樣的永恒族已經不算是永恒族了,因為永恒族的肉體裡容納是一個全新的靈魂。雅典娜會為了奧林匹斯神係的延續付出努力,也會對永恒族抱有歸屬感,但她到底是永恒族還是奧林匹斯神祇,已經完全分不清了。
伊卡洛斯給出的名單上就有皇帝未來的導師,雅典娜。
另一種受肉方式就是“受胎”,卡瑪泰姬認為“受胎”是外維度實體抹去一切記憶和思想,通過在物理宇宙誕生進行的深度結合——皇帝,或者說,薩洛蒙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到這個世界【注1】——這種受肉方式無法立刻乾涉現實,但是隻要時間充裕,這個降生的孩童就能逐漸收回來自外維度的智慧,獲得本就擁有的力量與使命。
例如皇帝自己,這顆星球的靈魂與造物主捏合的靈魂,注定要承擔人類無法承擔的責任和工作。他現在是被權力與力量異化的皇帝,而不是來自卡瑪泰姬的“薩洛蒙”。這個簡單的名字伴隨著他的力量增長,已經很久沒有在其他人的舌與唇之間流淌了,就連維克多·馮·杜姆也不會說出他的名字,轉而使用代號,因為皇帝的名字擁有足以殺死凡人和外維度實體的力量。
疲憊轉瞬即逝。
皇帝的身體不會感受到疲倦了,他可以一直不眠不休地工作下去,這點信息衝擊對他來說算不上什麼,雅典娜是永恒族這個消息並不能對他造成什麼影響。他完全不在乎,雅典娜就是雅典娜,這麼多年的交往中,他早就知道雅典娜和貝優妮塔一樣全心全意支持著他。他還打算招攬一些同樣是永生者的永恒族加入他的項目,雅典娜就是其中之一,這些永恒族擁有天神授予的知識,可以大幅削減必要的工作時長。
皇帝決定找個機會向雅典娜說出實情,她知道的信息會比伊南娜更多。這並不是偏愛,又或者是他對雅典娜的信任超過可能是魔女學派創始人的伊南娜,隻不過是每個人隻需要知道自己需要知道的那部分秘密就夠了。
隻有雅典娜知道時間穿越的實情,她才能在大英博物館接引當時還年幼的薩洛蒙,直到未來的他踏上走向太陽係邊緣的遠征,完成這個時間循環。
他深吸一口氣,因為事情實在是有些麻煩。
該死的克洛諾斯,現在變成了與地球機器融合的外維度實體。
雖然失去了永生者的本質,但也導致克洛諾斯在物理宇宙根本無法死去,要徹底殺死他的同時又不破壞地球機器,隻能在外維度殺死他,或者把克洛諾斯的靈魂從地球機器裡拽出來。後一種辦法有極大的概率會損壞地球機器,為了確保能夠獲得天神給予永恒族的所有知識,皇帝傾向於使用第一種方法,也就是在外維度殺死克洛諾斯。
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就連阿戈摩托都不想這麼乾,在沒有空間和時間概念的外維度裡尋找某個與施法者沒有任何關聯的特定靈魂,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如果不是他小心翼翼地捏合命運,創造出一個個脆弱的巧合,這件事還沒有那麼容易解決。
“先登上戰艦。”皇帝說,“埃利都的一切都要結束了,王權必須終結。埃利都依附的食利者太多了,如果他們不願意遵從指令向東遷移,那麼就讓他們承受我們與永恒族戰爭的後果吧。”
皇帝的命令意味著,在遷離埃利都的過程中,那些因為商業和井田製受益的特權階層們都會死去。為了生產和調集足夠多的物資進行遠征,皇帝容忍了這些人在他構建的行政體係內獲益。
如今埃及遠征已經結束,新的遠征即將開始,這片土地上除了埃利都的文化與智慧,什麼都不會留下。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埃利都居民抬起頭就能看到懸掛在頭頂的巨型戰艦,許多人將惶惶不安地將目光投向散發著柔和光芒的神殿,試圖從神殿裡居住的神祇那裡找到一些心靈安慰。
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城外、為埃利都提供農產品的農戶,幾乎每天都會來到神殿前祈禱,然後留下黏土捏成的蛋糕。神祇很快就要離開這座城市了,這是埃利都居民之間流傳的消息。他們每天都看到有人搭乘“燃燒的巨鷹”升上天空,沒入天空中那座鋼鐵之城,很多人都說神祇將要帶領祂的祭司和最虔誠的信徒住進那座鋼鐵之城。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離開,除了皇帝最堅定的支持者。
那些接受過教育的幾代學生和學生家屬,毫無疑問都是皇帝這項決策的支持者,尤其是那些出身農民和手工業者家庭的學生。至於那些行政體係的官員,有一部分被禁衛修會打包帶走,這部分人也是皇帝的支持者。
剩下那些行商家族,在他們眼中,皇帝的命令不亞於世界末日。
由於富裕階層和受教育階層銳減,埃利都進出口高價值商品總額不停地下降,來自綠鬆石階梯和埃及的寶石不再搶手,深海的珍珠甚至有些過剩。不過這些商人有一部分接受了初級教育,並且願意跟隨皇帝登上戰艦,他們堅信皇帝能給予他們更好的生活。
曾經最虔誠的埃利都居民,那些在城邦周圍生活的農民有著完全不同都要意見,如果不是皇帝下令囤積食物,那麼就連埃利都周邊為城市提供農產品的農民都要站起來反對皇帝了。這種小農經濟的生產者,無論如何虔誠,也不會為了皇帝放棄土地,跟隨皇帝踏上戰艦,因為他們的生活來自於腳下的土地和皇帝這三十年來修建的水利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