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和安東尼的通話,宋和平重新坐回椅子裡,半天沒說話。
這次的壓力很大。
之所以打,不光因為要以少勝多,也不是因為麵臨強敵。
而是因為第一次指揮這麼大型的戰爭。
ELN武裝這邊目前動用了所有的軍事力量,南北兩個防區投入了三千兵力,塔梅地區投入兩個營將近九百人,外加預備隊一個營,共四千三百多人。
政府軍那邊兩個團外加一個營級特種作戰群,接近六千人。
投入兵力最多的是AUC武裝,動員了哥倫比亞境內所有的力量,估計有三萬多人。
也就是說,這場仗有足足四萬多人卷入了戰爭。
雖說這種規模的軍事行動對於一個師團級的軍官來說並不算太大的場麵,可對於宋和平這種士官出身的防務公司老板來說,那就是黃花閨女上大花轎——頭一遭了。
大規模集團式作戰和以前宋和平應對的小規模特種作戰不是一回事。
一般來說,指揮大型作戰的指揮官身邊一定有個參謀團隊,按照正規軍編製來說,不光要有一個參謀長,團隊裡頭還要包含一些作戰參謀,一部分勤務通訊人員,還有少量的保障人員。
除此外,還要有完善的情報渠道,通過這些渠道測繪地圖,還要隨時更新實時的戰場動態,讓指揮員對戰場態勢有最直觀的了解,從而製定出有效的戰術應對敵人。
另外,參謀團隊的作用很重要,他們可以通過協助指揮官將獲取信息一一進行分析,所有的信息都可能真、可能假,部下很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誇大或減小自己的損失和戰果,戰場上的敵人也很可能對你進行戰略欺騙。
而你隻能通過電台、會議、傳令等形式下達指令,無論是獲得信息還是下達指令,都會有極長時間的延遲,而不幸的是,幾乎你所有的手下都不會100%執行你的命令。
除此外,還需要掌握自己手下軍官的性格、能力,將他們派到最適合他們的位置上去。
這裡頭的門道特彆多,而宋和平目前的參謀團隊幾乎等同沒有,ELN武裝的這個指揮部裡隻有一些負責通訊的士兵,而參謀宋和平都不知道算不算有,因為那幾個家夥連繪製地圖都繪製不好。
唯一的好處是,莫林斯還能為自己提供許多有用的信息,畢竟ELN是他領導的武裝組織,底下的部隊什麼情況他很熟悉,軍官也很熟悉。
而宋和平熟悉的僅僅是那50名曾經在自己的學校裡進行過兩個月的短期指揮專業培訓的骨乾。
他也隻能依靠這些骨乾。
比如將安東尼放到塔梅地區承擔最重的阻擊任務,也是出於這種考慮。
現在宋和平總算明白了以前打仗的時候為什麼將帥都要培養自己的嫡係,並且給予軍費和裝備上的傾斜。
因為嫡係知根知底,也足夠忠誠,執行命令相對來說比其他部隊徹底。
就在宋和平在地圖前壓力山大苦苦思考應對之策的時候,遠在塔梅附近的哥政府軍陸軍營區指揮所裡,來自於美利堅軍方的高級軍事顧問勞倫斯上校也在懷疑人生。
塔梅地區的ELN武裝抵抗程度如此激烈,戰鬥意誌如此頑強,戰術運用之狡詐完全出乎他的預料之外。
從一開始交火,整整八十多名AGLAN特種部隊成員就交待在了G1營地裡,乘坐直升機還沒落地的弗雷迪上校也被一枚單兵肩扛式防空導彈擊落導致一命嗚呼。
在指揮部裡,勞倫斯感覺自己就像被架到了火堆上炙烤的山羊,周圍每個人都向他投來了懷疑的目光。
“他們肯定有高人指點!”
到臨了,他得出了這個頗有些甩鍋味道的結論。
“否則他們不可能設下這種完美的陷阱,尤其是那些防空導彈,怎麼沒人告訴我,ELN武裝有肩扛式防空導彈?!”
言下之意,如果知道了這些情報,那麼他不會糊塗到派出一整支AGLAN特種中隊去突擊G1營地。
錯!
但不是自己的錯!
是你們沒提供詳細的情報!
勞倫斯的美式甩鍋,讓總指揮桑德斯將軍頗有些措手不及。
麵對這個昨晚還在牛逼哄哄說今天24小時內就拿下塔梅地區的美軍顧問,他心裡雖然鄙夷至極,可嘴上依舊不能不客氣——畢竟,每年大老美那可是真金白銀提供幾個億給政府的,絕對是大金主。
“我們不跟他們玩那種突襲的把戲了!”
勞倫斯上校此時終於感覺自己之前是那麼的愚蠢了。
為什麼要搞什麼勞什子突襲呢?